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7089/b#

 

 

 

 

 

【24drs.com】November 9, 2009 — 根據11月兒科與週產期流行病學期刊(Paediatric and Perinatal Epidemiology)的一篇縱向世代研究結果,孕婦在第2和第3懷孕期時的特質性焦慮(Trait anxiety),與產下體型較小的嬰兒有關。

 

 

賓州大學的Shahla M. Hosseini等人寫道,報告指出,婦女在懷孕期間經歷壓力和焦慮,發生不佳生產結果的比率會比較高,包括5分鐘時阿普伽新生兒評分法(Apgar Score)分數較低與更多的產科併發症。不過,這些研究與其他聚焦在懷孕時期焦慮之影響的研究,只有探討焦慮和生育結果之關聯的一些可能因素。
  
  藉由「Maternal Health Practices and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這項研究計畫的縱向世代資料,研究者檢視懷孕期間的特質性焦慮和子代之生育結果之間的關聯。根據Spielberger氏「情境-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的「情境-特質個人指標(State-Trait Personality Index[STPI])」,在懷孕4個月和7個月時(分別代表第1和第2懷孕期),測量自我報告的特質性焦慮,產後不久再測試一次,代表第3懷孕期。
  
  產前評估人口統計學、社會、心理及醫療特徵和物質使用情況。對763名順利生產的單胞胎,在生產時評估生產結果。
  
  使用回歸模式校正共變項之後,第2和3懷孕期時報告有特質性焦慮,可以預測未來會有較低的出生體重和身高。校正共變項之後,第3懷孕期時的焦慮與妊娠年齡縮短有關。
  
  出生體重及身高與母親特質性焦慮的關聯,第1和2懷孕期時,只有和嚴重焦慮有顯著關聯。相較於各懷孕期都沒有嚴重焦慮或只有1期有嚴重焦慮者,至少2期以上有嚴重焦慮者,更容易產下出生體重和身高較低的嬰兒。
  
  相較於各懷孕期都沒有嚴重焦慮之婦女的子代,3個懷孕期都有嚴重焦慮者的子代,其平均妊娠年齡較少。
  
  研究作者寫道,報告有慢性、嚴重特質性焦慮的婦女,妊娠期較短與產下體型較小嬰兒的風險最高。預防孩童和成人健康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注意產前時期的照護。這是後續研究應注意的關鍵,尋求可以改善婦女特質性焦慮對於胎兒發展之影響的介入方式。
  
  研究限制包括,心理檢測的固有限制、第3懷孕期之特質性焦慮是在母親生產後第2天進行分析、使用STPI測量特質性焦慮和生氣程度,而非使用完整版的STAI量表。
  
  研究作者結論表示,第1或第2懷孕期時,低到中度的焦慮並不會顯著影響生育結果,但是懷孕期間大部份時間都嚴重焦慮的婦女,應考慮給予減輕焦慮的介入方式。對於有關焦慮對生育結果之影響的發現,我們仍需加以評估,以及探討有關孕婦心理健康的產前照護,是否可改善生育結果。而婦女的焦慮不問,不論是發生在懷孕前或懷孕時,都應及早確認,以便減輕焦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