目前分類:哺乳相關文章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6318

餵完奶好不容易把寶寶安撫下來啦!卻發現寶寶嘴邊溢出了一點奶?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吃太多了嗎?
其實新生兒吐奶、溢奶是常常遇見的情形,原因是寶寶食量大,但胃能容納的量卻很小,胃的體積其實就只有一個嬰兒拳頭大小;加上胃的結構較淺,當裝滿食物時,很容易因身體的扭動,使腹壓增加而使食物溢出來。
 
寶寶胃與食道交界較鬆弛,此括約肌的功能在於防止胃的內容物反向流入食道內。可是嬰幼兒的肌肉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只要胃內的食物稍多或壓力太大,很容易反流,當進食速度太快或吃得太急的時候,就會到達口腔而吐溢出來。
 
那麼該如何防止寶寶發生吐奶呢?
檢查奶嘴孔的大小:平均一秒鐘一滴奶之流速即可。若寶寶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則採分段式餵法。餵奶中段及餵完後,一定要幫寶寶排氣打嗝:可將寶寶靠於胸前或坐於大腿上,支托寶寶的頭頸部以手掌拱成杯狀,以空掌拍背。餵奶後不要馬上讓寶寶平躺、晃動寶寶或幫寶寶換尿布。若寶寶五到十分鐘後仍未打嗝,可以讓寶寶右側睡,或者將寶寶頭頸部抬高約30度可預防溢奶及吐奶。
 

另外有時候寶寶常常發生吃奶時被嗆到的情形,媽媽可以先檢查看看,是否奶瓶奶嘴洞口太大,餵食過快。當發生嗆奶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餵食並拍背直到咳嗽停止,才能再繼續進行餵奶。

babyhome (資料來源:群英產後護理之家 提供)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6189

哺乳只有兩個訣竅:「讓寶寶的嘴和乳房成直角」以及「不限制,寶寶想喝就餵」。

剛生完小孩時,有些媽媽的身體還在醞釀母乳。雖然還沒有母乳讓小寶寶喝飽,不過在有母奶之前,至少可以讓寶寶吸乳頭,不必擔心「沒有母乳還讓小寶寶吸,好像很空虛、很可憐」。小寶寶吸著乳頭,可以把乳頭的形狀,調整成適合自己的嘴型。

 
哺乳的基本訣竅是讓寶寶的嘴和乳房成直角。有些人每次哺乳都會改變角度,其實不必這麼做。晚上哺乳的時候,可以陪著小寶寶入眠,讓他邊睡邊喝。
 
剛開始的一、兩個月,不必太在意時間間隔,寶寶想喝的時候就餵。很多人習慣記錄哺乳時間。記錄不是壞事,但太在意時間,反而會一直惦記著「才剛餵過」「到了幾點剛好兩小時才能再餵」。與其照著紀錄餵食,不如觀察小寶寶的樣子,以他的需求為準。

坂本藤枝◎著 陳昭蓉◎譯< babyhome>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n.yam.com/uho/healthy/20120618/20120618552103.html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

隨著寶貝逐漸成長,吸吮媽媽的乳頭,已經從生理的必須供給,逐漸變成心理依賴感,尤其乳頭是幫助寶寶入睡和安撫情緒的最佳利器,因此斷奶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需要莫大決心和勇氣。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說,應以緩慢、循序漸進的方式斷奶,不僅能避免孩子產生不安全感,透過吸吮頻率降低來告訴媽媽的大腦減少乳汁分泌,才能避免因為突然的斷奶而導致媽媽乳腺塞住等問題。離乳對孩子與媽媽都是個必經且重要的過程,因此一旦決定開始訓練孩子離乳,媽媽請記得採取溫和但堅定的態度,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斷奶,才不至於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而影響他日後的情緒或人格發展。

劉沁瑜營養師表示,母奶中所含的某些能夠保護小孩免於感染的免疫因子,它們的含量在哺乳第二年所分泌的的乳汁中比第一年還要多。這個事實其實反應出幼兒生命過程中自然的需要,因為超過一歲的幼兒比一歲以前的幼兒,活動範圍大得多,也曝露在更多的感染源之中。母乳仍然含有必須的成份,能夠持續幫助一歲以上幼兒的免疫系統逐漸發展成熟;這些成份也有助於大腦,消化道及其他器官的發展及成熟。

徐瑜亭老師說:家長在給嬰兒吃副食品時,普遍都太早讓寶寶吃果泥及全蛋,太晚嘗試肉泥,前者易造成寶寶腸胃不適、過敏,後者可導致幼兒缺鐵影響智能與動作發展。研究發現,77%寶寶過早吃果泥,恐致腸胃不適;87%太早吃全蛋,因為含蛋白,恐引起過敏;31%延遲吃肉泥,減少鐵質攝取。

營養師劉沁瑜建議,嬰兒吃副食品應以漸進方式 從液態、泥狀、半固態到固態食物。且應每一次添加一種,觀察5至7天之後確定不會造成寶貝過敏(例如有拉肚子或紅疹現象),再嘗試下一種食材。

徐老師說,常有家長向我抱怨寶寶吃副食品時不肯乖乖坐好、用湯匙玩食物甚至丟湯匙,通常不肯坐好都是因為大人拿著湯匙而非孩子,導致孩子失去主導權而感到無趣。家長可採取以下幾個要點:包括掌握吃副食品的時間點、製造單純且一致的用餐環境,讓孩子不易分心,保持愉快的用餐氣氛、及大人的用餐示範,再把決定權(餐具)交還給孩子。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n.yam.com/uho/healthy/20120614/20120614542281.html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有些嬰兒以配方奶為主食,一旦喝奶後發生腹瀉的情形,有些父母便自行調整,將配方奶濃度調低,若稍有好轉,便又增加濃度,如此反反覆覆,常弄得嬰幼兒營養不良、低體重、貧血等情況,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醫師程建勝則建議,喝配方奶後腹瀉的嬰兒,可以食用半奶,即一半濃度或1/3甚至1/4濃度的配方奶。

程建勝醫師解釋,因為當腹瀉發生以後,在腸子的消化酵素第一個受影響的是乳糖酵素,再來是麥芽糖蔗糖酵素,這種情況類似乳糖不耐,這是過渡性,不是長期,先天的。如果沒有改善,則考慮是否為動物蛋白過敏,一般會建議改用豆類蛋白牛奶即所謂「豆精奶」,食用豆蛋白配方的配方奶,如果再繼續腹瀉,則考慮連豆類蛋白都不合,即所謂豆蛋白過敏,再考慮所有動、植物蛋白都不合,才會建議使用水解蛋白配方或elemental diet(中性脂肪鏈MCT)配方奶。

當然也有許多人存疑,真的可能動、植物蛋白都過敏?程建勝醫師指出,其實只要反覆調控配方奶、控制不良,經過兩個星期以上,就叫慢性腹瀉,一旦演發成慢性腹瀉,腸黏膜受損,病毒細菌、多重問題未解決時,則須改用elemental diet(小分子配方奶),或動、植物蛋白皆過敏併乳糖蔗糖酵素不足,造成腹瀉則需要深思。

另外許多家長不了解,有些醫師採取保守治療,是因為存有難以界定、難以查察的病毒,有時甚至需要三次以上的培養才能查出,若檢體採驗方法不對更不可能查出,最後醫師指出,其實只要餵食造成問題,腹瀉、腹痛都叫「食物不合」或「配方奶過敏」,叫「過敏」恐怕太過沉重。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n.yam.com/uho/healthy/20120611/20120611531173.html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

一名哺乳媽媽因為擔心海鮮、蛋奶等食物較易造成過敏,怕吃了後會透過母乳傳給孩子,因此很少吃海鮮等含鋅食物,讓四個多月大喝母乳的女嬰無法從乳汁中攝取到足夠的鋅,體內的鋅嚴重不足,導致嘴巴周圍、四肢、包尿布附近的皮膚起紅疹、糜爛,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奕吟提醒,除了母親本身會過敏的食物,以及家族有明顯過敏的狀況,餵母乳的媽媽對於食物都應均衡攝取,孩子才不會營養不均。

陳奕吟醫師指出,科學研究表示,「鋅」是人體內200多種酶的組成重要部分,它直接參與了核酸、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許多重要的代謝,這些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免疫、內分泌等重要生理過程中均不可缺少的反應。

「鋅」也是體內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份,它可強化血球細胞活性,可以抗氧化、抗癌、促進生育力,也可使皮膚、毛髮、光澤有彈性、恢復指甲的色澤等。在現今國人飲食不於匱乏之下,食物中的蛋、奶、奶類製品(起司、乳酪)、全麥麵包、小麥胚芽、南瓜子,植物性的如大豆、黑豆、花生;肉類中的豬肉、肝臟、羊肉、牛肉都含有不少的鋅;海鮮類的如蠔、蝦、蟹、牡蠣中的鋅含量更是豐富。所以只要均衡飲食就可以得到足夠的鋅,很少需要額外補充。

不過陳奕吟醫師表示,確實也有少數個案報告中顯示,媽媽血中的鋅濃度是正常,但奶水中的鋅濃度低,母親的飲食無法增加奶水中的鋅含量,研究者則認為是這些特別的哺乳媽媽的乳腺組織對鋅的吸收低,而造成奶水中的鋅含量低,如果因而出現皮膚症狀,嬰兒補充口服鋅片就可改善。

另外須注意的是4~6個月的寶寶,依個別的發展情形,要開始添加副食品,不能單純只喝奶,因為添加副食品可以提供熱量、鐵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鋅、銅、鐵等,也可以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做準備,最重要的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造成偏食或拒食,陳奕吟醫師表示,健康生活從小做起,在提倡餵哺母乳的同時,也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康,因此提醒哺乳婦女飲食一定要均衡。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beta.babyhome.com.tw/info/women/pregnancy/article/6317

文/群英產後護理之家

剛開始哺乳的媽媽,常發生哺乳時覺得乳頭疼痛的情形,其實媽媽們知道嗎?有時候乳頭疼痛有可能是因為哺乳的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喔!這邊提供媽媽一些可以注意的小地方,下次哺餵母乳時不妨檢視一下,也許就能找到造成哺乳疼痛的癥結喔!

 

首先當媽媽準備哺餵母乳的時候,身體姿勢及心情應該是感覺放鬆而且舒服的,

媽媽的腰與背部應有支撐,以免造成酸痛,可將枕頭、毛毯等物品放於隨手可得的地方,以作為輔助支撐寶寶和媽媽的身體。

   

◎如果媽媽是以坐姿進行哺餵母乳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寶寶的頭部和身體應該成一直線,否則寶寶無法輕易吸吮或吞嚥。

2.寶寶的嘴應該正對著媽媽的乳房,最好上嘴唇正對乳頭,注意不要擠壓到寶寶

  的鼻子。

3.媽媽與寶寶的身體盡量靠近,可讓寶寶的肚子貼著媽媽的肚子。

4.媽媽抱寶寶應該不只托著寶寶的頭頸和肩膀,也要支撐寶寶的臀部;假如寶寶

  較大一些,可托著上半身即可。

 

在哺餵的過程中媽媽可以適當的支托乳房,媽媽可以將手指靠著胸壁,置於乳房下方,以食指支撐乳房基部,或以大姆指輕壓乳房上緣,來改善乳房的形狀並保持適當高度,讓寶寶更容易含住乳房大部分面積。

 

◎如果媽媽是以躺臥的姿勢哺餵母乳的話,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讓寶寶盡量張嘴,以確保能夠含住大部份乳暈。

2.寶寶的下嘴唇外翻。

3.寶寶的舌頭繞著乳房,兩頰圓鼓

4.寶寶嘴巴上方的乳暈露出較多

 

◎媽媽在哺餵母乳時,可以注意寶寶下列這些表徵,看看寶寶是否達到有效的吸吮:

1.寶寶吸吮的節奏方式為緩慢而深層,這表示著寶寶不僅吸到奶水,含乳方式也

  正確,能夠有效的獲得奶水。

2.可以聽到或看到寶寶的吞嚥,如果寶寶有吞嚥的動作,表示寶寶吸到奶水。

3.若寶寶吸奶時發出嘖嘖聲,可能只是空吸,容易造成乳頭受傷,哺乳姿勢可能

  需要再做調整。

4.寶寶在吞嚥時發出咕嚕聲,咕嚕聲是一下子吞入太多液體所產生非常大的吞嚥聲,這是寶寶得到很多奶水的表徵之一。

 

以上提供給正在學習哺餵母乳的媽媽,媽媽們若有疑問,也可以上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htm)查詢相關資訊喔!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5238

新生兒只有三個最基本的需要:母親溫暖的懷抱、母親乳房的食物、母親身旁的安全感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甜美的食物,就算現代科技進步,但經許多科學家精心努力及鉅資的研究,都無法製造出真正和母乳相同的各種免疫抗體和營養成份。
哺餵母乳有什麼好處呢?母乳新鮮、溫度不變又適中,可降低嬰兒的過敏症狀,如濕疹、蕁麻疹、氣喘、過敏性鼻炎等。接受母乳哺餵的嬰兒患感冒、腹瀉、便秘、皮膚病等的比率及死亡率都較接受奶粉哺餵的嬰兒低,因為母乳含各種抗體,可增加抵抗力,這對愈年幼的嬰兒尤其重要。母乳乾淨無菌,容易消化,較少有脹氣感或不適。
 
好處還不只這些喔!吸吮母乳可增加口腔運動,使嬰兒牙齦強壯及臉型完美,且可增強耐心。能滿足吸吮的本能,促進心理平衡。
 
當媽咪們決定要親自哺餵母乳時,可以準備一些物品,將會幫助您的哺餵過程更順利喔!
哺乳內衣、哺乳衣及哺乳背巾:好的工具能讓哺乳過程更順利及更持久,使寶寶更幸福。
 
溢乳墊:媽媽乳汁排出順暢後會開始產生溢乳的情形,這個時候可以準備溢乳墊,使用上類似胸墊,可以避免媽媽的衣服被乳汁弄濕。
 
羊脂膏:剛開始哺餵母乳時,若是寶寶含乳不正確或之後吸力過強時,媽媽的乳頭很容易受傷破皮,使用羊脂膏可預防乳頭受傷也可促進傷口癒合。
 
集乳袋和集乳杯:在寶寶無法親自吸奶時,可用儲存母乳的收集容器裝置,但選用時要注意封口可否密封,以確保乳汁之清潔無汙染。可以視需求狀況選購,選購時除了要注意容量的大小,另外如使用集乳袋時要記得將袋內空氣擠壓出來再冷藏或冷凍,並注意保存期間。
 
消毒鍋:若使用奶瓶收集母乳的媽媽請準備消毒奶瓶器具,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消毒鍋分紫外線跟蒸氣功能,預算若沒有那麼高的媽媽,建議先買蒸氣消毒鍋。(紫外線功能消毒鍋價格較貴,不過之後可以用來繼續消毒玩具)選購時請注意具備烘乾功能。
 
吸奶器:當媽媽們無法親自哺餵母乳時,如果只用手擠乳的話會比較耗力,故建議準備吸奶器媽咪們會更輕鬆,吸奶器分為手動及電動兩類。
 
手動吸奶器:優點是便宜、擠得乾淨、方便攜帶且環保;缺點是不能雙邊同時使用,當單邊擠奶時,另一邊會產生溢乳的狀況。
 
電動吸奶器:若打算長期哺育母奶的上班族媽媽,可以投資好一點的電動擠奶器。
 
選購時除了要注意機器啟動時聲音的大小、體積攜帶是否方便,以及觸感會不會造成疼痛或不適。目前坊間有提供出租服務,如果想嘗試卻又不確定哺育期間長短的媽媽們可以考慮。優點是可以雙邊同時使用、節省時間,吸力也可以調整。缺點是使用電池或插電較不環保,如遇插電式沒有插座的地方即無法使用。


(資料來源:群英產後護理之家 提供)   轉載babyhome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12682/b#

乳汁不足,一直是媽媽們最苦惱的事,中醫師建議產婦,多吃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湯及豆漿、豆花、豆腐等豆製品,還要有充足睡眠,最重要是不要有壓力。

一名30歲的吳姓新手媽媽,寶寶提早在7個月就報到,只重1500公克,她認為,寶寶因早產比其他正常生產的寶寶更需要母乳,因此每天都擠母乳給寶寶喝,寶寶已5個月大,而且已有6000公克,長得白白胖胖。
 
吳女因寶寶剛出生時,住在保溫箱中,無法直接吸吮乳汁,唯恐乳汁不足,不但用吸乳器將初乳擠出來,更天天喝豆漿,再配合中醫的坐月子調理餐,乳汁源源不絕,一天可以擠6次,不但供應寶寶無虞,而且還可供應其他3位朋友的寶寶喝,還被朋友笑稱是超級「奶媽」。
 
此外,吳女因為不停擠出乳汁,讓自己身材恢復迅速,從懷孕時72公斤,減到現在的58公斤,而她婚前有子宮肌瘤、皮膚過敏、腰酸等症狀,經過坐月子的調理,症狀也獲得改善。
 
為吳女調配中藥坐月子湯的蓮樺中醫診所醫師蔡蕙君表示,會造成產婦奶水不足的原因,在於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不調和,就不容易產生乳汁,她認為,要讓乳汁源源不絕,除要飲食調理,最重要是「放鬆心情」不要有壓力,睡眠充足。
 
蔡蕙君表示,坐月子最重要是營養要均衡,產婦要多吃高優質的蛋白質,如魚肉、雞湯及豆漿、豆花、豆腐等豆製品,還有海帶、木耳等豐富膠質的食物,尤其是海帶豆腐味噌湯,則相當營養。
 
蔡蕙君表示,若乳汁量少,還可以燉雞湯加上羊奶頭藥材,不但可增加奶水,還可舒緩筋骨痠痛的問題。
此外,產婦因生育出血過多,容易掉頭髮,蔡蕙君建議產婦可多吃葡萄、櫻桃來補血,但不要吃冰品、西瓜等偏冷的食物,麥芽及韭菜也不要吃,會退奶。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自由時報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是讓許多媽咪改用瓶餵或添加配方奶,甚至最後停餵母乳最常見的原因。事實上,奶水的製造量和寶寶的需求有關,而每個寶寶的奶水需求量不一樣,因此是無法「規定」多少奶量才是足夠。

Mommy Take it easy  原則上,只要寶寶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每個月的體重增加超過500克,大便量多、不乾硬,尿液清澈且量也多,精神活動力良好,不會經常煩躁不安,通常表示母親的奶水量是足夠的。   讓嬰兒頻繁且有效的吸出奶水   有些醫師會希望寶寶在滿月時體重能增加一公斤,目前已經知道那是不必要的要求,純母乳的寶寶在前幾個月的體重每個月至少增加500克就算正常,當然,讓寶寶多吃一些增加體重,母親會更有信心繼續哺乳。有什麼好方法能讓母親的奶水量盡快建立起來,又能鼓勵寶寶多吃一些呢?    目前的研究顯示,生產完的第一週是建立奶水量的關鍵時期,刺激乳房製造奶水最厲害的法寶就是嬰兒的吸吮,嬰兒的吸吮會刺激母親的身體釋放泌乳激素與催產素,泌乳激素幫助製造奶水,催產素引起噴乳反射,讓奶水流出來。因此嬰兒愈頻繁的吸吮,奶水製造愈多,愈容易喝到奶水。每次哺乳時從乳房移出的的奶水量愈多,奶水製造的速度就愈快。因此產後初期讓奶水增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嬰兒頻繁且有效的吸出奶水。   觀察寶寶想吃奶的表情   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盡量讓寶寶在出生後待在母親的身邊,讓媽咪能隨時觀察寶寶想吃奶的表情(表1),適時的哺乳,通常新生兒一天需要哺餵8~12次以上,夜間哺乳在這個階段是常見且必要的。   嬰兒想吃奶的飢餓表徵
 ------------------------------------------ • 嘴巴出現吸吮和伸吐舌頭的動作 •快速動眼 •頭轉來轉去或在大人胸前前後晃動 •伸展手腳 •有點小躁動 ----------------------------------------------------------   檢查含乳和吸吮是否正確   有時嬰兒因為母親在產程中使用止痛或麻醉藥物的關係顯得嗜睡,利用解開包巾或換尿布,或是將雙手支托在寶寶的腋下,穩住他的頭,將他抱直坐在媽咪的大腿上,溫柔地和他說話,輕輕地前後搖晃,當寶寶往前傾的的時候很容易張開眼,試著讓他和媽咪的眼神交會,擠出些許奶水,逗弄嬰兒的上唇和鼻尖,讓嬰兒清醒,誘他吃奶。新生兒階段,最好不要超過4個小時不餵奶,避免發生低血糖,同時這個時期多餵奶,寶寶也比較不會黃疸。    寶寶必須正確的含住乳房與吸吮才能將奶水有效的吸出來,乳房也才能製造奶水。如果媽咪的乳頭有破皮、傷口、疼痛,或是寶寶吸完奶後,乳房沒有放鬆的感覺,都必須請專業的醫護人員檢查寶寶的含乳和吸吮是否正確。    為了增加奶水的排出,餵奶前媽咪可以熱敷、按摩乳房和乳頭;餵奶時,當寶寶吸吮變得無力或停止時,模仿嬰兒吸吮的頻率,規律地施點力氣按壓乳房,特別是母親感覺有硬塊的區域,讓更多的奶水進入寶寶的口中,刺激寶寶更多的吸吮,幫助奶水的移出。   喚起嬰兒的尋乳本能    如果寶寶的吸吮狀況在產後前幾天不是很理想,鼓勵母親多抱抱嬰兒,增加與嬰兒的肌膚接觸,喚起嬰兒的尋乳本能。另外母親有空的時候,可以利用手擠乳的方式,擠出初乳,因為初乳的量少且質地較濃稠,這個階段使用吸乳器的效果不如用手擠乳的好,美國史丹佛大學Jane Morton醫師指出,在產後的頭三天,利用手擠乳,頻繁且有效的移出初乳可以刺激奶水的製造,建立奶量。   http://newborns.stanford.edu/Breastfeeding/ (有關“Hand Expression Milk”單元)手擠乳的方式請參考Jane Morton醫師的衛教網站:   鼓勵母親將一邊的乳房餵到完全鬆軟後再換邊哺餵,產後初期,盡量兩邊輪流哺餵。待三~四個星期奶水建立後,因為每個母親的乳房盛裝奶水的容量不同,乳房儲積容量較大的母親,寶寶可能一次餵一邊就滿足了,餵食間隔也較長;而乳房儲積容量較小的母親,寶寶需要哺餵的次數會多一些,或是一次需要餵兩邊。根據研究,雖然兩種哺餵方式不太一樣,但是寶寶一整天得到的奶水量是差不多的,因此媽咪不需要因為哺餵次數的多寡感到焦慮,只要確定餵完後的乳房是輕鬆的,擠擠乳房,奶水幾乎是緩慢地用滴的,確定寶寶吃到大部分的奶水就可以了。 由於每個母親的乳房儲積容量的差異很大,通常媽咪自己兩邊的乳房儲積容量也不同,寶寶偏好的那側乳房奶水較多,上班擠乳的母親不須與其他母親比較擠出的奶水量來讓自己焦慮。  另外媽咪必須了解,寶寶才是決定奶水量需要多少的主角。研究指出,母奶寶寶具有自我調節進食的能力,也就是說,寶寶每餐的胃口大小不一,強迫不來,每餐的喝奶量甚至可以差到3倍,加上每個寶寶的消化和胃排空的能力不同,餵食間隔自然不同。   製造好品質與足夠的奶水   壓力、焦慮與疲倦會抑制噴乳反射,讓奶水比較不容易流出來。輕柔的音樂、冥想、按摩、泡個澡,多抱抱寶寶,讓媽咪放輕鬆,開心的笑,有助於奶水的分泌與流出。家人協助分擔家事,給媽咪鼓勵與讚美,避免批評與質疑,更是最重要的支持。媽咪只要均衡飲食,遵循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的原則,就能製造好品質與足夠的奶水。     產後的第一個星期是建立奶水量的關鍵建時期,確定寶寶正確的含乳與吸吮,盡量讓奶水從乳房出來,頻繁的哺乳,就能夠建立足夠的奶水量。月子裡雖然辛苦,但是奶量一旦建立起來,寶寶容易飽足,生活就會輕鬆規律許多。有時媽咪真的很累,就讓媽咪好好的小睡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產後初期,謝絕外界一切的干擾,讓媽咪和寶寶在床上好好度個「寶寶蜜月」(Baby moon),奶水自然源源不絕!   嬰兒與母親 6月號 NO.416 文/青年診所院長 楊靖瑩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4651

哺餵母乳,是母親深深感到驕傲的天賦。然而,產後回歸職場的女性因想堅持哺餵母乳,往往承受著龐大的壓力。哺乳媽咪面臨著工作、家庭兩頭燒,有76.9%覺得因太忙太累而身心俱疲想放棄工作…

根據「職場哺乳困境大調查」顯示,職場哺乳壓力來源的前三名分別為「擔心影響主管對自己的工作表現評量」、「擔心同事閒言閒語」、「擔心工作不保」。正生婦幼聯合診所婦產科陳南妮醫師表示,約有7成的哺乳媽更因職場壓力而影響了乳汁的分泌狀況,陳醫師針對常見的三項哺乳困境提出下列建議:
1.        集乳時間不足-乳房無法排空會使得乳房腫脹、乳腺阻塞,造成乳腺發炎、乳房膿瘍等情況。因此建議增加集乳次數,上班時可搭配輔助工具節省時間跟體力 (如:手動、電動吸乳器或雙邊電動吸乳器)。
2.        儲乳工具不足-母乳富含天然活性抗體,若沒有適時儲存於冰箱或保冰桶,會造成營養流失、變質。但並未所有工作場所皆設置有儲乳工具,導致許多媽咪不方便儲存乳汁。醫師建議,即便如此仍應利用短暫時間到洗手間擠出部分乳汁,才能避免乳房過度充盈腫脹的不適感。
3.        工作壓力或情緒-低落的情緒及龐大的壓力會間接影響了乳汁的分泌。因此回歸職場前可與主管同事事先討論溝通,也可與身為母乳媽咪的同事彼此交換心得、分享經驗,在獲得公司、主管及同事的支持後,將能有效的降低壓力,哺乳之路也會更加的順利。


資料來源:轉載 BabyHome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4654DC13A6F4CE5A

讓出生後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進行肌膚接觸,可以穩定寶寶的生理徵象(體溫、心跳、血壓),增進哺乳的機會,降低黃疸、低血糖、體重減輕與脫水的風險,還能減少嬰兒得到院內感染的風險;嬰兒的吸吮幫助母親製造奶水與愛的荷爾蒙(催產素),根據研究,催產素具有讓母親放鬆入眠與增進母愛的功能。

「母嬰分離」造成不好的影響

母嬰分離是指母親與新生兒分開,分開的理由可能是因為醫療上的需要,比如需要進一步照護的早產兒。不過目前的情況,很多時候只是單純的醫院規定,比如為新生兒進行例行性的檢查與觀察,雖然這些檢查在母親的房裡也可以進行。此外,即使在同一個房間裡,如果將嬰兒包裹的很緊密,無法與母親進行肌膚接觸,也算是一種母嬰分離。
 
將嬰兒與母親分開,也就是讓嬰兒離開他最熟悉的環境,新的環境如果沒有貼心的設計(再怎麼貼心,即使在保溫箱裡,都無法比擬母親溫暖的身體所提供的恰到好處的溫度,規律的心跳聲,熟悉的氣味與溫柔的聲音),嬰兒的感官將會接收到太多的刺激。
 
研究指出,感覺輸入的混亂會造成寶寶啼哭與生理變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糖的變化、壓力荷爾蒙增加和血壓的上升,一連串的反應讓我們知道,寶寶正承受無比的壓力,尤其剛出生的新生兒,心肺功能正從胎兒時期的血液循環方式做巨大的轉變,因而對環境的變化與壓力的調適很敏感,如果沒有適時地安撫,接下來,嬰兒對環境的刺激將呈現退縮反應,表情漠然、心跳與體溫下降。
 
許多人以為哭可以增加嬰兒的肺臟功能,然而醫學研究明白地顯示,出生的啼哭並非必要,正常規律的呼吸足以提供寶寶所需的氣體交換,而用力或過久的啼哭會增加寶寶的心跳速率與血壓,進而影響血液循環;寶寶也可能因為可能吞入過多的空氣,導致腹脹不舒服。這些負向的經驗會讓寶寶對接下來疼痛反應,例如疫苗注射,扎足跟血驗血糖、黃疸等,表現的更激烈。
 
出生後經常與母親在一起進行肌膚接觸的寶寶,啼哭的次數與時間明顯少於放在嬰兒推床或嬰兒室裡的寶寶,生理徵象也比較穩定。所謂肌膚接觸是指讓寶寶直直地躺在母親雙乳中間,兩人之間盡量不要有衣物的隔閡,如果室溫較低,就在嬰兒身上披件毛毯。
 
媽咪,我想吃ㄋㄟㄋㄟ
 
經常與嬰兒在一起並且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的媽咪,比較能夠觀察並了解寶寶的行為訊息,尤其是寶寶想要吃奶的暗示,例如當寶寶開始出現吸吮、舔舔嘴唇、吃吃手或磨磨臉的動作,或是小小的頭在媽咪身上左右尋找或前後晃動著的時候,就是在告訴媽咪「我想吃ㄋㄟㄋㄟ了」,在這個時候哺乳比起在嬰兒大哭時容易得多。這些表示飢餓的行為訊息有時候很微弱,如果沒有注意,寶寶可能就會讓自己睡著,待下一次醒來時,寶寶的反應會更強烈,更沒有耐心,增添哺乳的困難。
 
新生兒每一、兩個小時就出現想要吃奶的行為訊息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初期頻繁的吸吮,才能刺激母親的乳房製造更多奶水。如果媽咪能隨時根據嬰兒的需求餵奶,嬰兒吃到奶水的次數與量增加,體重減輕和脫水的情況會提早改善,並且大便和尿尿增多,有助膽紅素的排出,黃疸與照光治療的機會降低。
 
寶寶在母親身邊很舒服,很好入眠,不容易哭鬧;睡在寶寶身邊的母親,通常本能地也能感受到寶寶想吃奶時小小的躁動,及時給予乳房餵奶,安撫寶寶的胃,也安慰寶寶的心。而餵奶時釋放的荷爾蒙(催產素),可以幫助母親放鬆與入眠,最後母親和寶寶的睡眠會達到比較和諧一致的節奏。
 
換個場景,如果嬰兒不在母親身邊,反覆出現的飢餓訊息得不到回應,最後就只能用哭來喚起照顧者的注意,讓照顧者通知媽咪前來餵奶,不管是媽咪來到寶寶身邊或是寶寶回到媽咪身邊,這期間的延宕,寶寶已經餓壞了、氣壞了,媽咪的心情往往也跟著急躁起來,加上如果哺乳技巧還不順手,雙方真的是會累壞了。
 
嚎啕大哭的嬰兒,舌頭的位置不對,不利於含乳,常常造成媽咪的乳頭受傷,加上寶寶的情緒不佳,容易拒絕乳房,是一個很糟糕的餵乳時機。而趕來餵奶的母親,也可能剛從睡夢中起來,中斷的睡眠與應付一個哭鬧的孩子,足以使人筋疲力竭、心力交瘁。
 
初期頻繁的餵奶雖然讓母親輕鬆不起來,所幸渡過最辛苦的頭幾週,寶寶的吸乳技巧成熟,母親的奶水也已建立起來,寶寶吸乳的次數會減少,睡眠時間也會延長,媽咪開始有較多喘息的時間,望著寶寶熟睡時猶如天使的臉龐,回首那段人仰馬翻的日子,實在讓人很難想像這麼可愛的小傢伙怎能引起那麼大的混亂!
 
讓媽咪和寶寶在一起
 
新生兒的降臨,無論如何都會改變全家人的生活作息,尤其是母親,為了照顧寶寶,通常已無暇顧及其他,加上產後荷爾蒙的變化,心情特別敏感,此時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應避免給母親太多的壓力。有時當家人沒有正確的哺乳和育兒觀念時,無心的言語亦或是好心的意見,你一言,我一語,會讓母親無所適從,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日以淚洗面,結果是無法好好照顧自己,也無力照顧寶寶。
 
另一方面,過度的關心有時也會造成壓力,筆者的門診有不少媽咪無奈的表示,家人常常在她好不容易入睡時,堅持要她起來吃飯補充營養,中斷的睡眠會讓母親無法好好休息,奶水分泌會減少;或是要母親擠出奶水讓家人幫忙餵食,然而比起直接將孩子抱來吸奶,擠奶、清潔擠奶器和奶瓶、溫奶、接著又要擠奶,期間還得安撫寶寶,真的是非常費時又累人的事,而這卻是一件不需要做的事。
 
照顧媽咪和寶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媽咪和寶寶在一起,盡快讓她們熟悉彼此,調整作息,媽咪才能有好的休息。前面已經談過,將嬰兒與母親分開會對嬰兒造成不好的生理影響。對母親來說,沒有寶寶在身邊頻繁的吸乳,漲奶很難受,擠乳很累人,加上產後的初乳量不多也比較黏稠,擠乳的效率比嬰兒的吸吮力差,很多媽咪的乳房甚至擠到瘀青,實在讓人心疼。
 
產後的72小時是寶寶的本能與學習含乳能力最強的階段,一旦母嬰分離,錯過這黃金72小時,得花上更多倍的時間與失去耐心的寶寶練習如何正確的含乳,結果是讓母親更疲累。遺憾的是,常常在這些過程中,母親和家人在缺乏耐心與信心,加上過度擔心,最後選擇放棄哺乳,真的很可惜。
 
結語
 
了解親子同室的意義與正確的哺乳知識,不只是母親的功課,所有參與照顧的家人與醫療人員都應該學習,才能用正面且友善的態度支持母親,減輕媽咪與家人的焦慮,如果哺乳技巧有問題或育兒想法有衝突時,應該協助母親盡早向各地泌乳顧問、母乳志工或母嬰親善機構洽詢。
  

嬰兒與母親 1月號 NO.411

文/青年診所院長 楊靖瑩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688708C00F2FE32B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10

文/林君郁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 洪佩瑩

「寶寶整天吸奶吸個不停,是不是吃不飽?」,「寶寶不吸奶,是不是沒有奶?」,「我家的寶寶怎麼都不像隔壁的小胖胖嘟嘟的,是不是奶不夠啊?」,「寶寶整天一直哭,是不是肚子餓啊?」。

 
母乳不足,怎麼辦?
「擔心奶水不足」是哺乳媽咪哺餵寶寶時,最大的憂慮和困擾,也是媽咪會選擇使用母乳替代品最主要的原因。根據統計,因生理性的問題而無法成功哺餵母乳的個案,少於百分之五。大多數媽咪在產後一個月平均一天約可製造750毫升左右的乳汁,來滿足寶寶的需求。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媽咪都能產生足夠的奶水來哺餵自己的孩子,包括多胞胎。媽咪會擔心奶水不足常導因於一些不正確的迷思,或來自家庭、工作環境的支持不夠。
判斷寶寶到底吃得夠不夠?
我們需要一些客觀的評估標準,來判斷寶寶到底吃得夠不夠。
 *排便
初乳具有極佳的通便效果,因此在出生後48小時內,寶寶會解出深綠近黑色的黏稠胎便,隨後幾天便便顏色會逐漸變黃且變成稀糊狀。母乳寶寶因為胃直腸反射比較強,常常一邊吃奶一邊解便,一天至少會有約三至四次左右的稀糊便,量約為十元硬幣的大小。
 有些母乳寶寶在滿月過後可能好幾天才解一次便。如果寶寶一切良好,也可以是正常的。但最好由醫師來評估。
 *尿尿
出生後第一天尿1次,之後逐日增加1次,六天後每天約6至8次。尿尿多少才是正常呢?尿濕的尿布約等於三塊乾尿布的重量。
如果寶寶尿尿很多卻沒有解便,表示寶寶可能吃到太多低熱量低脂肪的前奶,而沒有吃到高熱量高脂肪的後奶。寶寶易脹氣、腸絞痛,長期下來體重也可能會受影響。
 *體重
寶寶出生後因生理性脫水,體重會減輕約百分之十,一般在10至14天會恢復出生時的體重,之後每天約增加15至30克。當寶寶五個月大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一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
寶寶的尿量少,體重增加也不好,確實吃得不夠了。這時我們該考慮的是,究竟是「媽咪的奶水產生不夠」還是「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奶」呢?如果寶寶沒辦法吃到足夠的奶水,不只寶寶長不好,媽咪的乳汁也會逐漸減少。
 確定寶寶吃到奶了!
 *別忽略寶寶想吃奶的訊號
當寶寶張開眼睛四處張望、開始躁動不安、想吸拳頭、揮動手腳,就是寶寶想吃奶了。把握寶寶想吃奶的時機哺餵母乳,別等到寶寶哇哇大哭才餵奶,有些寶寶在這時候甚至會抗拒乳房。
 *正確的抱寶寶
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必須面對媽咪的乳房,身體緊貼媽咪的肚子。寶寶的頭和身體呈一直線,頭不能前傾、後仰或側轉。
 *正確的含乳
 用乳汁濕潤的乳頭輕碰寶寶的嘴唇,讓寶寶把嘴張大。當寶寶張大嘴的時候, 讓寶寶含上乳房,同時快速用手臂讓寶寶貼近媽咪的身體。這時寶寶的嘴唇外翻,嘴巴含住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下巴緊貼著媽咪的乳房。
 確實吃到奶
寶寶一開始會快速的吸幾下,當奶水開始流出的時候,吸吮的動作會變慢,中間會暫停也可能會聽到吞嚥的聲音。觀察到寶寶有「張大嘴巴->暫停->下巴合起來」這樣的動作時,表示寶寶有確實吸到奶水。寶寶滿足時會自己鬆口,媽咪的乳房也會變得柔軟。
 寶寶拒吃母乳怎麼辦?
 有時寶寶會含住乳房而不吸吮,或一接近乳房就哭或掙扎,或吃兩口就哭。原因可能是餵奶時間不對(寶寶不餓或哭鬧很久才餵奶)、哺餵技巧有問題(抱得不好、含得不對)、乳頭混淆(曾用奶瓶餵奶或使用安撫奶嘴)、母乳的味道改變了(媽咪生病、服藥、生理期或懷孕、或吃了特殊的食物)、或者是寶寶生病了(鼻塞、痰多、鵝口瘡)。媽咪的乳汁太多,也會讓寶寶在奶陣來的時候容易嗆到,或哭著放開乳房,這種情況,可以試著在餵奶前先擠出一些乳汁或平躺著餵奶。 
 讓媽產生足夠的奶水
 *頻繁的餵奶
新生寶寶的胃容量大約只有5到7毫升,到了第十天,寶寶的胃容量大概也只有45到60毫升左右;加上母乳從胃消化排空的時間只有1.5個小時,所以頭幾個月的寶寶一天喝奶八到十二次以上是很正常的。自古以來,沒有媽咪是照著牆上的時鐘或作息表來哺餵寶寶的。吸奶不僅提供寶寶熱量和營養,媽咪的懷抱也給寶寶溫暖和愛,同時這樣的連結也會刺激媽咪的荷爾蒙,產生更多的乳汁。 
 *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營養
有些媽咪同時要哺餵母乳又要忙於家事、照顧家裡其他小孩、或者必須工作而讓自己疲於奔命。過度緊張與壓力可能也會減少乳汁的分泌。這時必須適度的尋求家人或同事的支持與協助,來讓哺乳更順利。餵奶時,和寶寶親密的依偎在一起,午覺時哺乳和夜間哺乳都能促進乳汁分泌。
哺餵母乳的媽咪一天會消耗掉約五百大卡的熱量來製造奶水,所以必須多多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媽咪吃得好,奶水就會好。傳統流傳的一些發奶食物也可以試試看。口渴的時候就喝水,或補充一些不含咖啡因的飲品或藥草茶。
如果這些努力還是無法增加媽咪的乳汁,當然某些藥物或許會有幫助,不過必須由醫師處方。
 何時換邊餵奶?
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哺乳的過程改變,當寶寶吸的久一點,母乳中脂肪的含量就會增加。有些媽咪在覺得寶寶「已經吸完一邊」後就自動幫寶寶換邊,或覺得寶寶「吸的時間夠了」就停止餵奶。寶寶可能吃到的多是前奶,而沒有吃到高熱量高脂肪的後奶。寶寶容易脹氣、哭鬧、便便變水變酸、體重也可能長不好。所以媽咪不要太在意哺乳的時間,哺乳時,先以一邊的乳房來哺餵寶寶,直到寶寶自己鬆開或是含著乳房睡著。如果寶寶只吸了幾口就睡著了,媽咪可以稍稍按摩或擠壓乳房來刺激寶寶吸吮。如果寶寶吸完了一邊還想要,就再讓他吸另一邊。下一次餵奶時,再以同樣的方式從另一邊開始。
 另一種方式是先讓寶寶吸一邊乳房,直到寶寶吸吮減弱,將寶寶抱離,打嗝排氣,再讓寶寶吸另一邊,直到吸吮減弱,再換回第一邊。之後重覆整個過程。當然也可以一邊乳房哺餵兩次或更多次之後,再換邊哺乳兩次或更多次。每次換邊的過程都會刺激泌乳反射,釋出較高熱量的後奶,讓寶寶吃飽。 
 結語
寶寶的生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幾個生長快速期(滿月、二到三個月、六個月大左右),這時媽咪會覺得寶寶怎麼吃都好像吃不飽。別緊張,放鬆心情,多餵奶。經過這些階段,寶寶長得更快,媽咪的奶也更多了。
洪佩瑩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腸胃科研究員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10504/b#

【聯合報╱高銘偵/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任】 2010.12.21 10:46 am


許多產婦都有「產後哺乳憂鬱症」,我以生了3個小孩且自己餵母乳的經驗,提供中醫調理產後缺乳方法,幫助新手媽媽。

9年前生老大時,醫院「母嬰同室」才剛開始推行,第一次餵母乳,真的手忙腳亂,雖然護理人員盡力協助,但是還是擠了很久,才擠出一些些奶,真的有些挫折。

記得當時規定不能用奶瓶餵,只能用杯餵。一直到產後第3天出院時,才感覺到脹奶,坐月子時通常2小時就要餵1次,連半夜也不例外,滿月後嬰兒吃奶間隔時間才慢慢拉長。

今年5月生老三時,產房護理人員把老三抱到我胸前,讓我們母女獨處半小時做親子肌膚接觸,真的是產後越早哺乳,就越能促進乳汁分泌,第二天就開始脹奶。但因為先生在醫院值班無法請假,所以選擇讓她回嬰兒室,我再去餵奶。如果自覺疲累無法照顧新生兒,千萬不要勉強一定要母嬰同室。

一般產後第1天,大多還沒脹奶可以餵寶寶,但小寶寶越吸吮刺激媽媽乳頭,越能促進乳汁分泌。產後第一天若乳房沒脹,就別一直忙著熱敷及按摩擠奶,奶水不足要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湯、魚湯、豆漿以及新鮮蔬菜水果。乳房若有硬塊,則要熱敷及按摩,使乳腺通暢。

初生嬰兒體重本來就會「縮水」,千萬不要有挫敗感,媽媽又累又氣會造成泌乳不順,沒有充足休息及足夠睡眠,乳汁更加不足,若媽媽飽受壓力、負面情緒會使情況雪上加霜,讓產婦對餵母乳更加退縮。

哺乳有利母親健康,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抑制排卵,延遲月經來潮,研究報導餵母乳可減少卵巢癌與乳癌發生率。餵母乳也可消耗卡路里,我產後5個月還在餵母乳,比懷孕前體重輕兩公斤。

乳汁要充足,飲食注意宜淡不宜鹹,多食生乳、通乳食品,如豬蹄、鯽魚、羊肉、雞肉、花生、糯米、紅豆、酒釀等,這些也是豐富乳汁的重要食材。

中醫對產後缺乳治療,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乳汁產生不足,產後失血造成氣血不足,乳房柔軟但無脹感,產婦常見面色不華,精神倦疲,食欲不振等,治療以補氣養血為主。藥膳可選用「通乳豬蹄湯」。

2.乳汁排出不暢,臨床可見乳房脹滿疼痛,按有硬塊,產婦情緒抑鬱,口苦咽乾,胸脅脹滿,噯氣納少等,治療則以疏肝理氣、通絡下乳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通草、王不留行、漏蘆、路路通、絲瓜絡等。藥膳可選用「通草王不留行花生粥」。

通乳花生粥

材料:通草三錢、王不留行一錢半,花生米二兩,白米四兩。

作法:將通草、王不留行洗淨放入紗布袋中。將花生米、白米分別洗淨,花生先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煨1小時,放入通草、王不留行藥袋,繼續煨煮30分鐘,待花生米熟爛呈酥軟狀,取出藥袋。濾盡藥汁,加入白米,視需要可加適量溫開水,繼續用小火煨煮成稠粥。

通乳豬蹄湯

材料:黨參三錢、黃耆五錢、當歸五錢、麥冬三錢、通草三錢、豬蹄一對。

作法: 將前五味藥水煎2次去渣取汁,文火煮豬蹄至爛即可食用。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3106

 

 

 

 

 

輯/黃偲婷

 

產後資深護理伍竹彥督導表示,哺乳媽媽最擔心奶水不足,寶寶吃不飽;有時再加上賀爾蒙的影響,情緒上可能會較為敏感,對於與「奶量」有關的關心話語,可能反讓哺乳媽媽倍感壓力或更為沮喪。伍督導建議,家人可從正面的角度鼓勵,例如稱讚「寶寶長的健康可愛都是因為哺餵母乳」、「寶寶喝母乳好幸福」等,都是可以嘗試的話語。

 

母乳哺育專業講師丁惠雅說明,大部分「奶水不足」並不是媽媽身體的問題,有時是因缺乏正確的哺乳知識、或是哺餵技巧尚未熟練,而誤以為自己沒有奶水。丁老師強調,諮詢有實務經驗之專業人員可協助找出奶水暫時不足的原因,正確的學習哺乳姿勢及引導寶寶含乳的技巧,再搭配適當的哺乳輔助工具將可逐步改善哺乳媽媽的困擾。

 

BabyHome 編輯

 

哺育母乳已經成為許多媽媽的選擇,但根據一項針對哺乳媽媽所進行的調查指出,有超過八成認為家人的關心問候有時反而是哺乳的壓力來源。其中,「你有奶嗎?」更是讓媽媽倍感壓力的地雷語。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7E953921995B44F4

 

 

 

 

 

沒有時間擠奶怎麼辦?乳汁變少怎麼辦?漏奶怎麼辦?別擔心,這種種困擾都會迎刃而解。哺餵母乳的關鍵只在於媽咪的決心,還有在家庭和職場上能得到充分的支持。而寶寶將會用健康、快樂的成長來回報媽咪的辛苦與努力。

 

 

上班和餵母乳兼顧! 

建立充沛的乳源 

想要重回職場並持續哺餵母乳,最重要的就是盡早哺乳。媽咪在坐月子的時候,正是媽咪與寶寶可以時時肌膚相親、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把握這個時期產生足夠的乳汁,就算日後因為工作的種種因素讓乳汁稍稍變少,也不至於不夠喝。

 

多把寶寶抱在懷裡

別擔心會寵壞寶寶,以後忙碌的工作會讓妳更懷念這段時間。媽咪和寶寶的肌膚相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這樣的幸福會刺激泌乳荷爾蒙的分泌,讓噴乳反射更強烈,乳腺更順暢,媽咪也會產生更多的乳汁。

 

正確的含乳

寶寶能正確的含乳就能吃到足夠的奶水,乳房得以充分的排空,就會產生更多的乳汁。寶寶有熟練的含乳技巧,就不會被後來的人工乳頭(奶嘴、奶瓶)所影響,而拒絕乳房。

 

正確的含乳:用乳汁濕潤的乳頭輕碰寶寶的嘴唇,讓寶寶把嘴張大->把乳頭放進寶寶嘴裡,同時讓寶寶貼近媽咪的身體->寶寶的嘴巴含住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嘴唇外翻,鼻子貼近媽咪的乳房。

 

頻繁的餵奶

回應寶寶的需求頻繁的餵奶,千萬別等寶寶大哭,也別為寶寶制定時間表。媽咪也可以在餵完奶後一個小時試著擠奶,讓身體認為寶寶需要的不只如此,而製造出更多的乳汁。也許擠出來的奶不多,但千萬別擔心,因為寶寶可能已經吸完大部分了。別忘了把這些乳汁好好儲存起來,媽咪上班後仍可使用。

 

均衡營養多喝水

哺餵母乳的媽咪一天會消耗掉約五百大卡的熱量來製造奶水,所以是產後媽咪最佳的減重方式。媽咪吃得好,奶水就會好。餵奶時荷爾蒙的作用也可以幫助子宮收縮,讓媽咪提早恢復好身材。口渴的時候就喝水,或補充一些不含咖啡因的飲品。

  

擬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擠奶計畫

有些媽咪會選擇不擠奶,只有在夜間或假日當她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哺餵母乳,其餘時間則哺餵配方奶。但這樣的作法可能無法持續產生足夠的奶水,或者有的媽咪並不想使用配方奶,這樣在上班時間擠奶就是無法避免的。

 

用手擠奶

有些媽咪會選擇用手擠奶,這是最方便的方式。只要將手洗乾淨後舒服的坐著,將拇指和食指、中指呈C字型放在乳頭後2-3公分處,手指輕輕往胸壁壓,接著手指往乳頭方向轉動,好像要印指紋的感覺,重複動作,就能讓乳汁流出。

 

使用吸乳器

即使有些媽咪可以熟練的用手擠乳而且做得很好,但這樣仍然較費力又耗時,因此大多數的媽咪可能需要一個吸乳器。選擇吸乳器有許多考量,如果媽咪乳汁排出很順暢,和寶寶分開的時間不長,需要擠乳的次數不多,也許手動的吸乳器或簡單的電動吸乳器就夠用了;但若乳汁分泌不足,常常乳腺阻塞,需要長期或有效率的擠乳,比較高等級的雙側電動吸乳器可能是比較適用的。如果價格太高也可以考慮用租的。

 

穿哺乳胸罩和哺乳衣

如果媽咪不習慣坦胸露肚或沒有適當的地方可擠乳,哺乳胸罩和哺乳衣就很方便了,同時可以兼顧便利、美觀和隱密性。選擇的罩杯要能容納乳房充盈時變大的尺寸,以免造成阻塞。也可以在胸罩內放置防溢乳墊,最好是吸水性良好的純棉材質,而且乳汁溢出後要盡快更換保持乾爽,以免皮膚感染發炎。  

 

擬定時間表

每個媽咪工作的性質不同,所以何時該擠奶是有彈性的。一般而言,媽咪可以提早幾分鐘起床餵奶或到公司擠奶,利用午休時間和下午空檔時擠奶,下班回家前擠奶或回家後馬上餵奶,晚上再餵個幾次。如果真的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可以擠奶,也可以利用上洗手間、喝水的空檔,順手擠一些乳汁出來,這樣一來可以積少成多,也可以避免漏奶或阻塞。

      

乳汁變少了怎麼辦?

放輕鬆

擠奶前可以喝一些溫熱的飲品或稍微按摩乳房。擠奶時,要盡量放鬆心情,想想寶寶或看看寶寶的相片。如果有同事一起擠奶,也可以聊聊育兒經。緩和緊張的情緒,會讓擠奶更順利。不要因為一些職場上的突發事件而讓自己精神緊繃,只要盡力就好。

 

千萬別忘了夜奶的重要

忙碌工作了一天,如果晚上能一覺到天亮該多好啊!媽咪會在夜間使用配方奶,常是為了要讓自己和寶寶睡得久一點,或者方便由他人來餵奶。但別忘了,夜間才是泌乳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而當媽咪在睡眠或放鬆時,乳汁的分泌也最通暢。這些都能幫助乳汁分泌更多更持久。建議媽咪可以採側躺的姿勢餵奶,也可以試試母嬰同床,這個方式不只讓哺餵母乳更容易,也可以彌補白天媽咪不在時失去的親密感,寶寶也會長得更好。而餵奶時產生的泌乳荷爾蒙也會讓媽咪一夜好眠。

 

把握假日時光

如果上班日真的太忙碌以致無法好好擠奶或抱抱寶寶,那千萬要把握週末或休假的時候。把公事拋在腦後,並請家人分擔家務。媽咪該做的就是舒服的把寶寶抱在懷裡並讓寶寶吸奶,就像寶寶剛出生時一樣。有很多媽咪會發現,星期一乳汁反而變多了。 

 

寶寶抗拒用「奶瓶」喝母奶怎麼辦?

 媽咪可以在回去上班前一兩週,開始儲存奶水,並給寶寶練習用奶瓶。但最好是在寶寶已經能很熟練且正確的含乳之後再嘗試,以免產生乳頭混淆。如果寶寶很抗拒,不要勉強,幾天後再試試或試試下面的方法:  

*由媽咪以外的其他人,如爸爸、祖母、保母來餵奶。

*別讓寶寶看到媽咪或聽到媽咪的聲音。 

*變換不同的姿勢,有的寶寶喜歡被抱在胸前,就像在媽咪懷裡喝奶一樣。

*選擇一個跟媽咪頭類似、寬底又柔軟的奶嘴。也可以用溫水泡泡奶嘴,讓它柔軟又有溫度。

*一個舒適的環境,搖椅、音樂、柔和的燈光。當然也有寶寶喜歡熱鬧或邊玩邊喝。

*寶寶想喝的時候就餵奶,最好是趁他開心的時候。 

*剛開始時盡量使用新鮮的奶水,有些寶寶不喜歡冰凍過奶水的味道。

冰凍過的奶水會有異味是因為脂肪皂化產生的味道,可以試著把奶水加熱至鍋邊起小泡泡,但千萬別煮沸。) 

*如果寶寶真的不愛奶瓶,可以試試小一點的餐具,如杯子、湯匙、滴管等。

 

結語

 這樣辛苦擠奶的日子要持續多久呢?當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媽咪擠奶的壓力就漸漸小了。媽咪上班的時間,盡量在喝奶之前先餵寶寶吃一些副食品,假日或夜間,仍以親餵為第一優先。當有一天,寶寶長大不需要吃奶了,相信媽咪會懷念這一段辛苦又甜蜜擠奶、餵奶的時光。

 

嬰兒與母親 8月號 NO.406

文/洪佩瑩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 洪佩瑩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0607/33/272ic.html?type=new&pg=1

 

 

 

 

 

懷孕之後,除了漸漸隆起的肚皮之外,身體最明顯的改變,就屬乳房,乳房的變化正是為了產後哺乳做準備。從懷孕到產後,學會乳房護理技巧,能幫助媽咪輕鬆達成哺乳的小心願,預防乳腺炎上門。

 

 

懷孕期間的乳房變化

 

進入懷孕後期,當準媽媽看著鏡中的自己,會發現除了肚皮之外,整個胸部周圍的血管變得分外明顯,乳暈的顏色開始變深,乳頭部位甚至還有一些乳白色的分泌物產生,這些改變難免令準媽媽感到困擾,但也有令準媽媽開心的事,那就是乳房似乎也「變大」了,輕鬆就能擠出迷人的乳溝。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祝怡麟表示,這些改變正顯示乳房為了產後的哺乳期,已經開始在做準備。她解釋說,乳房上側的血管變得比較清晰可見,是因為身體供應的血液增加,使得血管變大,而分布在乳房周圍的乳腺管和乳腺組織,平常是在休息狀態,當身體從懷孕初期進入到後期,乳腺管會開始慢慢增大,乳腺管也進一步發育,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變化,準媽媽不必擔心。懷孕期間因為受到荷爾蒙的抑制,乳房並不會製造乳汁,直到胎盤剝離母體,乳房才正式開始工作。

 

Q:懷孕期間,乳頭有乳白色的分泌物,是正常的嗎?

A:除了血管變得清晰,有些準媽媽也會發現乳頭上方的一些腺體變得十分明顯,乳頭部位似乎開始分泌乳汁,這些「珍貴」的初乳需要儲存起來嗎?祝怡麟醫師表示,這些不是初乳,只是因乳頭受到荷爾蒙刺激而增加的分泌物,由於懷孕期間刺激乳頭可能引起子宮收縮,建議準媽媽只需用清水清潔即可,不需要刻意將這些分泌物清除,當然也不需要做任何擠乳的動作,以免刺激乳頭。另外,乳暈變得明顯而且有很多一粒粒的突起物,在醫學上稱為蒙格馬利腺體(Montgomery gland),這些腺體位於乳暈上面,主要是負責潤滑的作用,以免乳頭太乾。

 

產後乳房「硬得像石頭」

 

直到經歷了畢生難忘的生產過程之後,當媽咪還未完全適應自己身體的變化,卻發現乳房開始變得「硬得像顆石頭」,媽咪不免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此得了令人害怕的「乳腺炎」?

 

祝怡麟醫師表示,產後胎盤脫離母體之後,原本抑制乳汁分泌的荷爾蒙消失,身體就會開始製造乳汁,這時候,乳腺組織也會變大且變得比較活躍,但是,乳腺組織與乳房的比例其實並不會改變,產後3天乳房開始分泌初乳,產後4~5天乳汁的量會逐漸增加,乳房開始快速的腫脹,但是,腫脹的乳房並不等於乳汁的量會很多,這時候,媽咪必須進行「乳房排空」,就是勤於哺餵寶寶,不能親餵寶寶也要設法讓體內的乳汁能順利的移出,避免淤積,就比較不會發生乳腺炎。

勤於排空乳房是不二法門

 

造成乳腺炎的原因,一是因為乳房內有乳汁淤積(淤積處可能會紅腫、脹痛,摸起來硬硬的),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媽媽的乳房有傷口,加上寶寶口腔中的細菌在含吸的時候進入媽媽乳房的傷口,而增加感染風險。「餵母乳要餵一段時間,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媽咪們一定要知道保護自己乳頭的方法。」祝怡麟醫師貼心的提醒媽咪們。

 

而唯一可以避免乳汁淤積阻塞造成發炎的狀況,就是勤於哺餵,另外就是降低寶寶弄傷媽咪的乳頭,但是哺餵過程中還是有可能發生乳頭受傷的情況,祝怡麟醫師建議媽咪可在家中儲備一些抗生素軟膏或羊脂膏,塗抹在乳頭,如果使用抗生素軟膏,哺餵之前應先清洗乾淨,避免寶寶誤食。若是塗抹羊脂膏,則不必清洗可以直接餵寶寶。

 

預防乳腺炎上門

 

 

 

技巧1脹奶時的緊急處理法

 

乳房脹奶脹得太利害,媽咪也感到不舒服,淤積的乳汁也會不容易排出來。如何判斷乳房是否脹得太利害呢?祝怡麟醫師表示,當乳房脹奶脹得太兇時,媽咪會發現乳暈和乳頭部位會變得比較平坦。媽咪可以想像在一開始吹氣時,氣球的前端還有一個小凸點(就像是乳頭),當氣球被吹得很脹很大時,這個小凸點會變得圓漲且和氣球其他部位一樣光滑,當媽咪發現自己的乳頭和乳暈的位置已經變得很平坦,就表示乳房已經脹得太利害了,這時候,寶寶根本無法含住整個乳頭,也沒辦法順利的吸出乳汁,使得寶寶需要更用力的吸吮,這麼一來反而可能增加媽媽乳頭破皮的風險,媽媽也會覺得餵奶餵得好累,因為寶寶怎麼吸都無法緩解乳房脹奶的不適。當乳房開始脹痛不舒服,應該先將前段的乳汁用手擠出來,擠掉一些乳汁(可以用容器儲存起來給寶寶喝),讓乳房變得比較鬆軟,再讓寶寶含吸,寶寶才能順利含住乳房。

技巧2避免讓乳房處於過度腫脹狀態

 

祝怡麟醫師表示,乳腺阻塞或是乳房太脹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產後的前幾個月內,特別是新手媽媽,這是因為寶寶和媽媽都還在學習的階段,寶寶含吸不正確或媽媽突然延長兩次排空乳房的時間(例如半夜忘了起床餵奶或擠奶),都比較容易發生乳房太腫脹或是乳腺塞住的情況,而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增加哺餵的頻率。

 

「產後一個月是發生乳腺炎的高風險期,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媽媽晚上太累睡著沒有擠奶,寶寶吸又吸不出來。其實,媽媽就是必須用手擠出前段的奶,再用吸乳器擠出後段的奶或讓寶寶吸,努力排空乳房,讓乳腺沒有阻塞的機會,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發炎的情況。」

(其它預防乳腺炎相關技巧,請參閱2010.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關鍵72小時

 

大部分的乳腺發炎情況都屬輕微,是局部乳腺管阻塞,只要稍微按摩或推開,讓乳汁順利排出來就可以緩解。祝怡麟醫師表示,當乳腺開始發生輕微阻塞時,媽媽可能會感覺疼痛,這時候一定要努力的排空,在關鍵72小時內排空,大部分可以改善,但若不處理,下一個階段就可能變成真正的乳腺炎,若超過72小時後乳房腫脹(乳房摸起來有硬塊,媽咪會感覺疼痛)的情況仍未改善,再加上乳頭有傷口,應盡快就醫。

輕微的乳腺發炎,醫師會給予口服抗生素、退燒藥之類的藥物治療,但還是鼓勵媽媽持續的餵母乳,受傷的那一側乳房乳汁應排空,可以用吸乳器或手擠方式將乳汁擠出來,擠出的乳汁還是可以給寶寶吃。如果乳腺管有膿瘍,則可能需要劃開引流,但只要發生膿瘍那一側的乳汁沒有流出膿,還是可以餵寶寶,讓寶寶直接吸,或用手擠出來餵寶寶。

 

Must know哺乳小常識

 

 

 

1. 第一胎乳腺炎開刀引流,第二胎可以餵奶嗎?

 

祝怡麟醫師表示,其實是不影響的,理論上,即使是隆乳的媽咪還是可以餵母乳。因為,泌乳量與乳房的大小、乳腺管的多少並無直接關係,關鍵在於媽咪要勤於哺餵,如此可以幫助乳腺暢通、促進乳汁分泌,也能避免乳腺阻塞。

 

2. 乳腺發炎時,該掛哪一科?

 

婦產科或乳房外科都可以。婦產科會鼓勵媽媽餵,乳房外科則可能考慮媽媽的情況為優先。

 

3. 哺乳期間少吃點,可以快速瘦身

 

哺乳期間不要節食,臨床門診中發現,有些媽媽哺乳期間節食,結果昏倒的案例。建議應選擇高蛋白,有營養的湯湯水水來補充,還是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而乳汁產量依然驚人。

 

4. 離乳之後,即使過了幾個月,乳頭可能還是會有微量的乳汁分泌,要不要處理?

 

媽媽不必處理,只要用清水清潔乳頭,保持乳頭乾爽衛生即可。


~原文刊載於2010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www.mombaby.com.tw閱覽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DF8D66827FC250B2

 

 

 

 

 

想讓寶寶喝到最營養的母奶,卻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嗎?
媽咪的奶水追不上寶寶喝奶的需要時該怎麼辦呢?
三大方法:飲食、親餵、按摩,讓媽咪不再煩惱,
輕輕鬆鬆給寶寶最好的!

 

 

3方法+5要素+6撇步

餵哺母奶好處多多,媽咪千萬要堅持喔!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親最好餵母奶至少到寶寶六個月大,甚至持續哺餵至兩歲或兩歲以上,因為餵哺母奶不管是對媽咪或寶寶都有很大的好處喔: 

 

對媽咪的好處

餵哺母奶可以促進產後子宮收縮,還可以增加熱量消耗,讓媽咪能夠更快減重。此外,研究顯示餵哺母奶還可降低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機率。

 

對寶寶的好處

寶寶可以藉由吸吮乳房的動作來幫助口腔及臉頰肌肉的發展,減少蛀牙及齒列不正。研究也指出,寶寶喝母奶長大後也較不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還有減少過敏性疾病、中耳道發炎、呼吸道及腸胃道染的發生率。

 

母奶成分優於配方奶

母奶的成分可以完全符合六個月內寶寶的生長所需,甚至會配合寶寶年齡而成分有所不同喔!而配方奶是以牛奶、羊奶為基底,模擬母奶的成分來合成;即便如此,母奶中的成分還是比配方奶易被寶寶吸收,且母奶中的白血球、抗體及免疫球蛋白,是配方奶所無法模擬的成分,能夠使寶寶有更強的免疫力喔!

 

 

怎樣可以讓媽咪有「源源不絕」的奶水呢?

既然母奶有這麼多好處,每位媽咪當然都想給寶寶最好的囉!但是許多新手媽咪的一大煩惱就是──常常覺得自己的奶水不夠,寶寶好像老是吃不飽,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奶水供應寶寶的需要呢?

 

媽咪覺得自己奶量不夠嗎?

媽咪可以先檢查寶寶的尿量,若是每天有超過六次,體重也持續增加,就表示寶寶的攝取其實是足夠的喔。

 

 

飲食篇

一、均衡飲食為原則

基本上,哺乳期間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尤其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水分(兩大製造乳汁原料),可選擇富含DHA的魚類,如:鮪魚、鯖魚、鮭魚、秋刀魚;每天要攝取2000 c.c.的水分(包含牛奶、湯品),只要感覺口渴就補充。

 

    主食::可多吃全穀類,以攝取足夠的纖維幫助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也可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B1B2

    蔬菜和水果:每天建議至少攝取蔬菜4小碟、水果兩份;其中一份水果可選擇枸櫞類水果(如:柳丁、橘子),以獲取足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可幫助鐵質的吸收,還可合成膠原蛋白、促進媽咪產後傷口恢復。此外,建議選擇黃紅色的蔬菜水果(如:紅蘿蔔、南瓜、木瓜)來獲取足量的維生素A,可幫助視力、生長及免疫功能。

    鐵和鈣:鐵是造血的主要成分,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豬肝、牡蠣、牛肉、紅莧菜、紫菜等。鈣質是骨骼及牙齒的重要組成分,因此建議哺乳期間,媽咪可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小魚乾、紅莧菜等。

 

所以基本上,媽咪只要有健康均衡的飲食,不刻意節食,就能自然生產豐沛的乳汁給寶寶喝喔!

 

    胃口好的媽咪要注意,三餐之外頂多外加一餐點心,不然產後會很難瘦下來喔!

 

二、特殊情況下的食補藥膳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師陳建霖指出,有些婦女產後氣血不足,或是乳腺不通時(乳房會感到悶、脹、痛),可以使用一些中藥材來熬湯以幫助泌乳順暢,例如:王不留行豬蹄湯、鯽魚通草粥……等(更多的藥膳食譜可參考《產後缺乳之中醫藥典籍》),可以調理氣血,通脈下乳。。此外,陳建霖醫師也建議產後媽咪可以多吃一些利水通乳的食材以幫助泌乳,例如:鯉魚、紅豆、芝麻、金針菜、花生、豆腐等。對中醫而言,產後婦女的乳汁生成不足,會從氣、血、水三方面來瞭解原因和進行調補。所以,如果媽咪覺得產後身體虛弱、泌乳不順的話,也可諮詢專業中醫師來做整體調養喔!

 

 

    黑豆燉豬腳 

    食材:黑豆10g,豬腳80g,老薑2

做法:將黑豆、豬腳洗淨,一同放入電鍋燉煮至熟軟,再稍微調味即可。

營養小叮嚀:傳統做法是加入花生與豬腳燉煮,但因為花生可能是過敏原之一,因此本道食譜改用黑豆入湯。黑豆不但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還有含豐富的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並富含鐵、鋅等礦物質和維生素E喔。

營養成分:熱量133大卡、蛋白質13公克、脂肪7.5公克、醣類3.2公克、膳食纖維1.8公克。

 

    枸杞虱目魚湯

食材:虱目魚肚60g,枸杞少許,嫩薑少許

做法:將虱目魚肚與嫩薑洗淨,嫩薑切細絲備用。備一鍋滾水,加入虱目魚肚煮至快熟後加入枸杞、嫩薑絲,再滴入少許香油及鹽調味即可。

營養小叮嚀:虱目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油酸及亞麻油酸含量很高。

亞麻油酸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與油酸都有降低血膽固醇的效果。另外,虱目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幫助維持視力及免疫力喔。

營養成分:熱量125大卡、蛋白質13公克、脂肪7.6公克、維生素A 37.8RE(視網醇當量)

 

*感謝台大醫院營養室提供食譜及協助拍攝。

 

 

三、媽咪要避免的食物

1、酒精:過多的酒精攝取會進入母乳而影響寶寶的睡眠及生長發育,也會抑制噴乳反射喔!喜歡喝點小酒的媽咪,建議每天低於0.5公克/每公斤體重。媽咪想吃麻油雞或其他含酒精的藥膳料理時,記得酒不要放太多,而且最好煮久一點好讓酒精揮發喔!

 

2、咖啡媽咪喝完咖啡一小時後,咖啡因在母血及母奶中的含量會達到最高峰,而咖啡因在新生兒體內的半衰期為65~130小時。所以建議愛喝咖啡的媽咪,哺乳期間每天最好不要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否則可能會造成寶寶不好入睡和躁動喔!

咖啡因的來源有: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

 

咖啡因含量參考表

即溶咖啡

240cc.約含120毫克咖啡因

可口可樂

360cc.約含34毫克咖啡因

綠茶

240cc.約含25~47毫克咖啡因

 

 


 

 

 

 

 

 

 

3、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果媽咪本身是過敏體質,要儘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帶殼海鮮……等,以避免引發寶寶過敏喔!

 

4、易退奶食物發過芽的麥茶、韭菜、高麗蔘容易導致退乳喔!

 

 

親餵篇

擁有多年指導新手媽咪哺乳經驗的林口長庚醫院柳素真護理師,想要給所有媽咪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每個媽咪產後身體都自然會產生足夠的奶水供應寶寶的需要,只要掌握五大要素,輕鬆哺乳其實一點都不難:

 

一、抱對:媽咪哺餵母奶時,身體的姿勢一定要很舒服,尤其是肩膀部位,一定要放鬆,才能順利「噴奶」。所以媽咪可以用枕頭或毛巾等輔助工具來托住寶寶,讓自己的肩膀和手臂是放鬆狀態,讓寶寶來就媽媽的姿勢,就能順利地哺乳了。

 

二、含對、吸對:寶寶的下巴一定要貼緊媽咪乳房,寶寶才能含住媽咪大部分的乳暈,才會吸得大口、吸得飽。

 

小叮嚀:如果發現寶寶的下巴似乎不能貼緊媽咪的乳房時,媽咪要檢查是不是給寶寶穿太多衣服了,以至於寶寶的下巴沒法貼住媽咪喔!

 

三、常和寶寶在一起:柳護理師很強調「親餵最能刺激發奶」,因為寶寶的吸吮動作最能刺激媽咪的「噴乳反射」,所以建議媽咪儘量親餵而不要急著用吸乳器等輔助工具。如果媽咪因為要上班而不能常和寶寶在一起的話,甚至可以利用寶寶的影像、聲音來幫助自己擠奶,因為寶寶的影像聲音會刺激媽咪的大腦要「泌乳」,真的很神奇吧!

 

四、增加餵奶的頻率次數:餵哺母奶的基本原則就是──愈常餵,奶愈多。因為當媽咪頻繁餵奶時,媽咪的大腦會感覺乳汁分泌一直不夠,就會不斷地生產乳汁喔!

 

五、適當地按摩乳房:「乳房要感動它,它才會哭出來!」柳護理師打趣地說。所以建議媽咪可以使用迷你型的按摩器(按摩臉部的即可)來按摩乳房,可以有助於「噴乳反射」。按摩器的震動強度不要太大,或是可以包一層毛巾來減緩強度以免乳房受傷。按摩的部位主要是乳房外側(因為量多),和下側(因為容易阻塞)。下側部位可以用按摩器按摩或用拇指外側來回按摩。

    關鍵黃金週

剛生完寶寶的第一週是讓寶寶學會正確含乳的關鍵週,而「母嬰同室」是最能幫助媽咪學會正確餵奶姿勢的環境,因為如同前文所言,「常和寶寶在一起」最能刺激媽咪泌乳,而且醫護人員也較能時常觀察、矯正媽咪餵奶的姿勢喔!

如果媽咪真的錯過了「黃金週」的學習,也不要太緊張,可以上網搜尋「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來向專業顧問諮詢喔!

 

 

其他哺餵母奶小撇步

 

  1. 媽咪親餵前,要先擠鬆乳暈,因為寶寶只要含住大部分乳暈即能喝奶,柳護理師特別強調:「和媽咪的乳頭長短無關喔!」
  2. 親餵時,建議一次只餵一邊,這樣寶寶才會吸到媽咪乳房深層油脂高的母奶,可以撐得比較久,睡得也會比較安穩。如果才吸一下就換邊,寶寶就只能吸到淺層奶水,淺層奶水的乳糖含量較高,寶寶吃完會很容易餓,常常排便後就會又要吃。此外,餵母奶時媽咪如果覺得乳房還有硬塊(好像感覺有奶水積在某處),這時可以轉動寶寶的下巴來貼住硬塊,讓寶寶繼續吸奶,而不是換另一邊餵喔!
  3. 親餵時,媽咪只要感到乳房有由硬變軟,由緊變鬆,就不需要再刻意排空。
  4. 如果餵到一半,寶寶好像睡著了,媽咪可以按按寶寶的手心,這時寶寶的嘴巴就會繼續吸。如果寶寶還是沒有反應,就代表此時媽咪的噴乳反射變慢,媽媽可以暫時休息一下喔!
  5. 如果覺得奶水的流速太慢,媽咪可以在乳房後段加壓
  6. 當媽咪要擠奶至奶瓶時,記得要兩邊換著擠,擠到奶水流速減慢時就可以換邊,而且要換角度、姿勢,才不會阻塞乳腺喔!

 

    如何不讓乳腺阻塞?

  1. 手抬起繞圓圈,並做擴胸運動
  2. 按摩背部穴位(可參考下文介紹)、放鬆背部。
  3. 讓寶寶的含乳姿勢正確,儘量不要急著用輔助器,才會有助於乳腺暢通喔!

 

※如果有乳腺發炎情形 (例:乳房紅腫疼痛 ) 要趕快治療喔!

 

按摩篇

    親愛的,我能為妳做什麼呢?

產後的媽咪一方面身體還未完全恢復,另一方面餵寶寶母奶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所以許多媽咪時常感到腰痠背疼,或是因為擔心寶寶吃不好等精神壓力而不能放鬆心情。因此,柳素真護理師鼓勵家人可以常常幫媽咪按摩,一方面舒緩媽咪照顧寶寶的緊繃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乳腺通暢,讓媽咪餵奶更加順利。所以趕快來學學怎麼幫媽咪按摩吧!

 

  1. 從脖子開始向下按摩脊椎兩邊,一直按摩到內衣扣環處(實際做時建議不要穿內衣會較舒服)。對有壓痛點可多按揉幾次。
  2. 按摩時特別加強「肩井穴」,此穴可以改善乳腺阻塞問題。
  3. 以拳頭或按摩棒拍打乳房正背後兩點
  4. 媽咪自己也可以用中指推按乳根、膻中兩穴,並可在乳房周圍輕輕按揉數次,沿乳腺分佈由乳根向乳頭推抹,這樣也有助於泌乳順暢喔!

 

媽咪保持心情愉快,還有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先生)是很重要的。另外,充足的睡眠、對自己有信心,也有助於乳汁分泌順利喔!

 

    其他母奶哺育相關問題,媽咪們也可以上「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站,下載《母乳哺育相關手冊》,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喔!

 

    另外也可以參考柳素真護理師的部落格「柳樹ㄟ母奶小站」http://tw.myblog.yahoo.com/susan50111-willow/,裡面除了柳護理師幽默的專業文章之外,還有許多新手爸媽的經驗交流喔!

 

 

游雅婷

最高學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

經歷:西園醫院營養師

現任:台大醫院營養師

 

柳素真

最高學歷: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產科專科護理師

 

陳建霖

最高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慈濟綜合醫院中醫主治醫師

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科主任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03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1030

 

 

 

 

以前人們習慣用「斷奶」一詞,但是我們逐漸了解到,其實讓寶寶不吃母奶的最適當方式是漸進式的過程,因此我們現在比較喜歡用「離乳」這個詞。

 

不適當的離乳原因 在台灣,通常離乳的時間遠比理想的時間要早得多,妳可能聽到的原因包括: Q1.我的乳房疼痛,無法再餵奶了。 大部分的乳房疼痛或是乳房問題,是因為餵奶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這是可以預防及修正過來的。 Q2.餵母奶太累了,我必須停止。 養育一個新生命本來就是很累人的一件事,即使停止哺育母乳,我們的生活絕對不可能再回到像以前一樣,除非我們將寶寶完全交給別人帶。在頭一個月媽媽和寶寶間彼此互相了解的這個階段中,又要在寶寶想吃的時候就餵奶的確是很辛苦的。試著把餵奶的時間當作建立親子關係的機會,在人生整個漫長的過程中,這一段黏人的時間在日後的回憶中其實會是十分特別的。 Q3.我要上班了,所以我必須停止餵奶。 如果周圍的環境可以配合的話,媽媽還是可以持續哺乳 Q4.我的先生認為我被餵母乳占滿了。 剛生完產的媽媽,即使不哺育母乳,也常常就將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到寶寶的身上;不要忘了身旁一個愛妳的人也仍需要妳的關愛。 Q5.我的家人或醫護人員認為母乳已經不營養了,該斷奶了。 Q6.我生病了,或是我在服用藥物,所以必須停止哺乳。   理想的離乳方法 我們知道其實並不需要因為上述的原因而停止哺乳。隨著寶寶的成長,固體食物攝取量的增加,寶寶吸母乳的次數逐漸減少。有一天,他的心理滿足了,他長大了,他自然就不再吸媽媽的奶了。這可能是一歲,可能是兩歲,也可能是六、七歲。

寶寶吃奶的次數減少時,妳可以試著告訴他,他已經長大了,可以開始準備不吃奶了。如果寶寶並沒有減少吃奶的跡象時,離乳可能還太早。要有耐心,因為對寶寶而言,吃母乳不僅是獲取營養,更是他心理得到慰藉的一個方式。   不同的媽媽可能有不同的離乳方式,妳可以試著:   1.一天減一次餵奶的次數 如果在妳餵奶的時候,寶寶並不專心,或是吃一下子就不吸了,妳可以試看看減掉一餐。那一餐可以用杯子餵食,或是以其他的食物替代。可以每三四天,或是每一兩週減一餐,逐次遞減。 通常我們建議開始離乳的時間是至少一歲左右,所以不一定要經過奶瓶這個階段,如此可以避免日後還要再一次戒掉奶瓶的過程。

2.逐漸縮短每次餵食的時間。 例如,他本來每一次是吸十分鐘,改成讓他吸五分鐘。然後給他一些營養的點心,或用杯子再餵他果汁或牛奶,內容要視他的年齡而定。拖延他吃奶的時間,並且用其他的方式讓他分心。 當他不再是以母奶為主食時,如果他在不適當的時間,例如,宴會的時候,要求要吃奶,妳可以試著告訴他,這個時機不適合,等到回到家或睡覺前再吃奶(通常適用於較大的孩子);或者用其他好玩的東西或食物吸引他的注意力。

3.增加吃奶的不方便性。 媽媽可以多帶寶寶到公園玩,在家裡也盡量少坐著,可能可以讓寶寶比較不容易想到要吃奶。

4.改變睡覺前的儀式。 通常睡覺前的一餐是最後被停止的一餐。有的媽媽會試著在睡覺前讓寶寶吃或喝一些點心。刷過牙之後,摟著他,和他一起看故事書或是聽音樂,然後再睡覺。這可能需要幾週的時間,寶寶才會學會。 如果妳嘗試了好幾個禮拜,寶寶還是沒有辦法停止吃母乳,可能表示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有的時候是寶寶的年齡還太小,有的時候是因為家裡環境的改變,或是他的身體不舒服,讓他更想吸奶。不要急,隔幾週再試看看;早晚他自然就會不想吃奶了。

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環境下,周圍的親朋好友或是我們的工作環境可能並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周圍的人可能無法接受漸進式的離乳的方式,而要求我們狠下心來,幾天完全不讓寶寶吃母乳,甚至幾天都不要讓寶寶見到媽媽。對於後者的方式對寶寶到底有沒有影響,沒有絕對的答案。到底好不好,也是見仁見智(我個人是比較不贊同)。

重要的是,不論媽媽決定何時不再餵寶寶,或是如何讓寶寶不再吃母乳,不要忘了,寶寶還是需要我們的愛,當我們不再哺餵寶寶母乳時,我們需要用其他的方式讓他感覺到我們仍是愛他的。

新手父母出版  陳昭惠醫師◎著
《母乳最好》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5956DD63C2C0517C

 

 

 

 

 

從盤古開天到近代文明,母乳就一直是人類嬰兒最好的食物;母乳蘊含多種豐富營養成分,好吸收好消化,完全依寶寶成長所需打造,是人工嬰兒奶粉無法與之比擬的,哺餵母乳對嬰兒的好處自是不用再多說。
然而,許多母乳媽咪常會面臨「親餵好」還是「瓶餵好」間的拔河,在兩個哺餵方式間苦苦掙扎,本文即為您訪問到各擁「親餵派」、「瓶餵派」的媽咪,現身說法其優缺點;並請專業的護理師解答親餵、瓶餵時常碰到的4大難題,幫助您快樂、堅定的繼續母乳之路!

 

 

Mom’s Talk親餵的好處 

訪問多個親餵母乳的媽咪,一打開話匣子好處是說不完的,很多媽咪異口同聲的說,當寶寶在自己懷中吸奶有超級幸福的感覺,而且親餵非常方便又環保,有媽的地方就有奶就有食物,完全不用擠奶、不用溫奶、不用洗奶瓶,更不用怕奶瓶沒消毒乾淨的問題,既省事又省能源。 

 

Mom’s Talk親餵的缺點

有些媽咪也表示,親餵的寶寶常常要吸吮,因此沒辦法好好休息,也有的媽咪表示親餵不知道寶寶吃多少量、有沒有吃飽也不清楚;也有一個媽咪表示她的寶寶只吸吮其中一邊的乳房,另外一邊怎麼哄都不吸,最後造成她的乳房兩邊有兩個cup大小的差別!造成穿衣服的麻煩;更有一個媽咪說她的小孩已經7個月大了,半夜還得起來餵很多次,導致她老是睡眠不足、疲倦不堪,而且小孩到現在都排斥奶瓶,不知道該怎麼訓練孩子用奶瓶。

 

親餵‧專家怎麼看

    台中臺安醫院護理師董如玉表示,就如上述案例中親餵媽咪述說的優點,親餵可免去瓶瓶罐罐、擠奶的麻煩,更不需要考慮溫奶的時間,實在是很方便,也不會有喝不完要倒掉浪費的問題產生。

 

而且親餵的媽咪在餵寶寶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催產素,又稱「愛的荷爾蒙」,可幫助媽咪身心放鬆,產生幸福快樂的感覺。除此之外,1歲之內的寶寶還處於口腔期,需要藉由吸吮來滿足基本的需求,直接吸媽媽的奶,吸吮時間較長,寶寶的基本需求容易被滿足,基本需求滿足後就會建立安全感,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日後會比較有自信也較獨立,對環境的適應力也會比較強,等寶寶長到2、3歲開始有更多機會跟其他小朋友接觸時,也會有較佳的人際關係。

 

專家叮嚀

必經的磨合期

董如玉護理師指出,親餵的媽媽與寶寶之間需要有一段磨合期,所以她不會說親餵有什麼缺點,而是親餵一定會有磨合期。在這磨合期中媽媽要去適應怎麼去抱寶寶怎麼去餵寶寶,而寶寶也要試著找出如何吸奶的方式最佳,所以在磨合期期間,因為寶寶吸吮尚不是很好,每次吸的量不足,媽媽可能需要1~2小時就餵一次,導致疲累。

也有可能因為寶寶含乳的方式及媽媽抱寶寶的姿勢不對,導致媽媽乳頭破皮疼痛,但這都是一個必經的階段,通常她會鼓勵媽媽們生產完在產台上就開始親餵寶寶,產後選擇母嬰同房,頭幾天就要常常餵,不要讓寶寶接觸到奶瓶奶嘴(因為奶嘴較容易吸,相對之下,吸媽媽的奶比較費力),讓媽媽以放鬆的心情去找到自己最佳的餵奶姿勢,大概3~5天左右寶寶就能很熟練的吸吮了,屆時餵食的次數就不會這麼頻繁,乳頭也不會受傷。

 

Mom’s Talk瓶餵的優點

當然有另一派媽咪支持瓶餵。有一位使用醫療級電動吸奶器的媽媽就表示,她的電動吸奶器可同時吸兩邊的奶,而且5五分鐘內迅速吸完,將奶擠出來一點也不麻煩,之後用奶瓶餵奶寶寶吸的時間比較短、很好餵。也有媽咪表示瓶餵可以控制寶寶的量,定時餵寶寶較不會有夜奶問題,寶寶若要交給別人,也比較好帶、不會黏人。

 

Mom’s Talk瓶餵的缺點

瓶餵缺點也不少,像是洗奶瓶、消毒奶瓶需要花時間,溫奶又需要一些時間;媽咪要勤擠奶水,不但累,出門還要帶一大堆瓶瓶罐罐很麻煩;也有媽咪說長期瓶餵,最後導致分泌的奶量不夠小孩喝。

 

瓶餵‧專家怎麼看

董如玉護理師表示,瓶餵的確有定時、定量的優點,媽咪可以掌握孩子的吃奶量會比較放心,但是也不是所有瓶餵的孩子都一定可以定時定量,要看孩子天生的氣質,她也碰過瓶餵的媽媽來諮詢表示寶寶吃奶的時間很亂,而且也有夜奶的問題。

瓶餵的媽咪雖然不用每次都讓寶寶吸奶吸吮很久,但是媽咪必須按時擠奶,大約每隔3~4個小時擠一次,每次約要擠20~30分鍾才能將乳汁排空,若是沒有按時擠奶,會發生脹奶問題,若脹奶問題沒處理好還有可能引起乳腺炎、乳房硬塊問題,有些狀況嚴重的會很痛必須就醫治療;而且若擠奶擠得不夠頻繁,或是擠出來的量不夠,也會導致奶量愈來愈少,最後會不夠寶寶喝。

奶瓶的消毒、溫奶的時間與需大量使用用一次即丟的母奶保存袋也是瓶餵的缺點。另外,如果媽媽先給寶寶瓶餵1個月後想改成親餵,因為吸吮媽媽的乳頭比吸奶嘴費力許多,那就必須花數天至數星期以上的時間,寶寶才能慢慢適應吸吮乳頭。

專家叮嚀

學習正確擠奶方式

瓶餵媽媽最常見的就是乳房被擠得瘀青的問題,這是擠奶方式錯誤造成,董如玉護理師表示,有的媽媽使用擠奶器硬吸,造成乳腺受傷,有的則是手擠的方法錯誤,造成手酸、脖子酸,甚至乳房出現部分瘀青的現象。

正確的用手擠奶方式應該是大拇指、食指與中指三指出力,無名指與小指是只固定乳房不用出力的,手托在乳暈與乳房交接處,先往身體內部推之後再往外推,注意是要推的力道而不是搓,建議兩邊一起擠,當推擠一陣子後就會出現噴乳反應,這時根本不需再擠,只要拿瓶子接奶即可,等乳汁噴完再將剩下的乳汁擠乾淨,就可輕鬆完成擠奶工作。

小結:親餵、瓶餵,哪個好?

看完上述文章不難發現,不論是親餵或是瓶餵,都各有其優缺點,董如玉護理師表示,其實她並不強調到底哪一種餵食方式較佳,主要是要看媽咪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媽咪要享受餵奶時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時光,要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所以媽咪選擇讓自己感到輕鬆快樂的哺餵方式最重要囉!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E5DA1B092EA2FD9B

 

 

 

 

 

「在寶寶強勁的吸吮母乳之下,乳頭經常又腫又痛,一不小心還會出現破皮和小水泡!腫脹疼痛的乳頭,一碰到就痛的要命,好不容易等到傷口結痂,想繼續哺餵母乳時才發現,這次換乳腺塞住,乳房硬的像石頭!」

本篇列出造成乳頭破皮的6大原因,並提供正確的護理及緩解方法,只要把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讓寶寶喝到源源不絕的奶水,媽咪的乳頭也能遠離腫痛哦!

 

 

CHECK!! 

造成乳頭腫脹破皮的6大原因 

  

有些媽咪在懷孕期間,乳頭就變得極度敏感,產後哺餵母乳時,因為讓寶寶長時間吸吮,因此乳頭相當容易受傷,以下列出幾種造成乳頭破皮的可能原因: 

 

 

原因1:寶寶吸吮的位置不正確、吸吮時間太長

 

造成乳頭破皮的原因,主要是長時間的摩擦導致。乳頭受到寶寶長時間的用力吸吮,本來就會比較容易受傷,不過媽咪得注意的是,寶寶吸吮乳頭的時間和力道,和寶寶有無喝飽奶水,有絕對關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病房及嬰兒室護理長陳筱瑋表示,一般來說,若寶寶吸吮乳頭的姿勢正確、喝到充沛的奶水之後,吸吮的時間不會太長。但是若寶寶吸吮的位置錯誤,譬如寶寶的上下嘴唇沒有整個含住乳暈時,奶水自然很難被吸出來,寶寶吃不到,就會愈吸愈大力,吸吮的時間也更久,在反覆拉扯摩擦之下,就會容易讓乳頭破皮腫脹!

 

 

衍生疑問:可是讓寶寶吸吮到多久,才算太長?該如何拿捏?

 

大約每邊乳房哺餵20~30分鐘即可換邊,這樣就能確保兩邊乳房的乳腺都能保持暢通,乳頭也部會受到過度刺激。當寶寶吃飽後,自然會轉開頭離開乳房,直到下回肚子餓時,才會又出現尋乳反射!

 

 

 

原因2:媽咪誤以為寶寶在吸吮乳頭時的疼痛是正常的!

 

陳筱瑋護理長表示,有些媽咪誤以為「哺餵母乳時,乳頭被吸的很痛是正常現象!」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哦!一般來說,在剛開始哺乳的前兩個星期,乳頭在寶寶每次吸吮後都會有點刺痛,但是在經過冷敷或擦點乳汁後,疼痛會逐漸緩解,假使您屬於上述情形,仍屬於正常範圍,但是如果您的乳頭已經出現疼痛難熬、一碰就痛或是已出現破皮的狀況,就表示您哺餵的方式可能錯誤,得先找出原因。

 

 

原因3:媽咪本身的乳頭比較敏感

 

有些媽咪的乳頭就比較敏感,因此當寶寶一吸吮,一時之間,對乳頭造成太大刺激,乳頭自然就容易紅腫痛,甚至是破皮了。

 

 

原因4:吸乳器的力道太大而造成乳頭破皮

 

護理長陳筱瑋表示,雖然吸乳器(電動或手動)很方便,可是有時若沒有控制好機器的吸力,反而會讓乳頭更痛!假使乳頭已經破皮,建議先暫停使用吸乳器,改用雙手做「C型擠奶」,又稱環狀擠奶,減少過度刺激。

 

原因5:寶寶長牙後 牙齒和乳頭摩擦咬破了

 

當寶寶到6~7個月大時,會邁入長牙期,往往在吸吮時會下意識地咬下去,因此也是造成乳頭破皮的其中原因。

 

 

原因6:內衣布料不佳,長時間與乳頭摩擦所導致

 

假使選擇的內衣布料不夠細緻,在長時間穿著時,對乳頭也是一種壓迫和刺激。有些媽咪可能會覺得,以前穿內衣也不會有乳頭破皮的狀況,怎麼生完孩子竟然就出現這樣的情形?護理長陳筱瑋表示,其實這是因為,懷孕跟生產後的乳房、乳頭都相當敏感,加上哺餵母乳,或擠出乳汁這些動作,都是增加對乳頭的刺激,因此這時候若又加上內衣的摩擦,就更容易導致乳頭破皮了!

 

 

清水清潔

乳頭破皮的清潔&日常護理

台安醫院衛生教育組長張保美表示,因為清潔產品多少都會對乳頭破皮處造成些微刺激,所以媽咪在洗澡時,胸部的部份(乳房、乳頭)只需以溫水稍微沖洗一下即可,無須使用任何清潔洗劑(包括皂類、沐浴乳等)。有些媽咪習慣在洗澡後會擦上乳液保養,但是請先避開乳房和乳頭的位置,一來是正值哺餵母乳期間,若擦上保養品,可能會被寶寶吃下肚;二來是乳頭若有破皮,應該讓肌膚休息、減少負擔,傷口才會好得快。

 

另外,乳頭或乳頭接近乳暈的位置若出現破皮,不建議自行拿酒精擦拭消毒!因為酒精會對傷口造成過度刺激,反而會引起媽咪不適。媽咪只需在破皮處塗上一點點母乳即可,因為母乳具有傷口癒合的功效,所以傷口自然會慢慢癒合,無須擦其他藥膏。

 

 

嬰兒與母親 1月號 NO.399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