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產後保養 (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引述: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1D5115877E63B79E

一個人一生中會吃最多藥膳的時間,可說是坐月子的時候吧!產後母體虛損,中醫藥膳可以調養與補氣血。但在這氣溫飆高的炎熱夏天,怎麼坐月子才好呢?讓專業中醫師告訴您!

為何要坐月子?
 
台灣是個多元社會,保留了傳統中華文化,也融合了許多歐美思想,而中醫一直被為認為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在醫學領域中也在替代醫療佔有重要地位。相信大家就算沒看過中醫,也一定吃過中藥,因為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藥膳食補是很重要的一環,例如蔬食中點綴的香甜枸杞、冬日的藥膳排骨、路邊的當歸麵線、或是夜市裡的四神湯……。原來中醫中藥與我們的生活如此密切。而一個人一生中會吃最多藥膳的時間,可說是坐月子的時候吧!
 
「坐月子」有幾個層面,可以給產婦休息的時間,也讓家庭迎接新生命。本文主要談的是中醫的產後調理。為什麼要做產後調理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是懷孕期和生產時都會造成母體的虛損,第二是生產後產婦身體恢復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產婦的體質不同於一般人,因而需要特別照顧。所以中醫要做的就是補其不足與提供良好復原環境。
 
懷孕過程中,受精卵在母親子宮內逐漸發育成胎兒,所需的養分都來自母體的供應,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母親的脾胃功能,而生殖是屬於腎的功能,所以在產後會重視脾腎功能的調養。而生產過程中陣痛、出血、用力則會耗損產婦的氣血,所以補氣血也是產後調理的重點。
 
 
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夏季注意空調
    產婦因為氣血偏虛,加上產後原本就容易出汗,需注意避免吹風受涼,不碰冷水、禁吹冷風,以免出汗後吹風而感冒。然而夏季的氣溫動輒飆上35、36℃,甚至更高,所以體溫調節力差的產婦與寶寶應盡量待在有空調的房間,維持室內溫度在26〜28℃左右,不要正對出風口。並搭配厚薄適宜的衣物,以不感到有寒意、不淋漓汗出為宜。可選擇適宜的哺乳衣,以避免哺乳時掀開衣服而使腹部受涼。
 
◎清潔後馬上擦乾或吹乾
以往的觀念認為產婦不宜碰生水,是因為從前衛生環境不佳,容易感染。現在因為衛生改善,已經調整成只要陰部盥洗用煮過的水,洗澡或洗頭髮則用溫水避免受寒即可,但要注意洗後馬上擦乾或吹乾。
 
◎日常活動須注意
*產婦應避免勞動、多休息,睡眠要充足,不宜過早及過度操勞、不宜哭泣及久視。
*由於懷孕過程中為了準備應付生產,身體會分泌鬆弛素,所以筋骨較鬆,因此復原期需盡量減少爬樓梯、彎腰、蹲、屈膝、盤坐等動作。運動須從深呼吸運動、胸部運動、抬頭運動、臀部運動等溫和訓練肌肉的運動,循序漸進,不可貪快。
*在這段時間也容易腰酸背痛,家中可多備些抱枕、靠墊,讓產婦在餵母奶時能利用枕頭支撐,以免餵完奶後腰酸背痛。
 
 
坐月子飲食原則
 
◎分三階段調養
在飲食方面,對應先前提到的「補」,因產後身體變化快,需要分成三階段漸漸加強補性。
*第一階段:自然產後第1〜6天(剖腹產後第1〜13天),因為產後初期常有虛熱表現以及傷口尚未復原,食物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雞湯、魚湯、排骨湯。
*第二階段:自然產後第7〜13天(剖腹產後第14〜21天),可適量食用酒的料理,但須稍增加料理加熱時間,以促進酒精揮發。也可以開始配吃一些麻油料理的食物。
*第三階段:自然產後第14天以後(剖腹產後第21天以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燒酒雞。但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夏季天氣悶熱多濕,所以不建議吃全酒料理,尤其夏天酒水比可抓在1比3到1比5即可。
 
◎均衡攝取,注意食物偏性
飲食的基本原則為均衡攝取全穀類食物、優質蛋白質、蔬菜類、水果、油脂,仍要注意食物的偏性。尤其在夏天要避免貪涼,以免損傷脾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適宜,恐加重上火情形。夏季涼性食物如絲瓜、番茄、綠豆可少量食用,但務必煮熟並搭配生薑等溫性食材以中和涼性。寒性食物如西瓜、苦瓜則仍應避免。
 
*屬性較平和的食物包括:
蔬菜類:紅蘿蔔、高麗菜、空心菜、茼蒿、菠菜、芹菜、紅菜、紅莧菜、地瓜葉。水果類:蘋果、芭樂、葡萄、木瓜、草莓、櫻桃、水蜜桃。
蛋白質:溫牛奶、雞肉、雞蛋、魚類、豬肚、豬肝、腰仔、紅蟳、牡蠣。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補過頭?
每個人的體質或多或少會有差異,所以在進補同時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補過頭了!補過頭有幾個徵象,必須知道:口乾舌燥、睡不著、多夢、身體燥熱、大汗出、便秘、惡露變臭。
 
 
產後藥補4階段
 
產後藥補方面也是要符合階段性原則,再配合體質和環境做調整。
1.第一步:促進宮縮,清除惡露
    代表方藥是生化湯,其基本組成有五味中藥:當歸、川芎、桃仁、炮黑薑、炙甘草,一般到中藥房買到的生化湯也以此為基礎,但各家又或多或少有劑量與增加藥味的不同。建議應請合格中醫師視產婦體質和需求來調配,例如有哺乳需求者,可增加促進乳汁分泌的中藥,如王不留行、通草、絲瓜絡、路路通等;有水腫狀況可加益母草。
2.第二步:養血化瘀兼補氣,促子宮內膜修護
    這個階段會增加溫和的補氣血藥物,如黨參、黃耆、杜仲、續斷、紅棗、枸杞。
3.第三步:調理腸胃功能
    可選用四神湯做基礎,將豬肚、豬小腸、排骨、粉腸(任選一種)加7〜8碗水,2碗酒,燉至軟後,再將藥材放入,一起燉至全熟。
4.第四步:補氣養血益腎,幫助子宮卵巢修護,預防腰酸掉髮,強壯筋骨
    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或是八珍湯做基礎,加入補肝腎藥物,如杜仲、續斷、補骨脂、何首烏、肉蓯蓉、枸杞等。通常在產後滿3星期開始服用。
 
 
夏季坐月子〜中醫師的建議
 
產婦因懷孕及生產過程耗傷身體,可利用坐月子時來調補,可分為食補及藥補,都須循序漸進,先以平和清淡為主,逐漸加強,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更須注意是否有「上火」(口乾舌燥、睡不著、多夢、身體燥熱、大汗出、便秘、惡露變臭),不宜吃全酒食物,藥補則建議由中醫師調配。生活起居則重在避免生病、過勞,因為有易於流汗的特點,須絕對避免受風寒;夏季時空調是必須的,以免汗出過多不利產婦身體復原。
 

 

嬰兒與母親 8月號 NO.430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謝淑鳳
輯╱張玉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D0E847707C4B3EAA

產後應該要特別注意尿失禁、頻尿、解尿不順、骨盆疼痛的症狀,它們代表了生產對骨盆的傷害尚未復原。應該要趕緊就醫,把握復原的黃金時間,在專業的醫師治療下,迅速恢復骨盆及泌尿的功能。

產後媽媽不可輕忽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生產對一位女性來說是性命交關的事,能夠母子均安已經是萬幸。俗話說,生得順酒肉香(喜宴),生不順四塊板(棺木),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談到「產後復原」,一向是冷門的話題。也因為以前農業社會的營養狀況不好,產後第一件是便是「大補元氣」。「吃」往往是最重要的事。舉凡食物、中藥、特別的密方、一堆湯湯水水的補品,佔滿了產婦的床邊。藥補食補不但是民間的習俗,也是正統醫學的焦點。
 
直到半世紀前,婦女泌尿暨骨盆重建醫學針對婦女生產傷害研究中發現,這些組織創傷會在日後遺留一些疾病的引子。而這些生產的創傷,會在坐月子期間出現一些特別的症狀,給媽媽們預先的警告,例如:
 
尿失禁症狀
「自從生完小孩後,只要一咳嗽或打喷涕就會漏小便。」這是很多媽媽都有的經驗。產後尿失禁的盛行率,粗估由6%至34.3%不等。咳嗽、打喷涕或提重物就會漏尿,就是俗稱的應力性尿失禁,也是生產傷害最經典的代表。應力性尿失禁的病理成因,大多被認為是尿道旁的筋膜或肌肉,因胎兒擠壓受傷,使尿道失去了正常閉鎖住膀胱內尿液的功能。於是當腹部壓力增大時,膀胱內的尿液就會漏出來造成尿失禁。這些肌肉、韌帶或神經組織受傷的復原大約是二個月;換句話說,坐完月子後尿失禁的現象會逐漸的消失。
 
一般而言,三個月內可恢復者仍被視為暫時性。一旦尿失禁的現象持續超過半年,或出現更嚴重的尿失禁,則代表泌尿生殖道局部組織的傷害沒有完全復原,甚至於引起或合併了其他種類的尿失禁。拖延越久的尿失禁,有相當高的比例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因此,媽媽們應該要提高警覺,不可把產後尿失禁視為理所當然。尤其坐完月子還持續存在的漏尿更要迅速就醫。
 
急尿、頻尿及解尿困難症
   很多產後的媽媽都有泌尿方面的困擾。醫師常常聽到諸如頻尿、急尿、解尿解不乾淨、解尿要用力解、尿流很慢等等的抱怨。生產的傷害不止於尿道周圍的肌肉韌帶而已。推送胎兒穿越媽媽骨盆時會對骨盆底部的「提肛肌」造成極大的擠壓傷害。隨著「婦女泌尿暨骨盆功能重建醫學」的發展,我們已經了解這一大片錯綜複雜的肌肉群在解尿功能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前述的產後小便問題大部分都和提肛肌的收縮異常有密切的關係。以前醫學研究還沒到位前,我們只能用「膀胱過動症」來解釋這些急尿、頻尿和解尿困難的症狀,是來自膀胱肌肉的不穩定或以「膀胱無力」來稱呼。
 
可是目前最新的研究已經發現,位於骨盆底部的提肛肌,和泌尿功能有極密切的關係。而懷孕及生產時對骨盆區的壓迫或拉扯的力量,就會造成提肛肌的傷害。我們關心那些運動員或奧運選手的肌肉拉傷時,卻少有人想到產後媽媽的身上也發生相同的事,甚至於更重的受傷呢!可是這些急尿、頻尿和解尿不順的症狀背後常蘊藏了尿道阻塞、膀胱無力收縮的危機,往往需要立即處理。
 
由於現行的產後住院天數只有三到五天,媽媽回家後必需隨時注意排尿狀況。雖然傳統習慣不在坐月子期間上醫院,但是出現持續數日的急尿、頻尿和解尿不順的症狀時應該趕快就醫。同樣地,拖延越久的泌尿問題會造成膀胱不可逆的傷害。
 
慢性骨盆及下背疼痛症
    傳統的觀念對於產後出現的慢性下腹痛、下背酸痛及下墜感,都以為月子期間受風寒或太早勞動的關係。這些骨盆肌肉受傷所造成的病症,除了不正常的泌尿病癥外,受傷肌肉引起的酸痛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如同一般肌肉扭傷、撕裂傷,若是創傷過大或是沒有儘快復原,這些受傷的肌肉會殘留收縮力較差或酸痛的後遺症。
 
由於這些受傷肌肉的分佈,從下腹的恥骨到臀部的尾骶骨,甚至牽連後背部的肌肉。因此這種酸疼痛的症狀,會發生在很多地方,例如:會陰、恥骨上方、外陰部、鼠蹊部、臀部及下背部。臨床上,產後的媽媽常會感覺下腹悶痛、下墜感、肛門口收縮痛、臀部連著腰帶部分疼痛。
 
因為這些受傷的肌肉位於骨盆深部,所以給媽媽们的感覺只是反反覆覆的悶痛,但卻摸不到痛點。就因為剛生產完,這些痛容易被認為是子宮收縮痛;也可能以為子宮發炎,但是怎麼吃抗生素就是不會好。甚至於很多產婦會以為是無痛分娩時,針打到脊椎骨或是坐月子沒做好筋骨受傷呢!假如肌肉受傷的酸痛一直沒有徹底治好,就可能轉變成「慢性骨盆疼痛症」。這時疼痛的頻率和嚴重度都會增加,尤其當勞累、粗重工作、熬夜、壓力大時就會發作。
 
結語
幾千年留傳的坐月子風俗習慣和觀念,已經代表著我們對生產傷害有了細緻的觀察,只是缺乏科學確認。因此我們只能依照相傳的經驗法則用「生過小孩就會這樣」來稱呼它或解釋它。隨著婦女泌尿暨骨盆功能重建醫學的發揚,婦女骨盆肌肉功能的奧秘逐漸被解開,也連帶著對生產傷害的後遺症更明白。
 
有了以上介紹的新觀念,現代的媽媽產後應該要特別注意這些尿失禁、頻尿、解尿不順、骨盆疼痛的症狀,它們代表了生產對骨盆的傷害尚未復原。應該要趕緊就醫,把握復原的黃金時間,在專業的醫師治療下,迅速恢復骨盆及泌尿的功能。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29

文/台北宏恩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金宏諺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n.yam.com/chinatimes/healthy/20120629/20120629587338.html

麻辣人妻小S喜迎第三個寶貝女兒,產後小S復原狀況極佳,隨即忙著《康熙來了》的主持工作。她表示,產後每一天認真吃月子餐,穿調整型內衣,並積極健身,讓身材曲線迅速恢復原來模樣。產後復出,媒體直呼,小S一點都不像剛生過小孩。

今年適逢龍年,為了迎接龍寶寶來到,許多孕媽咪產前戰戰兢兢,擔心胎兒健康,產後還要承受一連串身體不適,又深怕水腫,肚皮留下難看妊娠紋,下腹鬆弛,身材走樣再也回不去。此外,大量落髮也是讓許多孕媽咪怵目驚心的恐怖經驗。

大多數女性在懷孕末期,頭髮生長會變得特別旺盛,僅有少部份孕婦會有暫時性雄性禿。然而一旦生產結束後,落髮情形會突然加速,比懷孕前嚴重,速度快到二至三倍,一般產後一到五個月,頭髮就會開始大量掉落,然後持續數月之久,不過很少超過四個月,這就是讓孕媽咪聞之色變的「產後落髮症」。

明錦診所顧問林煥博醫師表示,孕婦會出現產後落髮情形,主要是由於生產前後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所導致。許多孕婦生產後常常在梳妝台或浴室中發現大量落髮,頭髮輕輕一梳就立刻脫落而感到莫名恐慌,懷疑自己身體健康出了大問題。其實,產後落髮是生理自然反應,不必過度憂慮,一段時間後頭髮都會自然長回。

然而,部份孕媽咪會發現,重新長出來的頭髮髮量似乎沒以前濃密,髮質也比過去來得細而脆弱,林煥博醫師認為,這是由於產後母體流失大量養分,頭皮毛囊失去充分滋養所造成。此外,國人有懷孕期間避免洗頭的習俗,有些懷孕婦女即使洗頭,也刻意讓洗頭間隔時間拉長,這都使得毛囊嚴重阻塞發炎,導致產後落髮情形更加惡化。

產後落髮既然無法避免,但怎麼做才能減少大量落髮,快速長回濃密秀髮?林煥博醫師建議孕媽咪,補充足夠營養素,充足睡眠恢復體力,慎選洗髮精,做好頭皮清潔工作,為毛囊打造理想的再生環境,就能讓頭髮恢復又黑又亮的光景。

在清潔方面,林煥博醫師建議,孕婦應該使用效果溫和的洗髮精適度清潔頭皮,降低毛囊炎發生的機會。另外,搭配潤髮乳局部塗抹受損頭髮,加強潤絲,使頭髮好梳理。洗髮後最好用毛巾拍乾,不要揉搓,可以減少頭髮損傷。再者,產後坐月子孕媽咪最好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多補充毛囊修復所需要的胺基酸,生物素,多吃豆奶製品及堅果,即能明顯改善掉髮困擾。

中時健康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15765/b#

文/陳宥任

「醫師,我坐月子期間都口乾舌燥,好不舒服喔!」「醫師,自從我每天吃麻油炒腰子後,大便已3天未解,且乳腺也常發炎」,天氣越來越熱,門診中常遇到許多坐月子的媽媽,因為身體煩燥不適就醫。

她們大多數是因為吃得過於燥熱,引起口乾舌燥、便秘痔瘡、睡眠品質不佳、容易生氣、煩燥等問題,開予清肝胃火的藥物調理,並且衛教後,症狀就獲得改善。

麻油料理用滴的一般觀念認為,產後身體比較虛,要吃麻油大補一下,血液循環差,要用米酒和食物同煮,加強血液循環,但是這樣的觀念正確嗎?麻油是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子榨取的脂肪油,未經烹煮時,性味是甘微涼的,經過烹煮後,性味就會變成燥熱,尤其是和食物同炒時(如麻油炒腰子)更是燥熱。

 

《本草綱目》提到「胡麻油,用以煎煉食物,尤能動火生痰;但生用之,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似乎寒耳。」

建議夏天坐月子時,若需要用到麻油,可以在煮好的食物中,直接滴入少量麻油,避免燥熱情況發生。另外講到米酒,酒有行血活血的作用,但酒也是一種「濕熱之品」,少量可行血,過量會傷身,我們位處南方,夏天天氣炎熱,身體的代謝循環本來就快,過度用米酒行血反而常會使血液循環太快,容易造成產後傷口發炎、充血,即使是米酒水,對於體質較燥熱的人也會造成上火的現象,建議煮月子餐時,不用3餐都要放米酒,一星期少量放一到兩次即可。

產後10天內別碰米酒

要注意的是,產後的7到10天不建議用米酒(如生化湯加米酒),容易造成傷口發炎,或是惡露排除過多(血崩)的危險。

◎建議坐月子中的媽媽們在吃補的過程中,若有以下症狀,就要先停止吃補,讓身體休息一下,避免上火造成身體的不適:

●感冒、發燒、鼻塞、咳嗽、咽喉痛時不可吃補。

●乳房覺紅腫或乳腺炎不可吃補。

●痔瘡發作或是嚴重便秘不可吃補。

●腹瀉、腸胃炎不可吃補。

每個人的體質寒熱不同,建議可以請教合格中醫師針對個人體質開立補藥,讓坐月子的過程更舒適,效果更好。

(作者為台南市慶恩中醫診所院長)

自由時報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6356

鄭凱云◎著

「我的媽啊,怎麼又是豬肝!昨天、前天、大前天和大大前天……不是才吃豬肝嗎?怎麼天天都是豬肝!剛生完孩子,就沒有別的食物可以吃了嗎?」

 

這是我生產完第一週,內心的吶喊和抱怨,雖然這香煎豬肝或藥膳豬肝,烹調得色香味俱全,但是再怎麼好吃的料理,叫人天天吃,也會讓人食慾盡失。

 

第二週,我抱怨的主角,從「豬肝」變成了「腰花」,因為神奇的是,從第二週的第一天開始,整整七天,都是腰子餐。

 

有了前兩週的經驗,我不禁好奇猜想,接下來的第三週、第四週又會是什麼坐月子餐呢?答案揭曉,這回不再是一個星期換一次,而是連續十四天主力補品都一模一樣,就是那赫赫有名的「麻油雞」。

 

「坐月內」產婦身體機能恢復的黃金時期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國外的產婦不用坐月子,但中國人非得坐月子不可?

俗話說:「產前補胎,產後顧月內」,也有人說:「坐好月子,健康一輩子」,為什麼坐好月子那麼重要?其實光想想懷胎十個月,母體孕育新生命的巨大變化,到流血、流汗、流淚把孩子生出來所耗費的精力,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女人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坐月內」,調養生息。

 

懷胎兩百八十天裡,小生命從一個胚胎小圓點開始成長,接著長出小手小腳,漸漸有了「人」形,再接著,指甲、毛髮以及各個器官陸續發育完成,偉大的媽媽為了供給逐漸成長的胎兒,子宮撐大、五臟六腑都被胎兒壓迫位移,而這些變化在懷胎兩百八十天中一步步慢慢出現,不過,這一切卻又在分娩過程的短短幾個小時中,瞬間出現劇變。

 

胎兒一出生,肚子空了,移位的內臟變得鬆垮垮,加上分娩時腹痛、腰酸,剖腹產的媽咪,更等於動了一個大手術,生完孩子,每個產婦都全身虛脫、皮膚筋骨鬆弛,因此長輩們常要求,遵循古法坐月子調養,因為這一個月,是讓產婦身體機能恢復的黃金時期,對產婦和嬰兒都非常重要,產婦除了要好好休息,其中膳食更是關鍵。

 

麻油、老薑、米酒,月子餐必備鐵三角

坐月子期間,讓我快速恢復體力的,正是老媽「愛心」和「營養」滿分的滴雞精。老媽得忍受廚房的悶與熱,以及繁複的手續作法:把一整隻雞放進爐子裡,用隔水蒸煮的方法,小火慢煮六到十個小時,讓一整隻雞的營養精華,一點一滴流下來,通常一隻雞只能滴出兩、三碗的分量。老媽知道我怕油膩,滴完的熱騰騰雞精,得先放涼,將最上面的那一層雞油撈起來,再分裝冰進冷凍室,最後再送到台北給我喝。每一碗滴雞精,都是老媽對我滿滿的愛。早上空腹喝進這滋養聖品,果然讓剖腹產的我,復原速度快,奶量也變多。

就類似滴雞精一樣,藥膳正是中國人的文化精華,古代伺侯皇帝的御醫,就有「藥食同源」的觀念,而坐月子期間,月子餐合作無間的鐵三角,麻油、老薑、米酒水,是食材,也是幫產婦溫補養身的藥材。

 

曾經引發我抱怨的「豬肝、腰花、麻油雞」,其實正是遵循古法的月子餐。

 

依產婦體質及醫師建議適量進補

剛生完孩子的第一週,是產婦排除惡露的黃金時期,中醫師認為,第一週不能吃太補,以免惡露排不乾淨,這時最好的食補就是豬肝,可以幫產婦補血,而且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 群都相當豐富。

 

第二週,腰花登場了,過去說吃什麼補什麼,腰花就是要預防產後腰酸背痛,中醫師認為,如果搭配杜仲一起烹調,更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好處。

第三週,惡露排盡,該是好好幫產婦補氣養血的時候了,這時麻油雞成了主角,據說能補益五臟六腑、養血健脾胃,而且雞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C、E 和礦物質,營養算是相當豐富。

儘管如此,老祖宗給的月子食譜,也不是金科玉律不能改變,每個人體質都不同,如果本身就是燥熱體質,又在炎炎夏日生產,那麼吃太多含有老薑、麻油的溫熱食材,恐怕只會火上加油,說不定還會因為太過燥熱,讓身體出現發炎反應,因此諮詢自己的中醫師,調整個人化的月子餐,才是最聰明的方式。

 

凱云報你知--產後需要馬上喝生化湯嗎?

在醫院休養期間,不宜喝生化湯。因為生化湯的作用,是在幫助排除惡露,但生產完,醫院都會給產婦三天左右的子宮收縮藥物,目的也在排除惡露,因此在這裡特別要提醒的是,在吃子宮收縮藥的這段時間,千萬不要喝生化湯,以免二者效果加乘,結果還沒補身,就先傷身,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蔬果挑平性或溫性的吃

坐月子期間,有人認為不能吃蔬菜水果,到底對不對?我並不認同,像我愛吃蔬果勝過肉品,要我十天、半個月不吃蔬果,還真受不了,而且都不吃蔬果,恐怕會讓腸胃蠕動不好,容易便秘的產婦,更加不順暢。

 

蔬果當然可以吃,只是要選擇平性或溫性的蔬菜來吃,像葡萄、柳丁、蘋果,或紅鳳菜、高麗菜、地瓜、香菇、胡蘿蔔、綠花椰菜等都是產婦的選項,如果還是擔心蔬菜太涼,加點薑和麻油一起烹煮就搞定了。

坐好月子,好命一輩子!但是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西方人一生完孩子,喝果汁、喝冰牛奶,甚至還吃冰淇淋,我們不但得坐月子,還得遵守許多禁忌?

 

或許就像我老爸說的,比較一下東西方女子就知道啦!一樣四、五十歲的婦女,東方女子看起來皮膚豐潤、風韻猶存,而西方女子皮膚乾黃,臉上也開始出現皺紋。因此就算覺得坐月子再麻煩,這代代相傳的習俗,還是一樣得一代、一代傳下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beta.babyhome.com.tw/info/child/grow-up/article/6320

文/群英產後護理之家

從寶寶在媽媽身體裡的第一天,直至呱呱落地,孕期中胎兒養分與氧氣的供應來源,都靠著臍帶來傳輸;臍帶是媽媽與寶寶之間的第一道聯繫。

 

新生兒娩出,靠著自己的感官開始接觸這個新奇世界之後,臍帶雖然失去了它傳遞養分與氧氣的作用,卻也在寶寶的身上留下了印記─肚臍,作為寶寶曾經與媽媽成 

為一體的烙印。在寶寶出生時,會留下一段臍帶的殘端,而這臍帶殘端並沒有這麼快脫落,也不能以蠻力強行拔除,以免造成寶寶的疼痛及傷口流血。

 

 

臍帶護理的方法

 

一般來說,臍帶殘端需要一到兩週的時間會自行脫落,護理方式為以乾淨的棉花棒沾取75%的酒精,環狀由臍帶根部、臍帶、周圍皮膚擦拭,之後再換另一頭或者是使 

用一隻新的棉花棒,沾取95%的酒精,以同樣的順序環狀擦拭寶寶的臍帶。在擦拭臍帶的同時,也一併同時觀察臍帶有無出血或是發臭流出分泌物的感染現象。75%的酒

精功用在於消毒;而95%酒精則是使臍帶乾燥。

 

 

那麼應該多常清潔臍帶呢?

 

每天幫寶寶洗完澡即可進行清理,另外除非醫師另外叮嚀,否則洗澡時,臍帶碰到水基本上是沒有關係的。洗完澡只需要稍微以毛巾拭乾,然後以上述的方式進行清

理,不需要另外塗抹藥膏或是乳液。臍帶脫落後,肚臍的傷口尚未完全癒合,也請謹記盡量保持臍部的乾燥。若擔心尿布摩擦到肚臍造成寶寶不舒服的話,可在更換尿布時,將尿布反摺一些下來,避開尿布與臍部摩擦。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300&f_SUB_ID=1398&f_ART_ID=388707

【聯合報/胡穎苓/台北市寧波中醫診所院長】

龍年,龍子、龍女出生後,坐月子是媽媽的重要課題,坐月子不見得要花大錢,但絕對需要幫手,幫小baby洗澡、蹲下擦地或爬上爬下拿東西,曬衣服等家事,需要老公或親朋好友幫忙。

傳統坐月子習俗很多,包括不能洗頭、不洗澡、不爬樓梯、不碰冷水、不看書、不可以哭、禁性行為、不可吹風、不可縫紉等。在現代人看來,並不完全適用,現代人坐月子以保暖、健康、衛生為原則。

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喝牛奶、豆漿,寒性蔬果盡量不要吃,生菜沙拉、冰水、冰甜點不要吃, 以免生冷食物讓瘀血淤滯子宮,惡露更多,拖更久。

牛奶是哺乳媽咪最好的食物,有些人怕喝牛奶,或聽信喝牛奶會骨質疏鬆,非常可惜。其實,牛奶是蛋白質吸收利用率最好的食物,又含鈣及B2。若怕胖,可喝脫脂牛奶,喝牛奶骨質疏鬆是少數人看法,不足為信。

產後14天內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多少都會有傷口,初期宜避免麻油、酒、人參,以免傷口癒合差,可吃魚湯、豬肝湯、雞湯。

產後7天可吃生化湯排惡露,7到14天吃四物湯補血。若要進補,產後14天後才可以開始,進補要視體質,氣虛補氣,血虛補血,脾虛補脾,至於是何體質,建議由中醫師看診,望聞問切得知。及哺乳都會攝取媽咪大量養份,生產過程亦耗血耗氣,產後適度進補,趁此機會好好調養體質,但也要注意是否補過頭,上火會口乾舌燥、眼屎多、多夢、便秘、咽喉痛。

坐月子時,宜注意個人衛生,要刷牙、洗頭、洗澡。坐月子時一直在吃,更要注意刷牙,刷牙一定要用牙刷、牙間刷或牙線,每天刷4次以上,三餐飯後及睡前。

洗頭,洗澡要注意保暖,備妥大毛巾、吹風機,在溫暖的浴室,臥房裡,一樣可以好好洗個頭、洗個澡,不過還是要洗快一些,以淋浴為主。

居家空氣要新鮮,有人為了怕小baby吹到風,將門窗關得緊緊的,但密閉空間久待,容易偏頭痛,要讓新鮮空氣進來,可以開房間門或開窗戶,用厚窗簾擋住,讓新鮮空氣進來而風不進來。

懷孕時骨盆撐大,骨盆與薦椎間韌帶變鬆,以容納胎兒。產後慢慢回復,但若一直爬上爬下,蹲下來又站起來,無法讓骨盆與薦椎間的韌帶好好回復。

生產耗血耗氣,應多休息靜養,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時。生產前後荷爾蒙變動劇烈,再加上照顧小baby,產婦可能心情低落,坐月子的媽咪要多跟朋友聊天,且請人分擔部分工作。

另外,產後使用束腹帶,可能對腹腰造成壓力,當咳嗽、搬重物、大便用力時,使腹壓增大,可能將子宮往下推移,日後造成子宮下垂、頻尿。束腹帶適用於剖腹產,傷口滲血,可用束腹帶壓迫一兩天。

想要產後瘦身,一定要自己做運動,尤其是醫院教的產後體操,可以減肥、縮小腹,還可以預防子宮下垂,便秘脹氣。

 

不適合進補的媽咪

●正在發燒

●乳腺炎

●皮膚極度過敏者

●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免疫疾病者

●甲狀腺亢進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509/KFKBED3OB558Y.shtml?c=detail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搶生龍寶寶,國內孕媽咪人口激增,一項最新調查就發現,懷孕婦女最關心的問題是產後如何瘦身?害怕產後身材回不去。婦產科醫師林正宗表示,產後有所謂半年的減重黃金期,過後想恢復窈窕身材就得更費力,而坐月子千萬別吃飽睡、睡飽吃,經驗顯示,產後親自餵母乳、不假手他人帶小孩,代謝好,瘦的特別快。

體重問題,一直叫懷孕婦女最頭痛,增加太少,怕寶寶不健康,增加太多,又擔心產後身材走樣,極端例子,林正宗就曾遇過孕婦在懷孕過程中,一口氣增加了40公斤,但寶寶、胎盤加羊水不過8公斤,換句話說,紮紮實實「胖」了32公斤,想減都減不掉。

生寶臍帶血銀行在全台北中南各地婦產科診所、醫所,透過專人面訪,針對1034名懷孕婦女進行的調查也發現,懷孕婦女在懷孕第一個月、第三個月、第六個月及懷孕最後一個月,每個時期關心的問題大不同。

在懷孕第一個月時,有84%孕媽咪最關心「產檢醫院、診所、醫師的選擇」;懷孕第三個月左右則有83%的人關心日常生活的飲食,到底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

進入懷孕後期,到了懷孕第六個月左右,高達73%孕媽咪關心寶寶健康相關資訊,以及是否該儲存臍帶血;到了懷孕最後一個月時,則是有72%的受訪者關心到底要選擇自然產,還是剖腹產。

但不管在那個懷孕階段,林正宗分析調查報告發現,幾乎所有孕婦都關心產後如何快速減重,他強調,增加12至15公斤最標準,且在懷孕5個月以後,每個月增加速度最好少於2公斤,但台灣孕婦大部分都做不到,多數超過20公斤。

林正宗建議,坐月子是減重能否成功的關鍵,應格嚴格控制飲食,少吃澱粉、重口味的食物,尤其不要把寶寶丟給保母、月子媽媽,經驗顯示,親自帶小孩的媽媽,比起大部分時間在睡覺、休息、吃東西的人,瘦的特別快。

餵母乳也有助恢復生產前的新陳代謝,林正宗形容,樂於當個「行動奶瓶」的媽媽,等於多了一張嘴來幫忙代謝,身體新陳代謝變的很好,要胖不容易;他也建議,產後運動不能少,自然產媽媽一個月後就可以踩飛輪、小跑步,而剖腹產媽媽3至6個月後也可以多做瑜伽、柔軟操。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n.yam.com/tlt/society/201204/20120422045176.html

〔自由時報記者蘇金鳳、蔡淑媛、林良哲/台中報導〕坐月子有沒有禁忌要遵守?婦產科醫生認為,隨著時代進步,現代產婦應可以較輕鬆方式坐月子,不一定要照古例。

台中市林新醫院婦產科主任陳財泉表示,產婦不能洗澡、洗頭,是為了避免遭受風寒,這個觀念沒錯,但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已有吹風機及暖氣等設備,只要洗澡及洗頭後立刻吹乾,並加以保暖,基本上並沒有受風寒的問題。

兩性專家黃瑞汝表示,兩性問題,很多原因在於溝通及生活習慣,這名產婦可能有產後憂鬱症,因為角色多重,會有恐懼感,夫家、娘家及朋友應多一點關懷。

而婆婆可能也因疼惜媳婦產後身體,才要求以傳統方式坐月子,但若溝通方式不對,讓人感受不到善意,愛就會變成負擔、包袱。

黃瑞汝建議民眾,時代在變,觀念要與時俱進,現今很多中央空調設施很好,吹冷氣對產婦身體並不會有後遺症,不必為坐月子觀念不同就離婚,讓孩子一出生就無法與父母在一起,這樣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4203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女性從孕期到產後、哺乳期的飲食,應如何避免蕁麻疹誘發?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主要應避免發物,以免加重皮膚發癢泛紅不適。此外,可以多補充櫻桃、葡萄等水果,或以少許的龍眼肉燉稀飯,加強「補血」的功能。

 

李思儀表示,對於已有過敏蕁麻疹問題的孕婦,應盡量減少蝦、蟹、白帶魚、土虱的食用,在水果上則是避開芒果、奇異果,一般食物則少食豬頭皮、芋頭、花生、香菇、香菜、胡椒、沙茶及辛辣刺激的食品。這些都屬於發物,較易加重原本就發癢泛紅不適的狀況。另外,可多補充櫻桃、葡萄等水果,或以少許的龍眼肉燉稀飯,加強補血效果。但容易長痤瘡產婦,就要適量的服用,以免加重痤瘡的狀況。

 

醫師指出,飲食影響嚴重程度,不是很嚴重的皮膚疾病,食用後往往會在當天或隔天出現局部的搔癢,停用後就會慢慢減退搔癢的情況,但是若是很嚴重的皮膚疾病,也許只是食用到少許發物,就會讓肌膚的搔癢情況加重到難以忍受,所以搔癢的程度輕重也因人而異,應自行注意飲食調配。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2668&f_ART_ID=381602

【文‧整理/郭盈秀】

生產過後,母體元氣耗損極大;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華人希望媽媽們在產後一個月,能好好地坐月子,補一補身子。產後的補品種類不少,其中的生化湯、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都是很常被運用在調養產後生理方面的補品。然而,和康中醫診所院長施建邦表示,補身體不但要先了解是否補對方劑,更要補對時間,才能收到真正的功效。

四物湯的內容&功效

四物湯,源自於宋代國家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藥方。施建邦中醫師說明,四物湯的基本組成為:當歸、地黃、白芍藥、川芎,主治一切的血虛及婦人月經病等症狀。

 

適合月經過後的調理

對於女性來說,一般會建議在月經過後再服用。施建邦中醫師進一步說明,通常有血虛、月經不調的女性患者,可於月經來潮結束後,以當歸三錢、地黃五錢、炒白芍三錢、川芎錢半,使用1,000毫升水,慢火燉熬至剩300毫升,再分兩次早晚溫服150毫升;另外,亦可加一隻雞腿或適量排骨入電鍋中燉服,增添口感和補充營養。

產後的調理建議

產後的補品相當多,但在四物湯之前,通常會需要先服用生化湯,因為要先幫助子宮收縮,協助排出惡露。施建邦中醫師表示,坐月子期間的媽咪,由於在產後的前10日需要增加泌乳及排出惡露,因此這時候以食用增乳或生化湯的方劑較適當。

月子中期‧再辨證調理

如果想要以四物湯補身,施建邦中醫師表示,媽咪可在坐月子中期之後,尋找婦科專精的中醫師,以此調理產後仍虛弱的身子。一般而言,根據每個媽咪此時的狀況,經中醫師辨證後,通常會以四物湯為主方,再加減對應的藥材,來為媽咪調養。

1 眼力衰退:可於原本的四物湯方劑中,加入枸杞子、蜜蒙花。

2 腰痛:針對腰痠不適者,可以加入杜仲、桑寄生。

3 乳汁不足:泌乳不順者,可添加漏蘆、通草。

4 水腫:代表體內水氣偏重,則可加入益母草、車前子幫助調整。

 

產後補足血氣最重要

施建邦中醫師舉例,金元時期的名醫朱丹溪曾說:「產後必以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證,以末治之。」指的是產後應以補氣血為主要方向,若有其他兼症,再根據辨證方式,加減藥材調理。他說明,補血是以四物湯為基本方,補氣則以四君子湯為基本方。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同樣源自宋代的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藥方。主要是由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等四味藥物所組成,能夠幫助治療氣虛,並具備健脾益氣的功效。

對產後的影響&幫助

基本上,只要能直接尋求專業的中醫師,根據不同體質、不同產後狀況等,開立合適的藥方以調理,每日服用一方,早晚都要服用,通常都能穩定度過坐月子期間。

施建邦中醫師表示,只要中醫師辨證正確,用藥確實,藥材優質,必可使媽咪產後的身體迅速恢復健康,甚至還能夠幫助改善很多原本產前的不良體質與宿疾。

 

依狀況略調整藥方

施建邦中醫師表示,不同體質、剖腹產的媽咪,各自調養的藥方略有增刪的不同。

1 體質虛寒:平常體質較為虛寒、血不足、手足易冰冷、月經後延或量少者,可加入補氣方,或增加補血藥材如黃耆、龍眼肉、玉竹、黃精等。

2 體質燥熱:平常體質燥熱、月經易提前、經色黑者,可把原藥方中的地黃改為生地、炒白芍改為赤芍,加入涼血補血藥材,如桑椹、黃芩、沙參、麥冬等。

3 剖腹產:如果是採取剖腹生產的媽咪,施建邦中醫師也建議,可酌量加入促使子宮修補及傷口迅速長好的藥材,如丹參、黃耆、白芨等。

購買四物湯藥方注意事項

四物湯是很普遍的藥方,常被女性拿來做為調養之用,因此許多人會直接到坊間的中藥房買藥包回來煎煮。然而,施建邦中醫師建議,最好直接請教婦科專業中醫師,經看診後開出的四物湯方劑,才是最對症下藥、最符合媽咪調養需求的藥方。施建邦中醫師表示,自行前往中藥房抓藥的風險可能有:

1 藥方合適否

沒有經專業中醫師診斷,能否給予精準的藥方有待商榷。

2 失去原藥方內容

名為四物藥包,實則還添加其他藥材,看來似乎豐富,其實早就失去原藥方的治療精神與功效。

3 藥材品質無法掌握

如生意較差的藥房,藥材使用頻率少,新鮮度令人存疑;嚴重者,有的可能還有偽藥的問題。

四物湯VS.子宮肌瘤增生

曾有報導指出,有子宮肌瘤女性吃了四物湯之後,反而出現血崩、經血不止的問題。針對此,施建邦中醫師表示,事實上,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原則,有是證、有是方。很多女性所喝的四物湯,甚至在產後所食用的生化湯,都是去住家社區附近中藥局購買,很多都加了一大堆非對證之藥材,且又沒有經過中醫師的診斷,加上藥材亦有可能品質不良,才會有意外發生。

施建邦中醫師認為,真正的四物湯是否會促使子宮肌瘤增生,仍應該再做更精細的臨床研究才能知道,不可因少數病例即否定之。

 

其他產後補血方劑參考

若產後媽咪的惡露尚未排盡、出血量偏多、或體質燥熱經診斷不宜用四物湯,是否還有其他的補氣血良方呢?

施建邦中醫師表示,養血方面,仍可以採用其他補血方劑,如聖愈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養心湯……來取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中醫所說「辨證論治,審證求方」,經由診斷後所開出的藥方,才能對產後媽咪的調養有幫助。

 

小產後的調養需求

一般所稱的流產或小產,在古代被稱為半產。由於同樣消耗到女性的氣血,亦需要如坐月子的調補;施建邦中醫師建議,可按全產坐月子期間用四物湯方式調理,所需時間約二十日至三十日,看個人身體情況,請專科中醫師診斷辨證以調養。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4CBDEDD43433AE0C

媽咪生產後,傷口加上子宮收縮,雙重疼痛總是痛到想掉淚!尤其剖腹產媽咪,產後更是痛到起身下床都有困難,這種痛只有經歷過的媽咪最清楚。其實產後疼痛可以在藥物的使用以及適當照護下,得到不錯的緩解。

產前要運動,產後用自控式止痛
子宮收縮可預防出血,幫助惡露排除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陳芊彣醫師表示,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媽咪都必須經歷傷口、子宮收縮引起的兩種疼痛。
 
產後子宮收縮的痛,就像是強烈經痛一樣,陳芊彣醫師強調,子宮一定要收縮才能避免出血,所以除非受不了,否則在可以忍受範圍內,都會希望媽咪盡量忍,而且會建議產後媽咪揉揉肚子,以促進子宮收縮,不管是自然的收縮或按摩幫助收縮,都會很痛。而且產後子宮收縮的痛,會一胎比一胎強烈,生第二、三胎子宮收縮的痛,更甚於第一胎,這種收縮的痛,大約3天後會緩和。
 
此外,哺餵母乳會刺激子宮收縮,所以也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媽咪要知道,餵母乳能促進子宮收縮,進而預防產後出血,也能讓惡露排得更乾淨,所以不要特別排斥。
 
剖腹產傷口最痛
自然產的傷口疼痛要比剖腹產輕微很多。自然產後會陰傷口的疼痛時間比較短,約持續1〜2天就能恢復,只需要一般的止痛藥,就能加以緩解。
 
剖腹產就比較麻煩,不僅手術傷口大,而且術中多少會造成組織的破壞,加上表皮對痛原本就比較敏感,所以比起自然產是更加疼痛,大約會持續3、4天。
 
剖腹產採自控式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少
剖腹產就和一般外科手術一樣,必須用到嗎啡成份的止痛藥才能減輕疼痛,因此,對於剖腹產媽咪,產後會建議使用自控式止痛,主要利用埋在硬脊膜外腔的管子,由產婦按壓讓止痛藥進入,以達到止痛效果,由於必須自費,大概要花數千元,所以也有產婦選擇健保給付的止痛藥,也就是採靜脈注射讓藥劑進到血管。
 
兩種止痛藥劑成份其實差不多,不過自控式止痛藉由導管能讓藥物直接進入硬脊膜外腔,距離神經系統較近,所以只要很少的劑量就能有止痛作用,對身體其他部分的影響較小。而靜脈注射是從血管進入,需要大劑量才會得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全身性副作用較顯著,例如:噁心、嘔吐,以及劑量高使得腸胃蠕動受影響。
 
自控式止痛,會有超量的問題嗎?
特別怕痛的媽咪採自控式止痛時,如果一痛就按,是否會有劑量過高問題?陳芊彣醫師表示,自控式止痛對藥劑劑量有設上限,媽咪如果痛起來狂按,只要超過安全劑量,機器就會空轉,不會有超量問題。
 
束腹帶可緩解疼痛
剖腹產媽咪也可以束上束腹帶來減輕疼痛。媽咪產後起身走動用到肚子力量時,若使用束腹帶,可將肚子束起來,讓肌肉一起分擔,比較不會動到受傷的組織,能讓疼痛減緩,此方式只需在起來活動時使用,躺著就可以解開,不需束一整天。
 
到底有多痛?要看個人對痛的感受度
有些媽咪一痛就叫苦連天,有些媽咪好像不太會痛,會有這樣的差別,主要在於每個人對痛的感受度是不同的。
 
住院期間要注意的問題
生產後還在醫院住院時,有一些異常疼痛或不適,應該請醫師檢查處理,例如少數自然產媽咪可能出現不易觀察的皮下血腫,主要在生產過程中,深處血管有破裂,從外觀很難察覺,時間一久會積在裡面,形成壓力,並壓迫到其他組織,媽咪會陰部會有腫、脹痛的感覺,而且一摸就痛得厲害,皮膚摸起來硬硬的,這時候就要擔心可能出血不止,必須立刻做進一步處理。
 
剖腹產媽咪產後可能出現腸絞痛,這是因為剖腹產採外科手術,所以手術後會建議禁食24小時,或等排氣後再進食,以降低腸絞痛的發生。萬一出現強烈腹痛,肚子一碰就很痛,必須懷疑是否有出血情形。
所以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媽咪只要有異常的疼痛,就要檢查是否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出院後,出現那些症狀要立即就醫?
出院回家後,媽咪出現哪些情況就要立即就醫?陳芊彣醫師表示,傷口癒合不佳,發生感染或引起發炎;疼痛一直未逐日緩解,而且傷口處糜爛,並且有紅腫熱痛感,這些都是出院後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媽咪,必須持續觀察的狀況,一旦發生應盡快回診,嚴重時就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產前養成運動習慣,好生又可早下床
怕痛越不敢動,恢復就越慢,多動可以讓產後身體恢復的更快,媽咪只要體力沒問題,生產後大約休息8小時,就可以起來活動。
 
其實產前就應該養成運動的習慣,保持好體力,能讓產程更順利,產後離床時間也可以提早。自然產媽咪產前可做點瑜珈或柔軟操,讓生產過程更順利,產後恢復更快;剖腹產媽咪一樣要訓練好體力,而且產後建議採自控式止痛,可以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副作用也較少。
 
結語
很多媽咪都怕痛,但是為了寶貝,還是咬著牙忍下來,媽咪真的很辛苦、很偉大,我們也希望藉由好的止痛方式以及照護,能幫助產後媽咪有效緩解疼痛,讓身體迅速恢復,當個快樂的媽咪。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22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陳芊彣
企劃編輯╱張玉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A39256B04A6FA014

歷經10月懷胎的辛苦,好不容易度過小貝比誕生時的煎熬,沒想到生產後的身子還要經歷一小段的不適感,常聽言道「產後痛」讓許多媽咪痛到受不了,究竟產後痛指的是什麼?可以透過哪些方法獲得舒緩?

Easy GO

不論是自然產抑或是剖腹產,產後難免出現不適的生理現象,「產後痛」便是其中一種在產後引起的狀況,尤其經產婦會比初產婦來得更為明顯。
 
什麼是「產後痛」?
許多生產完後的媽咪都會歷經「子宮收縮」所引起的疼痛問題,這就是俗稱的「產後痛」。振興醫院婦產科主任石光興表示,產後子宮出現正常的收縮現象(像抽筋般的疼痛),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子宮止血,讓惡露與子宮內殘餘的血塊加速排出體外,其意義表示產後媽咪身體復原的情形將會更好。
 
一般來說,初產婦對於產後痛的感覺較沒有經產婦(生產第二胎以上者)來得明顯,甚至不會感受到疼痛。對此,石光興主任說明,主要因為經產婦的產後子宮收縮是「間歇性」且用力地收縮,讓子宮復舊,身體得以復原,因此產後痛的感覺與頻率則會較明顯;但初產婦由於產後子宮肌肉收縮是「持續性」緩緩的收縮,相對來說,產後痛的感覺便不那麼明顯。
 
有趣的是,這也是為什麼生產第二胎的時間較第一胎來得快速,石光興主任說明,一方面源起於子宮頸曾經因為生產打開過,相對變得鬆軟;另一方面則與子宮收縮的情形互有關係,子宮收縮將越強也越用力,相對生產的時間將會減少。
 
不是所有的疼痛現象都是產後痛。
 
產後痛屬正常現象?
受到產後子宮收縮所引起的產後痛,幾乎是媽咪們生產後必經的正常生理現象與過程,但不是所有的疼痛現象都是產後痛喔!
 
石光興主任表示,產後痛常與其他產後伴隨的疼痛相互混淆,也容易被許多人誤解。其實子宮收縮的痛感可以被感觸,產後媽咪們可以試著感受痛感的來襲頻率是否一陣又一陣地出現,且一次性的發作時間不會過長。實際上,產後間歇性的子宮收縮會引起類似於要生產的痛楚,痛感出現的時間約一至兩分鐘,通常產後痛會持續二至三天,有些媽咪則會持續到一星期左右。
 
另一方面,由於子宮收縮會加強惡露的排除,若是產後子宮內留有太多的血塊或是胎盤組織,子宮也會努力地透過收縮加速上述物體的排出;多胞胎或是羊水過多的媽咪也會明顯感受到產後痛的症狀,但這些都是子宮正常的反應動作,能幫助媽咪的身體盡快復原。
 
反之,多數產後媽咪腹部出現的疼痛感,可能是受到月子飲食所導致的不舒服現象喔。石光興主任說明,以往在臨床上碰到主訴產後痛的媽咪,經檢查與觀察後,發現起因於月子期間的飲食所導致,這是因為坐月子的飲食通常過於油膩;或是媽咪們平常不常接觸的飲食內容,像是蛋白質含量過高也可能會讓媽咪出現脹氣的感覺。最後脹氣的痛與產後痛就會讓許多產後媽咪混淆不清,誤將脹氣視為產後痛的解釋,石光興主任叮嚀,因為腸胃問題伴隨的產後不適或是疼痛的症狀,則必須要從飲食上著手改善喔。
 
石光興主任進一步指出,有些醫師在產後開立軟便的藥物,輔助媽咪們順利排便,但有些媽咪在軟便藥物的刺激下,會出現傾瀉與腹部絞痛的感覺,也會誤以為產後痛的發生。
 
子宮收縮會加強惡露的排除。
 
子宮復舊
懷孕受到體內賀爾蒙分泌影響所致,讓子宮隨著胎兒的發育而逐漸擴大,子宮從懷孕前有如小梨子的形狀擴張到像是一個西瓜大,重量由大約60增至1000。生產後約需6周的時間慢慢讓子宮收縮到原先的狀態,這過程變稱之為復舊。
 
聰明分辨產後痛
聽起來產後痛似乎常與其他症狀互相重疊、甚至搞混,那究竟產後媽咪要如何聰明的分辨產後痛是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還是脹氣導致的腹部不適感呢?
 
石光興主任舉了個例子說明,產後媽咪可在親餵母乳的當下,意識腹部的疼痛或是收縮感便是產後痛,這是因為乳頭受到刺激後會引起腦部分泌催產素(一種使子宮收縮的賀爾蒙)。因此,各界鼓勵媽咪親餵母乳,除了讓寶寶獲取最棒的營養來源之外,同時也加速產後媽咪的惡露排除與身體復原。同時,產後痛也可以藉由按摩肚子,去輕輕感受腹部是否有明顯的收縮狀況,若在按摩肚子時,子宮會出現收縮或是疼痛的感覺,也可能是產後痛所引起。
 
「產後痛」在其醫學上有其賦予的解釋意義,便是子宮收縮帶來的生理現象。不過,因為經產婦出現產後痛,常讓有些媽咪明顯知覺到疼痛欲裂的感受,連帶影響生活起居時,通常婦產科醫師將會評估媽咪的身體狀況後,開立止痛藥以減緩產後痛帶來的疼痛感。
 
關於產後痛,石光興主任說明,女性在產後若出現輕微的產後痛,只要不會干擾到生活品質的運作,也不至於出現痛到無法入睡或休息的現象時,都是正常的產後生理過程。
 
最後,剖腹產也會有產後痛嗎?答案是肯定的。除此,剖腹產除了產後痛之外,還有另一個需要注意的疼痛問題便是傷口痛。石光興主任說明,有些媽咪會誤將傷口痛以為是子宮收縮的疼痛,兩者可是完全不同的狀況喔。慶幸的是,隨著醫療進步,有些媽咪會要求醫師在剖腹產上的傷口使用術後止痛藥物,同時減緩產後痛與傷口痛。
 
剖腹產也會有產後痛嗎?答案是肯定的。
 
其他產後疼痛
1腰酸背痛
懷孕期間大腹便便,容易因為姿勢不良、子宮擴大直接使得腰薦椎的曲度增加,懷孕賀爾蒙的改變也會使關節軟化、鬆弛。此外,石光興主任說明,產後腰酸背痛與餵奶姿勢有絕大的關係,主任建議媽咪們在親餵母乳時,必須保持正確的哺乳姿勢,讓後背保持平直並且貼緊椅子,應有個靠墊來支托,切勿彎腰駝背喔。
 
有些人認為,中年女性出現的腰痠背痛源自於月子沒坐好導致,對此,石光興主任認為,一旦人類步入中年後,因為年紀大的因素,難免會出現腰酸背痛的現象,這是經年累月累積所引起,或是現代人缺乏運動,姿勢不正確所導致。因此,身體無論在休息或是在工作、勞動時,就必須保持良好的姿勢,常保運動,以減少日後出現腰痠背痛的毛病。
 
2乳房疼痛
產後乳房疼痛最常發生在親餵母乳的媽咪身上。石光興主任鼓勵產後媽咪們透過親餵的方式哺乳,不僅會刺激奶水量,相對來多也不容易引起乳腺炎,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擁有正確含乳習慣的寶寶,從吸吮的動作中,的確會讓媽咪的乳汁分泌成為規律的循環規則。母奶珍貴的好處相信大家都已聽說,石光興主任進一步指出,母奶的成分可是會隨著小寶寶的需求做改變與調整,絕對不是一般奶粉可為之媲美的喔。
 
有效緩解乳腺不適
若是乳腺感覺到局部腫脹時可採用熱敷的方式讓排空容易,但若是整個乳房已經非常硬,再使用熱敷的方式將會使乳房受到刺激,反而需要透過冷敷。建議可以選擇讓高麗菜葉或濕毛巾冷敷的方式,讓乳房舒緩,若是乳房太硬時,乳汁會不容易排空,建議手擠掉部分乳汁讓乳房略軟後,再使用親餵或是集乳器的方式協助排空。
 
3痔瘡疼痛
石光興主任指出,懷孕期間容易出現便祕與痔瘡,尤其痔瘡的比例頗高,這是因為懷孕讓下肢循環不良,回流變差,爾後再受到生產用力,也會讓痔瘡的情形變得嚴重。石光興主任建議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多吃點纖維質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適當的補充水分補充充足,同時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習慣等,藉以改善便祕的情況,也得以減少痔瘡的情形發生。
 
產後出現的便秘狀況通常因為會產後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食物所引起,或是臥床太久沒有運動相對造成產後痔瘡的症狀加劇,加上產後外陰傷口疼動而不敢用力解便,相對造成痔瘡的情形日益嚴重。一般來說,通常痔瘡在生產完的一段時間後將會改善,但日後生活習慣一旦不好,痔瘡也容易復發,懷孕期間的痔瘡多以外痔的形式表現,主任建議適時塗點藥膏或是痔瘡用栓塞劑將會獲得良好的改善。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4會陰疼痛
石光興主任指出,有兩種情況會引起會陰疼痛,一是採陰道生產造成的傷口痛,如果會陰有裂傷或採用手術切開術,疼痛會更嚴重。舒緩疼痛的方式建議在產後滿24小時後開始泡泡溫熱水,讓循環變好;若是傷口縫線較緊,泡泡溫熱水也會讓線慢慢化開,如果會陰傷口的線頭一個星期還沒有鬆開脫落,可以請醫師將線頭拆除,也會緩解傷口疼痛。此外,石光興主任說明,剖腹產儘管不會出現會陰疼痛,但會有傷口疼痛的問題。
 
5恥骨聯合疼痛
有些孕媽咪在懷孕中後期由於受到弛緩素和黃體素(兩種荷爾蒙)的作用,會幫助韌帶鬆弛,使得骨盆變大,同時有助於分娩,但也可能會讓恥骨分離,反映在有些產前或是產後媽咪的身體上,出現恥骨聯合疼痛。
 
石光興主任表示,除了恥骨聯合外,大骨尾椎或是背部脊椎也會讓有些媽咪經歷一段時間的疼痛,嚴重時會影響走路,必需使用止痛藥或是復健幫助復原。主任鼓勵媽咪們多吃富含膠質的食物,像是雞爪、蹄筋,充滿黏液性的食物如山藥等,富含鈣質、膠質與膠原蛋白的食物,補充鈣質得以讓肌肉稍為獲得鬆弛。
 
小知識!恥骨聯合
骨盆是一個圓形的骨頭,恥骨聯合的位置就在於人體中線,左右兩塊恥骨前支的交會點。恥骨為兩片骨頭,中間有空隙靠韌帶構成的纖維軟骨性的組織相互連接,此位置便是恥骨聯合。
 

媽咪寶貝 11月號 NO.137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振興醫院婦產科主任石光興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5580

生產對許多婦女而言,一方面潛藏不少生育過程的風險,另一方面卻也是調理體質的最佳時機,因此老一輩的人總提醒年輕的產婦,坐月子千萬要小心。

傳統中醫認為,生產對產婦是一種氣血損傷,故有「產後多虛症」的說法,相形之下,產後調理非常重要。尤其現代女性通常晚婚,連帶較晚生兒育女,高齡產婦在產後需要更多時間恢復,否則身體機能容易早衰。
 
不過,許多人常以為坐月子就是喝生化湯、吃麻油雞酒補身,但究竟要怎麼吃、什麼時候吃、吃多久,都不清楚,老阿嬤時代的經驗,難免以訛傳訛,更何況現代人的營養狀態比以前好,體質又不一樣,坐月子的方式也應有所調整。
 
例如:老一輩的人認為,甫生產完不能沐浴、洗頭髮。炎熱季節如果坐月子期間都嚴禁洗澡、洗頭髮,反而極不舒適,其實只要注意保暖,並在洗後迅速擦乾身體即可,仍可以正常進行清潔動作。
 
有的公公婆婆看到媳婦生產非常辛苦,因而產後立刻以麻油雞進補,但麻油雞裏的麻油會加速子宮過度收縮會促進血液循環,不論剖腹產或自然,吃雞酒反而易引起發炎反應,建議最好等一兩周傷口復原之後再食用。
 
產後一至兩周,產婦所吃的食物以營養、易消化即可,不宜過於油膩,這時如雞湯、魚湯、排骨湯或杜仲腰仔湯,都是不錯的選擇。等到傷口復原,再食用麻油豬肝、麻油腰仔等佐麻油之補品。
 
不少老一輩會提醒產婦,坐月子期間忌受風寒,否則會得風濕、腰痠背痛。由於婦女從懷孕、肚子變大到生產,內臟器官受到很大衝擊,加上十月懷胎過程中胎兒重量增加孕婦脊椎的壓力,以及骨盆腔的擴張收縮,讓產婦需要長時間的休息。
 
有些婦女本身想哺乳,乳汁卻又不足,花生燉豬腳是不錯的發乳良品,另可多吃含水分多的湯、粥、羹類,而富含高蛋白的蝦肉、海鮮,也可幫助乳汁分泌。
 
飲食上盡量避免寒涼生冷的食物,例如西瓜、絲瓜、冬瓜、白蘿蔔,盡量清淡,酸味食物也不建議食用。若傷口有紅腫熱痛,請暫時禁吃麻油或含有酒精成分烹煮的食物。
 
文/群英產後護理之家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12546/b#

婦女經過分娩後消耗相當多的體力,產後需透過飲食幫助子宮恢復,而國內醫師建議,女性在產後1週內應嚴格禁止吃生冷食物,包括西瓜、梨子、番茄、橘子等寒性水果都得盡量避免,以助「惡露」順利排出體外。

日前北市一間坐月子中心陸續傳出產婦上吐下瀉,業者卻回應是產婦自行吃了生冷食物,才導致問題的發生。而在孩子呱呱落地後,產婦的身體經過分娩變得虛弱,因此產後一星期絕對禁止吃生冷與刺激性食物,以幫助「惡露」順利地排出體外。

嚴忌的食物包括生冷食物(西瓜、柚子、冬瓜、大白菜、絲瓜等)、油炸、烤、辣等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咖哩、沙茶醬等),以及酸性等食物,以避免「惡露」無法順利排出。

可多吃的食物,有紅蘿蔔、空心菜、高麗菜、木瓜、蘋果、水蜜桃、葡萄、溫牛奶、雞蛋、雞肉、豬肝等。而待「惡露」完全排掉後,產婦即可開始喝生化湯、中將湯、麻油雞等補品。

「惡露」是產後於子宮內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等混成的分泌物,通常會在2至3週左右流乾淨。

至於小產的恢復過程與注意事項,與正常生產的婦女大致相同,而孕期的週數愈大,需要坐小月的時間愈長。


◎優活健康網  編輯中心報導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BC8EE2A64F7B1BE2

對於女性,生產可是一件人生大事。辛苦的懷胎十月挺著大肚子,直到寶寶出生的那一刻才卸下腹上重擔,但是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的婦女們仍需要面對身體上許多可能出現的不適,小則腰痠貧血、大至傷口發炎感染。我們整理出了9種產後常見的不適症狀,新手媽咪千萬要對產後的好發病症和護理方式多加了解,照顧寶寶的同時也要呵護自己!
媽咪不痛!
 1 乳房不適 乳腺管阻塞及乳腺炎
這是產後婦女最常發生的不適症狀之一。產後泌乳激素上升,女性乳房自然大量分泌出乳汁,有的寶寶吸吮乳頭位置不正確,會造成媽咪感覺牽扯疼痛,有的媽咪乳腺不暢通或泌乳量不足,也可能造成乳房的不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俐嘉表示,中醫治療乳腺阻塞的方式很多,較簡單的作法是在乳房有硬塊處和背部與乳房相對應的位置——天宗穴和膏肓穴拔罐5分鐘,取罐後同樣在前胸與後背用活血通氣的中藥薰蒸各15分鐘,結束後媽咪就會發覺哺乳比較順暢喔!如果手邊沒有中藥,也可以做單純的蒸汽浴,甚至有些媽媽一邊薰蒸,乳汁就一邊汨汨而出了。
其實多做中藥的薰蒸,不但能使乳汁較充沛,乳房容易排空,也可以降低未來乳房產生腫塊或是纖維囊腫的機會,又有助於哺乳後的乳房不致鬆垂變形。如果乳汁鬱積太久,甚至在停餵母乳一段時間後乳房仍有硬塊者,建議同時配合針灸及中藥薰蒸,消除硬塊效果較佳。
哺乳後,有的媽咪會因為乳腺收縮而感覺後背至乳房有放射狀的疼痛,這時可嘗試用熱敷緩解不適,林醫師建議熱敷要帶點水氣,效果會較乾式熱敷更佳。如果要服用中藥,乳腺不通或是有硬塊的情況下請選擇疏肝理氣的藥方,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避免吃得油膩導致乳汁太濃稠反而不易排出;若是乳房沒有全乳脹且乳汁分泌不足,則需要服用補氣血的藥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婦產科主任朱繼璋告訴我們,哺餵母乳有簡單原則可以遵循喔!第一個姿勢要正確,肌肉不適的問題就可以減少;第二個要常常擠乳讓乳腺保持暢通,如果新手媽咪不懂訣竅也可以使用電動吸乳器輔助;此外就是要搭配熱敷按摩,乳房不適的可能性就大為降低了。若得到乳腺炎可得趕快治療,嚴重的話乳房發炎蓄膿可是會十分紅腫疼痛,到時就必須施以手術清理患部。如果除了乳房不適外還出現發燒頭痛的癥狀,身體可能已經有某個部位發炎了,若是乳腺發炎將乳汁排空後會舒服些,但若是產後傷口發炎可能就得視情況請醫師幫妳對症下藥做治療喔!

 

 乳房問題?妳吃對了嗎?
針對氣血不足的問題,媽媽可以服用《傅青主女科》中的「通乳丹」,這是以人參、黃耆、桔梗、豬蹄為主的湯劑,服下後乳汁分泌旺盛!另外針對乳房有硬塊的困擾,媽咪可以服用疏肝理氣的「通肝生乳湯」,組成是白芍15克、當歸15克、白朮15克、熟地0.9克、甘草0.9克、麥冬15克、通草3克、柴胡3克、遠志3克,但一般媽咪兩種問題可能都有,所以上午可服用補氣血的湯劑,下午則補充疏肝理氣的藥方調理身體。
 乳汁分泌不順?試試中藥薰蒸吧!
中醫的藥草薰蒸亦是十分有效,不過以下的配方是拿來外用而非內服喔!常用來做乳房薰蒸的中藥:當歸尾、紅花、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乳香、沒藥、細辛、薑黃、桂枝、艾葉、五加皮。

 

 2 腰酸背痛
女性在孕期因為腹部、背部、腰部都承受了很大的重量,而且生產時又長時間的緊繃用力,或是媽咪哺餵母乳的姿勢不正確,這些都是導致產婦肌肉痠痛的主因。朱繼璋主任說,產後腰酸背痛好比是運動傷害,輕度可以熱敷、服用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但如果太嚴重比方說恥骨聯合過度分離,可能就需要接受復健治療。林俐嘉醫師建議,哺乳時雙手應該要能活動自如,好比說使用長型或月亮抱枕墊在寶寶身體下,雙手便不必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另外眼睛也無須一直盯著寶寶,注意這幾點可以避免脖子和肩頸痠痛的問題。若有痠痛問題可以試試補氣的藥方,因為在中醫的觀點脾主四肢,像腸胃不好的人四肢都較瘦弱,所以氣虛者就容易有痠痛問題喔!

 

 呼吸功法123,舒緩疼痛好簡單!
林俐嘉醫師提供我們一個簡易的呼吸功法,其步驟如下:
步驟一:站立著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右手握拳左手自然垂下。
步驟二:緩緩做深呼吸,空氣由鼻子吸入由嘴巴吐出,持續這個動作36下。
步驟三:36下結束後可以感覺到右手微微發熱,然後把手心貼在身體痠痛處,比方說腰部痠痛的部位、下腹部如子宮、膀胱等等。
呼吸功法進階一點還可以加入冥想,想像空氣由鼻子進入肺部,胸中好似有一股山嵐之霧氣彌漫,再緩慢的由肩胛骨排出,藉由這個動作可以調整氣息,也讓媽咪們放鬆一下心情!

 

 3貧血頭暈
女性在孕期本來就缺鐵,生產時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又或多或少流失一些血液,所以易發生貧血頭暈的情況。朱繼璋主任說,倘若在生產過程中失血量過大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時當然會直接以輸血的方式補充血液,但一般情形醫師建議讓產婦補充鐵劑,並鼓勵她多食用含鐵量高的食物,如牛肉、葡萄等。產後頭暈的狀況也常是姿勢引發的,建議有這個問題的婦女在改變姿勢時動作要輕緩,頭暈的狀況自然也會減少許多。
如果遇上貧血問題,在中醫的概念中服用補血藥的同時也一定會搭配補氣的配方,我們常聽到的八珍湯就是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再加上補氣功效的四君子湯組合而成的,林俐嘉醫師強調一個概念,必須先活血化瘀再行補血補氣,產後服用生化湯好比是在除舊清理身體中的淤泥,八珍湯補血補氣則是補充血液做佈新的動作,另外可再多吃一點富有含鐵質的食品,調理順序可別弄錯了!
 4體虛畏寒
生產時耗費了太多體力,產後又有傷口等待復原,如果覺得身體發冷或許是發燒引起的症狀,發燒又牽涉到前面所說的感染問題,最常見的還是傷口感染,但也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甚至是乳房感染,發現產婦有發燒現象醫師會培養細菌確認病因再做治療。感染時免疫系統會發動大軍抵禦外來的細菌,所以身體特別虛弱不適,基本上感到體虛畏寒多是感染問題導致,媽咪們可要多加留意身體狀況!
關於體虛畏寒這點,中醫理論中有「產後風」的觀念,由於生產時氣血流失,毛細孔也全打開了大汗淋漓,女性此時正氣虛弱,身體抵抗力較不足,所以特別容易感染風邪;另外生產時女性分泌鬆弛素以打開產道,同時間人體全身上下的關節也都比較鬆弛,所以在坐月子復原期間可要特別注意保暖,頭部、手腳也要注意避風,否則日後易有頭痛、關節疼痛的問題。
 5惡露異常
惡露有分幾個階段:剛生產完惡露呈鮮紅色,之後惡露會轉為咖啡色,再過一陣子會變為白色,這時惡露就已經接近完全排除。惡露異常一般來說是出現大塊的血塊且有異味,這種情況可能已經產生感染問題,感染原因通常是子宮收縮不良、胎兒娩出後仍有組織殘留於體內,這時就會請媽咪做個腹部超音波檢查找出原因,然後將有異味的惡露送去檢驗,後續視病情再做診治。
一般來說,如果想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哺餵母乳也是一個好方法。通常較會有惡露問題的是自然產產婦,剖腹產的產婦惡露較少,因為在生產過程裡醫師已將腹內血塊清岀,但因為腹部留下一條不小的傷疤,所以較有子宮感染的問題。林俐嘉醫師建議產後可以喝點生化湯,剖腹產媽咪喝3~5天,自然產媽咪喝7~10天,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惡露排除,對女性的子宮復原很有幫助。
 6排便困難
產後在會陰或腹部會有傷口,有的媽媽怕痛所以不敢用力解便,剖腹產除了傷口痛還牽涉到開刀禁食,所以更可能有排便困難的困擾。臺灣人常有坐月子期間要大補特補的觀念,吃進過多高蛋白質食物相對也會造成排便不順,針對便秘症狀朱繼璋主任建議媽媽們還是多吃些纖維質高的蔬果,不必全吃燉補的魚類和肉類,然後水份攝取充足外加適度的運動,便秘狀況自然減輕。如果真的仍舊嚴重便秘,醫師會開些軟便藥劑給媽媽服用,除非以前就有痔瘡問題不然毋須特別擔心。

 

 妳知道嗎?
如果媽媽本身有痔瘡問題,便秘可能會加重痔瘡的嚴重性,林俐嘉醫師提供了一個良方,中醫有具涼血止血功效的「槐花散」可以治療痔瘡,但由於槐花散的藥性屬於涼性,本身體質寒涼者,還是經由中醫師根據您的體質處方用藥比較恰當。

 

 7腹部疼痛 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炎
腹部疼痛的問題較多,常見的第一個原因是收縮痛,女性在孕期子宮被撐大有百倍之多,生產後要強力收縮回復原本的大小所以會疼痛,但是子宮收縮一陣子便會放鬆,基本上多加熱敷和服用一點藥物症狀會減輕舒坦些。
子宮收縮能力好壞關係到產後的惡露能否排除乾淨,中醫則以活血化瘀為第一個步驟,可服用生化湯幫助子宮收縮排除血塊。惡露處理完後再針對個人體質給予氣血雙補、健脾利濕或是疏肝理氣的方子。
產後約一個月左右,子宮才會下降回到原本在骨盆腔中的位置,為了促進子宮收縮並復原,林俐嘉醫師建議可以平躺在床上,嘗試以肚臍眼為中心順時鐘稍加用力按摩腹部,如果會感到下腹部痠痠的、或是摸到像小皮球一樣硬硬的東西,這代表妳已經按壓到了子宮喔!按摩的同時也能促進腸胃蠕動,一舉兩得!
如果患上子宮內膜炎就比較令人擔心了,朱繼璋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發炎的現象就是惡露異味、身體虛弱伴隨發燒、子宮觸診會感到疼痛,出現上述病徵很可能就有這個問題喔!
提到子宮問題,最嚴重的當屬子宮收縮無力,子宮收縮無力會導致大量出血,這時醫師會給予產婦一些幫助子宮收縮的藥物,但若仍未緩解失血不止的症狀會採取緊急輸血措施,在最嚴重的狀況下會施行緊急手術將子宮摘除以保住媽媽的性命。
 8產後傷口疼痛感染
女性產後都會有傷口,若是剖腹產會有10公分以上的傷痕位於下腹部,自然產則有約五公分的傷痕在會陰上。自然產的感染問題較小,因為傷口不大且會陰部位癒合能力特別好,但如果生產過程不順利例如胎兒過大,也有可能產生嚴重的裂傷,傷口呈不規則的撕裂狀從會陰直接裂到肛門,感染機率也較大。
剖腹產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按預定計畫剖腹產,另一種則是非預定計畫剖腹產,譬如說在生產中發生緊急狀況才決定要改為剖腹產,這兩種情形相對而言,後者的感染機率較前者高出許多。
針對產後傷口問題,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幫妳的傷口做清理換藥的動作,準媽咪請不必過度擔心。在後續的護理上,朱繼璋主任表示應讓傷部保持乾燥通風,癒合速度也會較快,自然產雖然會陰部份會有些血腫、脹痛,但不至於影響行動,剖腹產則因為傷口較大必須臥床6~8個小時,約在12~24個小時以後可以下床走動。

 

 會陰裂傷程度怎麼區分?
簡單來說,會陰部位的感染問題跟傷口大小、深淺、部位有絕對的關係,會陰裂傷依輕重等級分為四個程度,第一度裂傷只有一至兩公分左右淺層小傷口;第二度裂傷較第一度裂傷嚴重,已傷到肌肉組織但並未損及括約肌;若是第三度裂傷已經傷及括約肌;最嚴重的第四度裂傷則是撕裂至肛門和直腸,傷口呈不規則狀較難癒合,感染的機會也相對增加。
有的媽咪會對要不要施行會陰切開術存有疑慮,但在生產時施以此手術一方面傷口小且平整縫合容易,另一方面不會因產生嚴重撕裂傷而有感染問題。

 

 9產後憂鬱
 時至今日,產後憂鬱症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疾病,生養貝比本來是一件令人雀躍的事,但媽咪情緒迴盪到低谷讓一切的喜悅都變了調。產後媽咪的賀爾蒙發生變化,心理狀態也因為寶寶的出現而有重大改變,有的媽咪本身家庭給予的支持不足,在產後一面忍受著身體不適另一面手足無措的照顧寶寶,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產後憂鬱症該向誰求助呢?其實產後憂鬱有個評量表,可以先試著評估篩檢出有無憂鬱症傾向,再到精神科接受醫師正確的治療。
 媽咪不要痛 專家教妳怎麼做
產後不適的問題可能讓妳在坐月子期間生活品質下降,是各位媽咪們千萬不可以輕忽的問題!針對調理身體的藥方林俐嘉醫師建議,雖然一般產後較少使用寒涼的藥方調理身體,但現代人大多營養充足也不盡然全要使用溫熱性質的藥方補身喔!藥材從「單方」的角度去看各有其功效,但數種「單方」組成的「複方」又能治療不同的病症,所以中藥藥方還是最適合量身訂做,如果有產後有不適的疑問,千萬別一味亂吃不一定合適於妳的藥方,還是讓醫師替妳對症下藥吧!
此外朱繼璋主任也表示,現代的生育率比以前下降許多,所以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對產婦的比例相對也較以前充足,而且現今醫學越來越發達,產後嚴重的併發症比較少見,產後不要害怕下床走動,越擔心疼痛,越會感到疼痛加劇喔!如果可以,請試試做些輕鬆的復健運動,讓身體復原速度加快!
媽咪寶貝 1月號 NO.127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俐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婦產科主任朱繼璋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80B78F9FBA4B3E2B

10月懷胎,生產僅在一朝。產婦面對身體大量氣力虛耗的同時,此時還要哺餵母乳,除了坐月子期間的營養攝取外,如何修復身體、增加乳汁的分泌也都需要靠正確的食補與藥湯來做對月子。本期特地邀請中醫師與營養師來解答,提供正確的坐月子觀念。 代謝修補沒煩惱 俗話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坐月子對於女性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ㄧ件事。坐月子俗稱的「月內」,主要是希望媽咪的身心能夠享有充分地休息與康復,進一步促進乳汁的分泌達到餵哺孩子的目的。因此在飲食上也會特別針對不同體質的媽咪做不同的食補與藥補的調理,藉以代謝、修復媽咪的氣血與滋補身體的營養。  產後休息的重要性 振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指出隨著女性懷胎十月,體重增加,整體的新陳代謝與需求都會使孕媽咪的負荷增加。在生產期間(從子宮開始收縮算起到嬰兒出生),整個產程對初產婦(初次生產)來說至少要歷經32小時,經產婦(生過小孩)也有23小時,於是生產過程對女性的身心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負荷,會造成氣血不足、氣力耗盡,因此產後的休息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產婦的情緒起伏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在中醫學中所謂的肝鬱,還包括自律神經的部分,所以產婦謹記要好好維持情緒的平和,不要過於緊張。而產後憂鬱通常是因為荷爾蒙的瞬間改變,造成情緒波動過大,建議家人一定要多加關心與陪伴。許毓芬醫師提到坐月子是要預防及消除產後不適,通常因為孕期腰部肌肉的負荷增加,加上分娩時的用力、出血與出汗所造成的「陰氣虧虛、元氣耗損、百脈空虛」等現象,此時身體容易遭受外邪入侵,常見貧血、身痛、腹痛便秘等不適的狀況,一般而言坐月子至少需要六週的時間,但仍需要視產後女性的不同體質與復原快慢而定。  產後注意4要點 因為產後女性的體質多屬於「氣」、「血」、「津液」不足,容易受外邪而造成寒凝血瘀,即中醫所謂的「虛寒瘀症」,因此許毓芬醫師提供女性朋友們在坐月子期間要特別注意以下四點:  1注重保暖、避免著涼 同時要避免過於溫暖引起出汗過多,不宜使用冷水淋浴,以免出現關節痠痛的症狀。  2多休息、睡眠足 不宜過度勞累,以免惡露延長或引起子宮下垂、陰道下脫。但也要適度活動,使氣血通暢、促進身體復原,產後8天內禁房事,利於子宮恢復即避免感染。  3做好外陰清潔 防止因為惡露排出時所受到的感染。  4增加營養 多食用蛋白質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而食物不宜過於肥(油)膩,過寒或過熱也不宜。  掌握4原則 代謝修補沒煩惱 許毓芬醫師說明坐月子有關食補或藥補的任務,簡單說來整個過程都在「調補氣血」,在中醫上來說會有階段性的用藥,但是每一個原則都是依循產後媽咪身體的狀況做藥補的調整,唯一要注意的是媽咪選擇哺乳或是不哺乳在食補的選擇上會特別注意含有發乳類的營養成分。食物的攝取上,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蘇素滿表示飲食攝取要均衡,此時的女性因為處於高代謝期,需要高熱量、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水分飲用要足夠,並依照不同體質與產後不同的狀況作調整與控管。譬如在傷口修復期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促進身體的組織再造與乳汁分泌,哺乳期間可以多增加發乳類的食物補充營養。剖婦產的女性因為傷口復原需要時間,因此建議產後1-3天的食物中避免酒精的添加。 抽言:老薑與嫩薑大不同,如何放才正確?  營養充足的月子餐 蘇素滿醫師指出坐月子期間一定要營養充足,當熱量攝取足夠之後,奶水就會充足,營養師進一步提供坐月子期間營養的攝取需要注意以下重點: 1主食類約3-4晚五穀根莖類的食物(建議未加工的穀類,纖維量才足夠)。 2肉魚豆蛋奶約,牛奶一天約2杯。 3蔬菜3碗、水果2份。 4水分建議3000c.c.(特別是有哺乳的媽咪) 一、清除惡露 許毓芬醫師提到坐月子期間首先會使用一些藥膳協助女性將惡露排出,所以會給予活血去瘀的藥物,以生化湯和麻油雞最為常見。另外產後婦女也會出現氣血不足,同時要注意不同的復原狀況予以調補氣血。通常中藥會給予較為緩和性質的藥補來增加活血也一併補血,如丹蔘、當歸、川芎等。 1生化湯:自然產婦通常產後第一天開始服用,如果過度活血恐會影響氣血不足,剖婦產視出院後惡露有無排除乾淨再來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生化湯。如果惡露已經排淨仍想要繼續服用生化湯,醫師建議將桃仁去掉。惡露中若血塊多,可添加肉桂補足偏寒的體質;惡露稀少則加蒲黃、五靈脂。子宮收縮差則加益母草等。 2麻油雞:麻油、酒與老薑都會幫助子宮收縮,雞肉是補充蛋白質的來源。酒可以將某些藥材的成分萃取而出,烹調產後藥膳使用老薑而非嫩薑,老薑性屬溫熱。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婦本身體質燥熱可以用苦茶油來替代麻油;有肝病者,以米酒水(酒精成分已去掉)代替全酒燉煮。  生化湯要服用一個月? 許毓芬醫師指出生化湯要服用一個月是很嚴重的觀念錯誤!生化湯的目的主要協助惡露的排出,去淤同時補血及溫通經絡的效果,通常是自然產後第一天或是隔三天即可服用。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現代女性生產多在醫療院所,有時已投以「子宮收縮劑」,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延後或減少生化湯的服用。一般服用五至七帖,剖腹產建議產後第七天後服用三、四帖,多服用生化湯往往會造成惡露排除時間延長或大量出血最後導致貧血,絕對小心與注意!  二、促進乳汁 一般而言胎兒分娩後,產婦即進入哺乳期,蘇素滿營養師說明若有哺乳的媽咪在月子期間的熱量需求會較一般女性多出300-500大卡,著重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的攝取,此時營養來源正確且充足也有助於嬰兒營養的獲得。時間歷程約半年,直到斷奶才維持正常熱量的攝取。未哺乳的媽咪,蘇素滿營養師建議在產後3天到一星期間因為身體虛弱,一方面也是因為產後高代謝期,所以營養的攝取熱量也要比平時多增加300-500大卡,以應付身體機能的代謝與修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乳為血之餘,此時期的藥湯以增補氣血為重要。有些人會認為產婦氣虛而提供人蔘茶飲用,但醫師指出人蔘(高麗蔘)會加快退奶,如果有哺乳的媽咪就不要飲用。哺乳期最重要的是「吃」和「睡」,睡眠與營養充足,乳汁便會足夠。  1豬腳燉花生 豬腳富含膠質、蛋白質與脂肪,有滋補陰液的功效,也可補氣血,許毓芬醫師建議可以適時在食物中添加中藥補血滋潤,加強乳汁分泌,素食者,可選擇膠質多的植物譬如黑木耳、白木耳、珊瑚草,萵苣等。  2青木瓜排骨 產後婦女若奶水不足,亦可用青木瓜排骨煮湯吃,對於促進乳汁分泌有效。素食者若要嘗試,可用豆腐皮代替排骨。許毓芬醫師補充青木瓜排骨湯中適時加入四物去烹調,不過因為四物乃為補血的藥物並沒有補氣,因此建議再添加黃耆與黨參做為補氣的功效來源,或者用八珍的效果會更好。  三、增補氣血: 產後約2個星期,將重點放在「養血」與「補氣」,如當歸、黨參、川芎、黃耆、茯苓等促進新陳代謝與幫助子宮機能恢復。之後重點讓身體機能完全恢復,服用四物或是八珍湯養血補氣。許毓芬醫師建議若是怕補湯過於燥熱,可以在藥湯中添加少許沒有味道的玉竹、麥門冬等寒性藥材。  1四物湯 四物成分有當歸、川芎、生地、芍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作用,使臉色紅潤、肌膚光滑,產後服用達到補血的功效。  2八珍湯 八珍就是四物加上用來調脾胃的四君子,四君子成分有黨參、茯苓、白朮、甘草。四物湯補血、四君子湯補氣,因此喝八珍不僅可補血又可補氣,氣血充足。    四、修復機能 有的媽咪會誤以為生產完後,會造成身體老化,許毓芬醫師特別指出只要坐月子期間好好調補氣血,達到滋潤補血的目的,即可促使身體機能恢復,身體就會保養好。但是有的人本身即是燥熱上火的體質,在產後便不適宜太補。依不同的產後體質掌握好前三階段,「充足休息」、「均衡飲食」在產後身體機能的修復上相信可以達到。蘇素滿營養師補充現代人營養充足,反倒要注意是否在月子期間補過頭,造成營養過剩,而非營養不良,適量補充營養,注意飲食均衡,過猶不及可就不好了,但是若太過小心翼翼擔心產後身材變形走樣,而拒絕充足飲食,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驅散產後不適 許毓芬醫師指出古代中醫有些無法完全通用於現代產婦,特別是因為西方醫學的生產方式如剖腹產或是外陰切開等外科手術,所以造成產後身體不適的狀況有很多種原因,除了體虛可以藥補之外,其他都要針對體質來做解決,最重要的記得和醫師做診療上的討論與評估解決產後不適。  1產後身痛 許毓芬醫師解釋產後身痛是嚴寒季節分娩後常見的一種症狀,由於產褥期間出現肢體關節的痠痛、麻木、腫脹等狀況發生,也是俗稱的「產後風」,以冬天生產最為常見。而產後多虛多瘀,一般以正虛邪實者多,故治以補氣養血、去風散寒、除濕通絡為主,切忌生冷食物(蔬菜建議加蔥、薑、蒜等溫熱食材輔助)、寒性水果(如:西瓜、哈密瓜、橘子、柚子、奇異果等)。食補方面可注重:杜仲、續斷、羊肉、薑、當歸、桑寄生、菟絲子等。  2產後便秘 許毓芬醫師解釋產後便秘通常因為產後失血引起,或是臥床太久沒有運動,或外陰傷口疼動不敢用力解便,中醫會依不同的方法給予助軟便的藥,例如當歸可以幫助補血又可軟便,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服用四物湯會拉肚子(四物中除了川芎外都有滋潤軟便的效果)。蘇素滿營養師建議食物中多攝取纖維素增加排便的通暢。  3產後腹瀉 食用過於油膩或是生冷的食物引起,或是病患體虛引起。蘇素滿營養師指出若有腹瀉問題的情形發生,水分的補充要足夠以防止身體脫水,腹瀉期間可補充熱舒跑、溫性果汁(如蘋果、葡萄等),以稀飯及清淡進食的方式慢慢恢復至正常飲食。許毓芬醫師指出如果是剖腹產後出現便秘或是腹瀉症狀,要考慮手術誘發症狀的可能性,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  4產後發熱 許毓芬醫師提及無其他合併症狀的發熱可能因體虛引起,但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另外乳腺發炎阻塞也有可能會引起發熱,外陰感染或腹腔感染也都會引起,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方能診察原因,進一步對症下藥。  5產後腰痠背痛 孕媽咪在妊娠期間因為身負胎兒,體重增加,對於腰部肌肉的負荷也會增加,許毓芬醫師表示,妊娠後期需要使用拖腹帶以減少腰部肌肉的負荷,一方面和臥床太久活動太少有關,不建議躺太軟的床,從中醫角度認為腎主骨、肝主經、脾主肌肉,會給予補腎氣強化筋骨力量的藥材,例如杜仲、續斷。

媽咪寶貝 1月號 NO.127

諮詢/振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蘇素滿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3961

文/佳醫美人診所

 

大多數產後婦女,普遍存在局部性肥胖的困擾,產後身材走樣是每個產後媽媽們最大的煩惱。根據一項「產後媽咪最想瘦的部位」調查發現,產後婦女們除了最在意腹部、臀部、大腿、手臂等局部性肥胖部位外,皮膚鬆弛與深淺不一的孕斑也是婦女們極度困擾的肌膚問題。 

最近才剛生完寶寶,晉升俏媽咪的皮膚科醫師陳怡如表示,門診中多數產後婦女存在局部性肥胖、腹部鬆弛凸出、孕斑與妊娠紋等皮膚困擾,不僅影響外貌美觀,也造成不少媽咪們自信心銳減,嚴重者更容易導致產後憂鬱症的症狀出現。而現階段醫學美容的技術發展蓬勃,同時擁有保養、治療雙重特點的療程效果已不再是難事,可幫助產後媽媽一併解決上述的肌膚困擾,陳怡如醫師建議,產後媽咪們應抱持正面態度,有計畫性的規劃瘦身美容計劃,以恢復生產前的苗條身材與美麗緊緻的肌膚。

 

陳怡如醫師說明,適當的瘦身計劃,應與飲食、運動相互搭配,才能獲得顯著的減重成效。然而,飲食控制及運動,雖然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並減少脂肪囤積,但對於頑固的局部性肥胖與橘皮組織的瘦身效果仍有限,陳怡如醫師建議,以往較難消除的局部性脂肪,可搭配每週一至兩次的LPG均勻緊膚課程作為輔助塑身, LPG的專利功能除了可刺激脂肪代謝外,也能活化皮下組織,促使膠原蛋白增生,使肌膚平滑緊實。

 

至於多數產後婦女所存在的肚皮鬆弛困擾,陳醫師表示,媽咪們可於產後三個月,藉由腹部運動協助小腹恢復平坦,像是進行仰臥起坐、搖呼拉圈等運動,但若腹部運動成效不彰,不妨考慮至專業醫學美容診所進行電波拉皮治療,利用無線電波(RF)技術,將熱能刺激至深層皮膚,促進皮膚組織新生,達到拉提緊緻肌膚的作用。

 

若是產後所形成的妊娠紋,則可藉由雷射療程進行治療,陳怡如醫師說明,各種類型的妊娠紋,皆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大致可分為三種:如為暗紅色狀的妊娠紋,建議婦女於產後一個月後,進行染料雷射的施打,使血管擴張與膚色不均獲得改善;而暗黑色妊的娠紋,建議產後一個月後,進行淨膚雷射的療程,協助消除暗沉膚色達到美白效果;白色的妊娠紋,則建議婦女於產後三至六個月後,再進行飛梭雷射的施打,以撫平因產後所致的皺褶紋路肌膚。最後,若有孕斑、肝斑、雀斑或曬斑等困擾的民眾,則建議利用脈衝光或果酸換膚療程進行改善。

 

陳怡如醫師提醒,不論是產後局部性肥胖或是各種肌膚困擾,婦女們在進行療程前,皆應諮詢具有專業醫師執照的專科醫師,以打造個人化的產後瘦身保養療程,協助重拾產前的美麗光采。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3961

文/佳醫美人診所

 

大多數產後婦女,普遍存在局部性肥胖的困擾,產後身材走樣是每個產後媽媽們最大的煩惱。根據一項「產後媽咪最想瘦的部位」調查發現,產後婦女們除了最在意腹部、臀部、大腿、手臂等局部性肥胖部位外,皮膚鬆弛與深淺不一的孕斑也是婦女們極度困擾的肌膚問題。

最近才剛生完寶寶,晉升俏媽咪的皮膚科醫師陳怡如表示,門診中多數產後婦女存在局部性肥胖、腹部鬆弛凸出、孕斑與妊娠紋等皮膚困擾,不僅影響外貌美觀,也造成不少媽咪們自信心銳減,嚴重者更容易導致產後憂鬱症的症狀出現。而現階段醫學美容的技術發展蓬勃,同時擁有保養、治療雙重特點的療程效果已不再是難事,可幫助產後媽媽一併解決上述的肌膚困擾,陳怡如醫師建議,產後媽咪們應抱持正面態度,有計畫性的規劃瘦身美容計劃,以恢復生產前的苗條身材與美麗緊緻的肌膚。

 

陳怡如醫師說明,適當的瘦身計劃,應與飲食、運動相互搭配,才能獲得顯著的減重成效。然而,飲食控制及運動,雖然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並減少脂肪囤積,但對於頑固的局部性肥胖與橘皮組織的瘦身效果仍有限,陳怡如醫師建議,以往較難消除的局部性脂肪,可搭配每週一至兩次的LPG均勻緊膚課程作為輔助塑身, LPG的專利功能除了可刺激脂肪代謝外,也能活化皮下組織,促使膠原蛋白增生,使肌膚平滑緊實。

 

至於多數產後婦女所存在的肚皮鬆弛困擾,陳醫師表示,媽咪們可於產後三個月,藉由腹部運動協助小腹恢復平坦,像是進行仰臥起坐、搖呼拉圈等運動,但若腹部運動成效不彰,不妨考慮至專業醫學美容診所進行電波拉皮治療,利用無線電波(RF)技術,將熱能刺激至深層皮膚,促進皮膚組織新生,達到拉提緊緻肌膚的作用。

 

若是產後所形成的妊娠紋,則可藉由雷射療程進行治療,陳怡如醫師說明,各種類型的妊娠紋,皆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大致可分為三種:如為暗紅色狀的妊娠紋,建議婦女於產後一個月後,進行染料雷射的施打,使血管擴張與膚色不均獲得改善;而暗黑色妊的娠紋,建議產後一個月後,進行淨膚雷射的療程,協助消除暗沉膚色達到美白效果;白色的妊娠紋,則建議婦女於產後三至六個月後,再進行飛梭雷射的施打,以撫平因產後所致的皺褶紋路肌膚。最後,若有孕斑、肝斑、雀斑或曬斑等困擾的民眾,則建議利用脈衝光或果酸換膚療程進行改善。

 

陳怡如醫師提醒,不論是產後局部性肥胖或是各種肌膚困擾,婦女們在進行療程前,皆應諮詢具有專業醫師執照的專科醫師,以打造個人化的產後瘦身保養療程,協助重拾產前的美麗光采。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3074

一貓一菩提◎著

 

趁寶寶一睡就練瑜伽;用嬰兒的護膚品及橄欖油、蜂蜜;
早上提前起床做面膜;中午大量吃魚;
下午趁寶寶睡覺時練瑜伽;
傍晚散步;深夜做鮮奶面膜和橄欖油按摩。

後天小美女靠瑜伽練成

我也搞不清自己是不是美女了,反正我是活力十足的。我把家裡變成了瑜伽教室,小傢伙一睡,就和坐月子媽媽開始練瑜伽,再加上整天推小傢伙逛公園逛超市去商場看服裝,身材飛快地苗條下來。可是肚子上黑黑的妊娠線還沒全部淡掉,臉上也還有斑,肚臍也是黑黑的,偏偏我就是想穿比基尼,只能期待明年,並且積極保養了……

 

改用嬰兒的護膚品及橄欖油、蜂蜜

我要隔一段時間才打算斷奶,所以不能用亂七八糟的化妝品,全部改用嬰兒潤膚露、嬰兒凡士林、嬰兒甘油香皂、嬰兒沐浴露、嬰兒防曬霜,按摩改用橄欖油和蜂蜜。

 

不過我並不懶惰,我的美容計畫是跟著小寶寶的作息制定的。

早上提前半小時起床做面膜:早上提早半個小時起床,可以去沖個澡,用礦泉水製作水分面膜,皮膚變得水嫩之後再擦防曬霜;然後煮一大壺黃豆、枸杞、紅棗和花生的豆漿,加上麵點做早餐(記得慈禧太后有個豐胸祕方就是黃豆、紅棗加花生),為了防止腰痛,黃豆有時會改成黑豆。這時候寶寶多半開始大哭大叫要吃奶了,我只好邊餵她邊喝豆漿了。

 

中午盡情享受清蒸魚:中午是新手媽媽可以盡情享受美食的時刻。我吃大量海魚,像黃花魚、青衣魚、芒魚、金絲魚、墨魚,清蒸就很美味了,加上清淡的煲湯和蔬菜。老公笑我胃口真好,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是在為寶寶補充DHA呢……」更何況,這可都是我親自下廚做的,大家知道我為什麼總是那麼忙了吧!

 

寶寶睡覺,我練瑜伽:下午四點寶寶睡個長覺,我可以練四十分鐘瑜伽。

 

和玉蘭花香一起漫步:傍晚,推著寶寶去廣場或公園散步,要走一個小時左右,到了熱鬧的地方就抱著她晃悠一下,對減肥很有效。

 

深夜也不忘做鮮奶面膜和橄欖油按摩:夜裡寶寶睡了,來一大碗鮮奶燉木瓜或是酒釀紅棗蛋當成宵夜,再做個鮮奶面膜,或者就用我自己的母奶製作面膜;同時再用橄欖油按摩一下全身,特別是我那已經變得非常豐滿的胸部更是按摩重點,否則斷了奶之後很有可能變成一個麻袋..

 

小美女怎樣治療失眠

我家那個小傢伙,真的把我整到失眠了。她一個晚上醒個七、八次,不吃幾口奶就是不睡,簡直把我當成二十四小時營運的餐廳了。有一天我實在太氣了,就背對著她說:「餐廳關門了。」她哪肯甘休啊!就這樣一直哭到餐廳再開門為止。

 

人一失眠就有點神經兮兮,有事沒事就想早早上床去補充一下睡眠,但是上了床又無法放鬆,反而越來越緊張。我治療失眠的方法就是乾脆不睡了,去玩,抱著小傢伙到處走,可以坐車的地方也走路去;要不就在家裡幹活,主動拖地板、抱棉被去曬,要不然就是給花圃鬆土之類的。這樣忙上一整天,晚上就能睡得很沉了。

 

小美女也長白頭髮

小薔薇五個月的時候,媽媽開始掉頭髮了,每天梳頭都落髮滿地,更傷心的是,老公竟然從我頭上找到一根白頭髮,扯下來一看,竟然半黑半白,白髮是新生的,見一葉落而知秋之將至。

 

每天清晨,我都抱小薔薇照鏡子,她喜歡對著鏡子咧嘴怪笑。小薔薇的皮膚真是吹彈可破,如同羊脂白玉,一點也沒有新生兒皮膚的毛病。我算是幸運的,沒長出什麼妊娠斑、黃褐斑,只是臉色有點黯淡,不再那麼白裡透紅了。

 

青春痘的外用祕方

這幾天天氣很熱,小薔薇臉上不小心長了幾個濕疹,臉上起了紅痘痘。我家坐月子媽媽臉上痘痘也此起彼伏,所以我就推薦了一個用中藥水治療青春痘的方子:用金銀花50公克、甘草20公克,加上一鍋水煮成濃汁用來洗臉,很有用哦!小薔薇才洗了一天,臉上就乾淨多了;坐月子媽媽用了幾天,痘痘也消了很多。這個藥水也能內服,可以清熱解毒。


野人文化
《全天然。純淨美肌聖經》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