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8E2A7E96EB32A943

 

 

 

 

 

以前的人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現在更有人說:「做好月子,健康一輩子!」因此國人普遍都很重視產後調理!但要怎麼調理才好呢?由本身正懷第二胎的專業中醫師來告訴您!

 

 

把握月子,調好體質

一般在門診時是不太容易碰到坐月子的媽媽,除非是生產前來門診諮詢,或平常即在門診調理身體,跟我們有建立一定的醫病關係,月子期間會打電話來詢問,否則門診的媽媽都是已經產後四週以上才會來就診。 

    我運氣很好,先前在新竹時有跟產後護理之家合作的經驗,每個星期會定期去看產後媽媽,舉凡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感冒、惡露有問題、痔瘡發作、睡眠障礙,到產後心理適應不良、產後憂鬱的媽咪都接觸過了,而且在月子中心建立起信任關係後,一些原本不清楚中醫可以協助處理他們問題的爸比、媽咪及寶寶,之後都還會來我的門診尋求幫忙。 

如今我自己懷了第二胎,想跟讀者分享產後如何調理,為往後日子健康的身體打好底! 

 

把握坐月子階段,好好調理體質

女性體質調理的三大黃金階段就是青春期、坐月子跟更年期。坐月子期間做身體調理工作,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包括過敏、手腳冰冷、貧血、經痛、身體痠痛的問題,都很容易在短期內達到改善。以前的人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月子沒做好,從頭到腳麻煩就一堆,例如頭風頭痛、眼睛視力退化、腰痠背痛、膝蓋及全身多處關節疼痛,整個人氣色跟體態也不好。

以前的媽咪都在家裡,生活重心就圍繞著家裡的柴、米、油、鹽打轉,很少注意到自己;但是現在的女性不但家事一把罩,還得出外工作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坐月子期間把自己跟寶寶照顧好,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整理好內外,很快的又要回到工作崗位,每天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實在很不容易!

 

妳補對了嗎?

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不管是體質或是食物、藥物,都有寒、熱、溫、涼的不同,針對不同屬性的人自然要有不同的調理方式,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地方生產,坐月子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喔!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堅持要用全酒,料理全酒、擦澡也要用米酒水,因為她認為這樣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好,但是她的想法就是太過了,第一胎坐月子後不到3個月,全身長疔瘡,又紅、又癢、又痛,而且不時嘴破,苦不堪言!經過一年多的調理,才把燥熱壯實的情形改善。還有些人以為生化湯是喝一整個月,結果到五十幾天還惡露滴滴答答止不了。

另外產前因為胎兒在身體裡面,所以多表現出代謝快、火氣大的症狀,有些人以為自己是不需要補的,卻不知道產後大多呈現「虛」的狀態,沒有適時加入健脾補肝腎的藥物,產後體重跟生產前一樣,甚至還加重,造成全身疲倦、筋骨痠痛。

還有些媽咪因為怕奶水不足,拼命找增加乳汁的配方,而且很認真地餵奶、擠奶,幫寶寶儲存往後她上班時所需的食物,結果泌乳素過度刺激,奶水過剩不說,連月經也不來了,下一胎遲遲無法受孕才發現原來是泌乳素作怪。

 

產後調理應分四階段

產後調理目前一般都會分階段,佐以個人體質微調:

1.  第一階段──去瘀生新:視自然產或剖腹產的不同,服用5〜7帖的生化湯,自然產若有服用子宮收縮劑則第五天開始服用,剖腹產多在第七天以後服。

2.  第二階段──健脾利水:利用八珍湯加減,大約5天,此時會幫助產婦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並且增加泌乳量。

3.  第三階段──大補氣血:十全大補湯要在產後10〜14天才可以吃,而剖腹產的媽咪因為有傷口的問題,要等到產後15天才能加入麻油及酒料理。

4.  第四階段──補肝腎強筋骨:現在多建議加入此階段,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咪,子宮及骨盆的收縮能力不比自然產,所以要加入補肝腎強筋骨的藥方,加做兩週的月子。

 

不同季節,調理方法也不同

如果是在夏季生產,或體質平時就偏熱性,當然就減少麻油、酒、薑不要爆太過、肉桂等辛熱的中藥減量,甚至加些生地、麥門冬、天花粉、石斛等改善口乾或便秘情形。

冬天因為血液循環較差,就可以多加些溫熱的食物或藥物來改善。

不過現在建築物保暖跟遮蔽的效果都不錯,而且空調設備發達,大部分坐月子時都是保持在恆溫的狀態,比較需要小心的反而是出汗後毛細孔張開,有冷氣或風侵襲身體的問題。

 

五色調理法

中藥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物若攝取得當,都可以協助身體做好調理。所謂的坐月子餐就是為兼顧美味及調理身體因應而生的。簡單的歸類有五色:青、赤、黃、白、黑,各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所以剛開始會喝紅豆湯、紅糖山楂茶,接下來用薏仁湯、豆漿、山藥,最後黑豆水、何首烏等方式去做階段調理。現在有很多媽咪吃素,素食的月子餐也很普遍。

如果真的排斥「黑藥水」,或害怕中藥味,可以找信任的中醫師諮詢,了解自己的體質,多留心點,還是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

 

我是中醫師,我這樣坐月子

這是我的第二胎,第一胎陰錯陽差,月子中心、月嫂、婆婆媽媽月子法我都嘗試過了,發現坐月子如果要「遵循古法」,對現代小家庭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折磨,對長輩也很辛苦,又煎藥、又煮飯,成天在廚房忙個不停;去產後護理之家,又捨不得老大,加上現在醫院又有客製化煎藥服務,煎煮出來的有效成分比自己煮的濃多了!所以我準備找個不錯的月子餐配送,家裡有個人手幫忙整理內務,媽媽、老公、小孩三代聚在一起享受一段美好的家庭時光。畢竟平時各忙各的,難得有一段時間、有一個理由把大家「綁」在一起,在侷限的空間內共同相處,應該好好珍惜!

現在女性的自主性很強,對自我期許也很高,但是遇到一個新生命降臨時,很多狀況都是不如預期、無法掌控的,因此準備受孕時就告訴自己必須把腳步放慢些,小寶貝的成長是急不得的,把一些時間留白給自己及家人,對自己好一些,周圍的人也會好過點!

 

 

陳玉娟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中醫師國考及格

現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03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玉娟
輯╱張玉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