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1D5115877E63B79E

一個人一生中會吃最多藥膳的時間,可說是坐月子的時候吧!產後母體虛損,中醫藥膳可以調養與補氣血。但在這氣溫飆高的炎熱夏天,怎麼坐月子才好呢?讓專業中醫師告訴您!

為何要坐月子?
 
台灣是個多元社會,保留了傳統中華文化,也融合了許多歐美思想,而中醫一直被為認為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在醫學領域中也在替代醫療佔有重要地位。相信大家就算沒看過中醫,也一定吃過中藥,因為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藥膳食補是很重要的一環,例如蔬食中點綴的香甜枸杞、冬日的藥膳排骨、路邊的當歸麵線、或是夜市裡的四神湯……。原來中醫中藥與我們的生活如此密切。而一個人一生中會吃最多藥膳的時間,可說是坐月子的時候吧!
 
「坐月子」有幾個層面,可以給產婦休息的時間,也讓家庭迎接新生命。本文主要談的是中醫的產後調理。為什麼要做產後調理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是懷孕期和生產時都會造成母體的虛損,第二是生產後產婦身體恢復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產婦的體質不同於一般人,因而需要特別照顧。所以中醫要做的就是補其不足與提供良好復原環境。
 
懷孕過程中,受精卵在母親子宮內逐漸發育成胎兒,所需的養分都來自母體的供應,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母親的脾胃功能,而生殖是屬於腎的功能,所以在產後會重視脾腎功能的調養。而生產過程中陣痛、出血、用力則會耗損產婦的氣血,所以補氣血也是產後調理的重點。
 
 
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夏季注意空調
    產婦因為氣血偏虛,加上產後原本就容易出汗,需注意避免吹風受涼,不碰冷水、禁吹冷風,以免出汗後吹風而感冒。然而夏季的氣溫動輒飆上35、36℃,甚至更高,所以體溫調節力差的產婦與寶寶應盡量待在有空調的房間,維持室內溫度在26〜28℃左右,不要正對出風口。並搭配厚薄適宜的衣物,以不感到有寒意、不淋漓汗出為宜。可選擇適宜的哺乳衣,以避免哺乳時掀開衣服而使腹部受涼。
 
◎清潔後馬上擦乾或吹乾
以往的觀念認為產婦不宜碰生水,是因為從前衛生環境不佳,容易感染。現在因為衛生改善,已經調整成只要陰部盥洗用煮過的水,洗澡或洗頭髮則用溫水避免受寒即可,但要注意洗後馬上擦乾或吹乾。
 
◎日常活動須注意
*產婦應避免勞動、多休息,睡眠要充足,不宜過早及過度操勞、不宜哭泣及久視。
*由於懷孕過程中為了準備應付生產,身體會分泌鬆弛素,所以筋骨較鬆,因此復原期需盡量減少爬樓梯、彎腰、蹲、屈膝、盤坐等動作。運動須從深呼吸運動、胸部運動、抬頭運動、臀部運動等溫和訓練肌肉的運動,循序漸進,不可貪快。
*在這段時間也容易腰酸背痛,家中可多備些抱枕、靠墊,讓產婦在餵母奶時能利用枕頭支撐,以免餵完奶後腰酸背痛。
 
 
坐月子飲食原則
 
◎分三階段調養
在飲食方面,對應先前提到的「補」,因產後身體變化快,需要分成三階段漸漸加強補性。
*第一階段:自然產後第1〜6天(剖腹產後第1〜13天),因為產後初期常有虛熱表現以及傷口尚未復原,食物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雞湯、魚湯、排骨湯。
*第二階段:自然產後第7〜13天(剖腹產後第14〜21天),可適量食用酒的料理,但須稍增加料理加熱時間,以促進酒精揮發。也可以開始配吃一些麻油料理的食物。
*第三階段:自然產後第14天以後(剖腹產後第21天以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燒酒雞。但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夏季天氣悶熱多濕,所以不建議吃全酒料理,尤其夏天酒水比可抓在1比3到1比5即可。
 
◎均衡攝取,注意食物偏性
飲食的基本原則為均衡攝取全穀類食物、優質蛋白質、蔬菜類、水果、油脂,仍要注意食物的偏性。尤其在夏天要避免貪涼,以免損傷脾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適宜,恐加重上火情形。夏季涼性食物如絲瓜、番茄、綠豆可少量食用,但務必煮熟並搭配生薑等溫性食材以中和涼性。寒性食物如西瓜、苦瓜則仍應避免。
 
*屬性較平和的食物包括:
蔬菜類:紅蘿蔔、高麗菜、空心菜、茼蒿、菠菜、芹菜、紅菜、紅莧菜、地瓜葉。水果類:蘋果、芭樂、葡萄、木瓜、草莓、櫻桃、水蜜桃。
蛋白質:溫牛奶、雞肉、雞蛋、魚類、豬肚、豬肝、腰仔、紅蟳、牡蠣。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補過頭?
每個人的體質或多或少會有差異,所以在進補同時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補過頭了!補過頭有幾個徵象,必須知道:口乾舌燥、睡不著、多夢、身體燥熱、大汗出、便秘、惡露變臭。
 
 
產後藥補4階段
 
產後藥補方面也是要符合階段性原則,再配合體質和環境做調整。
1.第一步:促進宮縮,清除惡露
    代表方藥是生化湯,其基本組成有五味中藥:當歸、川芎、桃仁、炮黑薑、炙甘草,一般到中藥房買到的生化湯也以此為基礎,但各家又或多或少有劑量與增加藥味的不同。建議應請合格中醫師視產婦體質和需求來調配,例如有哺乳需求者,可增加促進乳汁分泌的中藥,如王不留行、通草、絲瓜絡、路路通等;有水腫狀況可加益母草。
2.第二步:養血化瘀兼補氣,促子宮內膜修護
    這個階段會增加溫和的補氣血藥物,如黨參、黃耆、杜仲、續斷、紅棗、枸杞。
3.第三步:調理腸胃功能
    可選用四神湯做基礎,將豬肚、豬小腸、排骨、粉腸(任選一種)加7〜8碗水,2碗酒,燉至軟後,再將藥材放入,一起燉至全熟。
4.第四步:補氣養血益腎,幫助子宮卵巢修護,預防腰酸掉髮,強壯筋骨
    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或是八珍湯做基礎,加入補肝腎藥物,如杜仲、續斷、補骨脂、何首烏、肉蓯蓉、枸杞等。通常在產後滿3星期開始服用。
 
 
夏季坐月子〜中醫師的建議
 
產婦因懷孕及生產過程耗傷身體,可利用坐月子時來調補,可分為食補及藥補,都須循序漸進,先以平和清淡為主,逐漸加強,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更須注意是否有「上火」(口乾舌燥、睡不著、多夢、身體燥熱、大汗出、便秘、惡露變臭),不宜吃全酒食物,藥補則建議由中醫師調配。生活起居則重在避免生病、過勞,因為有易於流汗的特點,須絕對避免受風寒;夏季時空調是必須的,以免汗出過多不利產婦身體復原。
 

 

嬰兒與母親 8月號 NO.430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謝淑鳳
輯╱張玉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