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 http://blog.nownews.com/manage/article-edit.php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婦產科醫師招不到新血、產科病房縮減,鄰近的日本早已面臨婦產科人力不足、不均的「陣痛」,因此已採行生產登錄。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表示,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陸續在不少國家浮現,像是美國維吉尼亞州,因為擔憂醫療糾紛,全州的婦產科醫師都跑光,沒有人接生。

在台灣就醫可近性高,跨區就醫還不成問題,但在日本幅員廣大,很多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如何順利生產就成了產婦頭痛的問題。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日本的醫療體系崩壞約早台灣五到十年,因此孕婦必須事先先找好願意接生的醫院,而非如台灣幾乎是隨掛號、隨及看診。

黃閔照也說,國內推動生產登錄,也是搶救岌岌可危的中小型醫院、診所的產房,否則越來越萎縮,每年正以10%的速度消失,產婦也越來越集中到大醫院。

因此希望透過生產登錄,適度導引一些患者改變就醫習慣,不僅維持中小型產房的運作,願意到非醫學中心以外生產的孕婦,相對之下也不用因為人多苦等,能享受較好的醫療品質。對於偏遠地區的民眾,在孕期37、38周時,可以先安排待產,避免在救護車上生產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16599/b#

記者林宜樟/大林報導

嘉義一名孕婦日前肚子疼痛不止,原本以為是子宮收縮陣痛,經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少見的孕婦急性盲腸炎,所幸緊急手術後母親與胎兒都平安。

核磁共振確診 不傷胎兒

33歲吳姓孕婦已懷孕24週,因整夜肚子痛到診所求診,原以為是肚子痛或陣痛,但卻到隔天還未停止,腸胃科醫師評估可能是盲腸炎,轉診到大林慈濟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是急性盲腸炎,趕緊切除。

大林慈濟醫院外科醫師張群明說,由於懷孕,盲腸的位置已往上推擠到正常位置的右上外側,而胎兒的頭部更在盲腸的附近,為避免傷害到胎兒,多次確認盲腸和胎兒位置後進行半身麻醉動手術,約一個小時後成功切除完成。

未及時手術易流產

張群明說,平常盲腸炎會有腸胃道不舒服、右下腹部疼痛、食慾變差、白血球上升等,但因孕婦平常就可能出現這些症狀,要診斷孕婦盲腸炎並不容易。張群明說,懷孕時不可用X光及電腦斷層等有放射線的檢查,但超音波及核磁共振則安全無虞,為確診而使用核磁共振,對孕婦和胎兒都沒有危險性。

張群明說,孕婦得盲腸炎的機率約千分之一,若出現肚子痛不可大意,要及時找出原因,盲腸炎若因腹內感染轉變為腹膜炎,拖到這時候開刀,孕婦必須進行全身麻醉,心跳、血壓會因為麻醉而產生變化,且因腹部感染較嚴重,容易造成流產。

自由電子報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D0E847707C4B3EAA

產後應該要特別注意尿失禁、頻尿、解尿不順、骨盆疼痛的症狀,它們代表了生產對骨盆的傷害尚未復原。應該要趕緊就醫,把握復原的黃金時間,在專業的醫師治療下,迅速恢復骨盆及泌尿的功能。

產後媽媽不可輕忽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生產對一位女性來說是性命交關的事,能夠母子均安已經是萬幸。俗話說,生得順酒肉香(喜宴),生不順四塊板(棺木),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談到「產後復原」,一向是冷門的話題。也因為以前農業社會的營養狀況不好,產後第一件是便是「大補元氣」。「吃」往往是最重要的事。舉凡食物、中藥、特別的密方、一堆湯湯水水的補品,佔滿了產婦的床邊。藥補食補不但是民間的習俗,也是正統醫學的焦點。
 
直到半世紀前,婦女泌尿暨骨盆重建醫學針對婦女生產傷害研究中發現,這些組織創傷會在日後遺留一些疾病的引子。而這些生產的創傷,會在坐月子期間出現一些特別的症狀,給媽媽們預先的警告,例如:
 
尿失禁症狀
「自從生完小孩後,只要一咳嗽或打喷涕就會漏小便。」這是很多媽媽都有的經驗。產後尿失禁的盛行率,粗估由6%至34.3%不等。咳嗽、打喷涕或提重物就會漏尿,就是俗稱的應力性尿失禁,也是生產傷害最經典的代表。應力性尿失禁的病理成因,大多被認為是尿道旁的筋膜或肌肉,因胎兒擠壓受傷,使尿道失去了正常閉鎖住膀胱內尿液的功能。於是當腹部壓力增大時,膀胱內的尿液就會漏出來造成尿失禁。這些肌肉、韌帶或神經組織受傷的復原大約是二個月;換句話說,坐完月子後尿失禁的現象會逐漸的消失。
 
一般而言,三個月內可恢復者仍被視為暫時性。一旦尿失禁的現象持續超過半年,或出現更嚴重的尿失禁,則代表泌尿生殖道局部組織的傷害沒有完全復原,甚至於引起或合併了其他種類的尿失禁。拖延越久的尿失禁,有相當高的比例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因此,媽媽們應該要提高警覺,不可把產後尿失禁視為理所當然。尤其坐完月子還持續存在的漏尿更要迅速就醫。
 
急尿、頻尿及解尿困難症
   很多產後的媽媽都有泌尿方面的困擾。醫師常常聽到諸如頻尿、急尿、解尿解不乾淨、解尿要用力解、尿流很慢等等的抱怨。生產的傷害不止於尿道周圍的肌肉韌帶而已。推送胎兒穿越媽媽骨盆時會對骨盆底部的「提肛肌」造成極大的擠壓傷害。隨著「婦女泌尿暨骨盆功能重建醫學」的發展,我們已經了解這一大片錯綜複雜的肌肉群在解尿功能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前述的產後小便問題大部分都和提肛肌的收縮異常有密切的關係。以前醫學研究還沒到位前,我們只能用「膀胱過動症」來解釋這些急尿、頻尿和解尿困難的症狀,是來自膀胱肌肉的不穩定或以「膀胱無力」來稱呼。
 
可是目前最新的研究已經發現,位於骨盆底部的提肛肌,和泌尿功能有極密切的關係。而懷孕及生產時對骨盆區的壓迫或拉扯的力量,就會造成提肛肌的傷害。我們關心那些運動員或奧運選手的肌肉拉傷時,卻少有人想到產後媽媽的身上也發生相同的事,甚至於更重的受傷呢!可是這些急尿、頻尿和解尿不順的症狀背後常蘊藏了尿道阻塞、膀胱無力收縮的危機,往往需要立即處理。
 
由於現行的產後住院天數只有三到五天,媽媽回家後必需隨時注意排尿狀況。雖然傳統習慣不在坐月子期間上醫院,但是出現持續數日的急尿、頻尿和解尿不順的症狀時應該趕快就醫。同樣地,拖延越久的泌尿問題會造成膀胱不可逆的傷害。
 
慢性骨盆及下背疼痛症
    傳統的觀念對於產後出現的慢性下腹痛、下背酸痛及下墜感,都以為月子期間受風寒或太早勞動的關係。這些骨盆肌肉受傷所造成的病症,除了不正常的泌尿病癥外,受傷肌肉引起的酸痛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如同一般肌肉扭傷、撕裂傷,若是創傷過大或是沒有儘快復原,這些受傷的肌肉會殘留收縮力較差或酸痛的後遺症。
 
由於這些受傷肌肉的分佈,從下腹的恥骨到臀部的尾骶骨,甚至牽連後背部的肌肉。因此這種酸疼痛的症狀,會發生在很多地方,例如:會陰、恥骨上方、外陰部、鼠蹊部、臀部及下背部。臨床上,產後的媽媽常會感覺下腹悶痛、下墜感、肛門口收縮痛、臀部連著腰帶部分疼痛。
 
因為這些受傷的肌肉位於骨盆深部,所以給媽媽们的感覺只是反反覆覆的悶痛,但卻摸不到痛點。就因為剛生產完,這些痛容易被認為是子宮收縮痛;也可能以為子宮發炎,但是怎麼吃抗生素就是不會好。甚至於很多產婦會以為是無痛分娩時,針打到脊椎骨或是坐月子沒做好筋骨受傷呢!假如肌肉受傷的酸痛一直沒有徹底治好,就可能轉變成「慢性骨盆疼痛症」。這時疼痛的頻率和嚴重度都會增加,尤其當勞累、粗重工作、熬夜、壓力大時就會發作。
 
結語
幾千年留傳的坐月子風俗習慣和觀念,已經代表著我們對生產傷害有了細緻的觀察,只是缺乏科學確認。因此我們只能依照相傳的經驗法則用「生過小孩就會這樣」來稱呼它或解釋它。隨著婦女泌尿暨骨盆功能重建醫學的發揚,婦女骨盆肌肉功能的奧秘逐漸被解開,也連帶著對生產傷害的後遺症更明白。
 
有了以上介紹的新觀念,現代的媽媽產後應該要特別注意這些尿失禁、頻尿、解尿不順、骨盆疼痛的症狀,它們代表了生產對骨盆的傷害尚未復原。應該要趕緊就醫,把握復原的黃金時間,在專業的醫師治療下,迅速恢復骨盆及泌尿的功能。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29

文/台北宏恩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金宏諺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tw.news.yahoo.com/孕期營養過剩-小心妊娠糖尿病找上身-071000791.html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走入少子化社會,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是家裡最大的期待與希望,但是如何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是每個待產父母最大的焦慮!而如何避免環境中的危機傷害胎兒?也是每位準爸媽需要知道的!

孕期常見問題,不停出血,早期懷孕出血真的沒有關係嗎?婦產科醫師蔡宗冀說,有些媽媽在懷孕初期會有出血的現象,媽媽應該先請醫師進行檢查,通常醫師會視情況給予黃體素的安胎藥物,只要依照醫師指示用藥,並且盡量放寬心、多休息,只要胎兒有正常成長,情況大多會穩定下來。一般安胎藥物對於胎兒發育並不會有影響,所以不必過於擔心。

相信很多孕婦也有「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加上很多人對妊娠糖尿病認識不多,不知其重要性,孕婦吃太多,有可能會糖尿病上身?到底懷孕後期的營養該如何吃?

中醫師羅明宇說,懷孕中晚期後,隨著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準媽媽們的胃口越來越好。此時大家可能會陷入一種迷思:孕婦想吃什麼就都滿足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母子健康。提醒懷孕後並非吃得越多越好,營養過剩有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和巨大兒的產生,據臨床觀察,近兩年,妊娠糖尿病發病率一直呈增高趨勢。

因此,羅明宇醫師也表示,控制懷孕糖尿病主要是控制體重,一般主張 6 個月後孕婦體重每周不能超過 1kg。此時飲食需掌握兩個原則:兩低一高,少吃多餐。兩低即控制糖和脂肪的攝入,少吃糕點和油炸食品。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許多水果中的糖含量過高。吃得過多,也會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

如罹患妊娠糖尿病,蔡醫師也說:母體會產生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胎兒過大難產,因而引發妊娠高血壓;而胎兒易先天性異常、胎死腹中、流產、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黃疸、低血糖、低血鈣等,不可不慎!
 

優活健康網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述: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BD624666AEA83ED3

夏天大概是懷孕生產媽咪們的剋星,隨時都被叮嚀不能吹風、不能喝涼,但是明明就是熱啊!有不少孕媽咪形容說「體溫高到快爆炸了」!為什麼會這樣?是正常現象嗎?或發燒?或中暑?可以如何處理?真的都不能碰冰涼的東西嗎?

懷孕體溫會上升!

    女性的身體自從排卵過後,黃體素開始分泌,體溫就跟著上升,這也是運用基礎體溫偵測排卵的原理。這些溫度的變化,大約在0.5℃之間。除了基礎體溫會上升外,懷孕的基礎代謝率也會增加,因為畢竟有兩個人在代謝。所以孕媽咪會利用皮膚上面的微血管擴張,讓熱儘可能的散出去,因此孕媽咪的皮膚摸起來都是熱熱的。
 
如何區分是否發燒或中暑?
    那麼要如何知道是不是發燒或中暑呢?如果體溫已經超過38.3℃,就要考慮是不是發燒,需要找醫師檢查一下!不過高溫要造成胎兒的影響可能得持續好幾天,才會使神經管缺損的機會增加,假如是很快退下來的,都不用太擔心。而定義上的中暑,通常要肛溫超過40℃以上,只要沒有脫水,或是氣候過度潮濕無法排汗,就可能發生,但機會是不高的。
 
各種降溫撇步渡酷夏
    以下提出各種降溫的撇步,幫助孕媽咪渡過酷夏:
 
在室內
    盡量保持室內的涼爽,可以拉下來的窗簾盡量拉下來,不要讓陽光照進屋內。避免待在日曬的房間,以免覺得更悶熱。種滿會爬牆的蔓藤植物,也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順便還給大地綠色的空間。擺設一些看起來就會比較清涼的植物,如竹子等,一方面享受竹影搖曳,一方面心靈平靜,心靜自然就涼了!
 
    還不行,該去買個恆溫變頻冷氣,趁八月中旬前政府有補助,該花的錢還是要花。什麼?老公反對!也不想想懷孕這麼辛苦是誰造成的?生完產後,寶寶還是用的到,不如早買早享受。至於老人家說懷孕不可以吹冷氣,不然容易感冒?當溫差太大時,孕媽咪的體溫調節與免疫力都比較差,所以更不應該忽冷忽熱,不然真的很容易生病。與其忍耐不吹冷氣,導致流汗過多而受寒,不如買好一點的恆溫冷氣機種,反而不容易感冒喔!(怎麼看起來像在推銷冷氣?筆者可沒有收家電廠商或經濟部的補助喔)。
 
    即使在室內,水分的補充還是要夠,因為身體的散熱有一大部分是靠水分的蒸發,將熱量帶走。有足夠的水分才會有足夠的熱量被帶走,蒸發掉的水分,也要再次的補充回來,才不會讓身體脫水。
 
    不要洗熱水澡,熱水澡除了讓您的皮膚更加乾燥外沒有好處,微溫或微涼的沖澡都可以讓您更容易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除非您對大火烹調很感興趣,不然避免在廚房已經像烤爐的時候,還在火上加油。在早上涼爽的時候就先把一天的食物準備好,其他時間只要放到微波爐或烤箱加熱,人可以到餐廳或客廳,等待時間到時「噹」一聲,就可以上桌了!外食也是一種考量,或是買回來家裡吃,也可以讓家人和自己都不會那麼熱。外食沒營養?不安全?誰挑剔,誰就負責煮,其實只要用心選購,這些都是可以兼顧的。
 
在室外
    在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地方,買一個用電池驅動的風扇,可以隨身涼。嫌電力不夠,那就買個usb電扇接行動電源,也是一個方法。要環保,任何隨手可得的物品,都可以用來搧風,若要優雅有氣質一點,就得稍微挑一下。
 
    在外面活動,要挑選有陰影的地方躲著,逼不得已得在太陽下走動時,請把寬邊帽子戴上,或是撐把陽傘,除了涼爽的考量外,還可以防曬。雖然懷孕要多散步,可以增加鈣質吸收,又可以比較好生,但是請不要在大太陽底下散步,早晨或是傍晚,都是比較好的散步時間;不過在水泥叢林裡,傍晚其實還是很熱,到公園去,空氣新鮮,也比較解暑,可是記得先噴防蚊液!
 
    工作的時候,能夠不在外面行走,就盡量待在室內。安排好時間,需要到外面去見面或處理的,選擇較涼爽的時段、集中一起辦理,這樣就可以避開狠毒的夏日艷陽了!不要一下子在外面很熱,一下子在裡面很涼,這樣溫度變化太大,身體會受不了!此外,隨身攜帶一瓶水,或是台灣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買一瓶涼涼的飲料,就能消暑一下!
 
飲食
    水、水、水,只要是含水的都可以,開水、瓶裝水、礦泉水、椰子汁、西瓜汁、檸檬汁。直接吃水果或是生菜沙拉也是可以,但是要小心農藥和大腸桿菌的問題。
 
    那麼孕婦可不可以喝咖啡、茶呢?咖非因攝取量在每天300mg以下,可以說沒有問題;更高一點,目前的證據也偏向沒有問題,但是喝太多,容易利尿,反而會喪失更多水分,需要喝更多的水來補充。
 
    冰可不可以吃呢?老人家都說孕婦不可以吃冰,不然寶寶出生後會比較容易氣管敏感或氣喘。事實上氣喘一方面跟遺傳有關,這個可是天生注定的,另一方面則跟出生後有沒有接觸過敏原有關,什麼是過敏原?最常見就是牛奶、蛋白跟小麥蛋白,所以出生6個月能否全餵母奶,比懷孕有沒有吃冰更重要。不過話說回來,吃冰如果加了太多糖或高熱量的甜配料,那麼除了身材會變形之外,糖分的利尿作用還會讓你得再喝更多的水。
 
衣服
    棉、紗或是麻布衣比較透氣通風,大部分人造纖維會比較悶熱,但是現在有很多排汗衣料的出現,也可以達到排汗的目的。不用再提醒要挑比較淺色的衣服了吧!白色反射陽光、黑色吸收陽光是小學生的常識;寬寬大大的衣服不只自己比較輕鬆,也會比較涼爽。穿鞋子則要選不要整個封起來的,讓腳透透氣,也會比較舒服。
 
其他
    隨身攜帶噴霧罐,有事沒事就噴一下,芬芳的味道和水氣帶走的溫度都可以讓自己清爽一番。使用冰枕或是冰敷袋,讓自己手腳降溫。在不然把冰箱裡的小黃瓜拿出來切成小圓片,敷在眼睛上,除了靜心消暑,還可以養顏美容。最後聽首輕柔的歌,也可以緩和一下焦躁的情緒,祝大家有個寧靜的夏天!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29

文╱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主任 王文中
輯╱張玉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