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處都有塑化劑:
*塑膠容器、塑膠袋有可能溶出塑化劑,所以應避免使用裝熱食的塑膠容器或使用它來加熱。
*孕期盡量避免使用化妝品、指甲油。
*避免喝到受汙染的飲用水,不喝來路不明的地下水。
*身體對塑化劑有自然代謝功能,非大量食用的準媽媽,只要停用,就能減少風險。
*避免加工食品:如:麵包、貢丸、香腸、火腿、臘肉等。
2.多喝白開水及實用富含維生素C、茄紅素、花青素的蔬菜水果,因為它們可以使身體的損傷恢復、排除有害自由基。
3.如準媽媽習慣性每天一瓶,且長達一年以上攝取疑似遭塑化劑汙染的運動飲料、茶飲料、果汁等食品,建議抽血檢查荷爾蒙。
4.若吃、喝受塑化劑污染的產品超過一年,且發現孩子生殖功能外觀異常,建議家長諮詢小兒內分泌科。
5.男童驗睪固酮及檢查生殖器睪丸是否萎縮、甲狀腺功能,雄性素,尿道下裂及陰莖長度。
6.女童檢查女性荷爾蒙是否有異常升高的情況,另觀察乳房發育是否提早、初經過早來潮等性早熟現象。
7.只要食品資訊未保證不含塑化劑的東西,請千萬別輕易嘗試,建議暫時不要吃,等有確切資訊時再食用。
文/仇思源醫師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