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產後保養 (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89DD6549107B37CA

 

 

 

 

 

產後坐月子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它能幫助產婦恢復健康與美麗。但剛生產完,惡露尚未乾淨,擔心月子進補會導致惡露瘀血停滯,所以婆婆媽媽就會提醒產婦要喝生化湯。但生化湯到底要何時喝?喝幾帖才正確?有鑒於很多產婦都喝錯了,本文特別為您說明生化湯的正確用法。

 

 

喝錯了,當心出血不止!
生化湯的功效
生化湯是婦女產後常用的方劑,顧名思義是說它能生新血、化瘀血。藥方的組成是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這5味基本組成,具有化瘀生新、溫經止痛的作用;除了這5味藥材,中醫師會依據產婦不同的表現與症狀,而給予藥味與藥量的調整,以達到最好的調理效果。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生化湯有促進乳汁分泌、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子宮復舊、鎮痙止痛、安神、消炎預防感染、袪瘀血等作用。能夠主治產後瘀血腹痛、惡露不行、小腹冷痛,研究證實,它對防治產科毛病頗有功效。 

 

 

生化湯何時喝?喝幾天?
生化湯在服用時間的長短上,也要依婦女體質差異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1.自然產的產婦:可以在產後第3天開始喝,一天一帖,喝7~10天。 

2.剖腹產的產婦:一般在產後第5~7天排氣後,一天一帖,喝5~7天。 

生化湯不宜服用太多,產後2個星期之後最好不要再喝,因為在這之後,生化湯反而對子宮內膜的新生造成不好的影響,會讓新生子宮內膜不穩定,出血不止,反而造成惡露不淨的後遺症。筆者在臨床上有看過產婦生化湯一喝,就是一個月,導致出血持續不止而來就診,這是臨床上生化湯常見的問題。 

 

 

 

也就是說,自然產的產婦可先吃婦產科醫師給的子宮收縮藥約3天,西藥停用後再喝;同樣地,剖腹產的產婦,也是先觀察手術後的情形,子宮收縮藥約吃5~7天,停藥後再開始喝生化湯。 

 

 

嬰兒與母親 10月號 NO.408

文╱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 吳明珠
輯╱張玉櫻

 

 

沒有喝生化湯,不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中醫師在診療病人時,有所謂的「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意思就是「有這個證候就會使用適合該證候的藥」。其實如同筆者在上文所言,服用生化湯是靈活的,不是拘泥不化的,因此,如果產婦有如上文所言,不適合服用生化湯的情形,就不要隨意服用生化湯。 

 

 

服用子宮收縮劑時,不可以喝生化湯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生產後婦產科醫師會依照產婦子宮收縮的情形,給予子宮收縮藥物,所以產婦住院休養期間(自然產約3天,剖腹產約5〜7天),儘量先不要喝生化湯以及吃藥膳。因為生化湯與子宮收縮劑一樣,都具有幫助子宮收縮的功能,因此,最好與婦產科醫師開的子宮收縮劑避開,並在沒有出現產後血崩或傷口感染情況下,再開始喝生化湯。

 

 

需要喝生化湯的產婦
凡是有產後腹痛不止、惡露有血塊、伴有腰酸,或是惡露不止,或惡露止而腹痛持續的自然生產產婦或是剖腹產的產婦,都可以喝生化湯。

 

 

 

酒不要和生化湯並用!
最後再提醒關於「加酒」的問題,因為有的婆婆媽媽在煮生化湯時會加米酒,中醫醫書《張氏醫通》一書中提到產後諸禁的相關問題,其中提到禁酒,因為酒會助溼熱、行血動經,因此怕誤用之後會造成出血的問題。

 

 

不可以喝生化湯的產婦
如果產婦有產後子宮異常出血、胎盤植入、嚴重腹痛、剖腹傷口疼痛發燒、子宮發炎、惡露黏稠且味道不佳、嚴重感冒等症狀,則不可以服用生化湯,這是需要絕對注意的地方。

 

這時別再喝生化湯,應找中醫師診治
生化湯的組成是以溫熱藥為主,因此要注意服用後是否有傷陰或化燥的情形,像是口乾舌燥、手腳心煩熱、傷口發炎、便秘、失眠等。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表示已不適合單純地服用生化湯,應該請中醫師診治,必要時配合其他藥物,以讓產婦能夠得到最好的調養。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8D7531623543C4C4

 

 

 

 

 

剛生產完的媽咪,產後子宮能夠復舊良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隨之而來需要經歷一段子宮收縮復原期,如何讓子宮復舊良好、同時減緩收縮帶來的不舒服,對於產後的媽咪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

 

 

認識產後子宮變化
自然產與剖腹產,子宮復舊無差異
 

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對於子宮復舊的過程是無差異性的!陳建廷婦產專科診所院長陳建廷醫師表示,剛生產完時,子宮底(子宮最上方)約位於肚臍與恥骨聯合線上之中點,在那點可摸到堅實的子宮;大約12小時後,子宮底便升高至與肚臍同高,或稍高於肚臍的位置。自此子宮體逐漸縮小,觸診子宮底會發現每天約由肚臍開始下降1公分,約產後10〜14天左右,子宮便會下降至骨盆腔內,而無法觸診到子宮底(見圖一)。

建廷醫師表示,子宮復原的過程有三個機轉:(1)子宮肌纖維的收縮;(2)子宮肌纖維的分解代謝;(3)子宮上皮細胞再生。而整個復原過程大約需要4〜6週的時間。 

對於子宮重量的回復,會因此次懷孕胎兒的大小和胎產次數的不同而稍有差異。一般來說,產後初期子宮重量大約為1000〜2000公克,1週後子宮重量將降為500公克,2週後約300公克(由腹部幾乎摸不到了),4週後子宮便可恢復到未懷孕之重量約50〜70公克。

 

子宮復舊的正確方法

子宮復舊極為重要,但萬一方法弄錯或觀念錯誤,可能帶來更多的麻煩!陳建廷醫師針對子宮復舊有以下的建議:

1.促進子宮收縮藥物的使用
產後期間常用的促進子宮收縮劑包括:Ergonovine、oxytocin、methergin、PGF2α、Cytotec等藥物,可有效促進子宮收縮。

2.執行子宮底「環形按摩」

由於產後子宮收縮可以預防產後子宮出血的發生,所以促進子宮收縮是很重要的,給予子宮底「環形按摩」可以有效促進子宮收縮。陳建廷醫師表示,如果觸診子宮發現未能觸診到子宮底,或子宮未能收縮呈現球狀而是無力的狀態時,應執行子宮底「環形按摩」,特別強調是感覺子宮硬度不夠的時候才給予按摩,一般人常有錯誤觀念以為感覺子宮硬的時候按摩,這是不對的。

3.排空膀胱

一般來說,產後4〜6小時會有尿液,若有尿液感卻排不出尿液,或膀胱脹但無尿液感,便會使膀胱脹滿尿液而導致子宮明顯偏向右側,進而影響子宮復舊能力。此時,必須使用尿管導尿來導尿。

4.哺餵母乳

產後媽咪若能及早開始與新生兒接觸並開始哺餵母乳,可刺激分泌催產素,一方面誘發排乳反射使乳汁能順利排出,一方面也會促進子宮收縮,所以產後盡早哺育母乳是具有兩全其美的功效,產後媽咪應盡量提早讓寶寶吸吮母乳。

5.盡早下床活動

此次懷孕若為巨嬰或多胞胎、非第一胎,因子宮撐大甚而彈性疲乏,就會影響子宮復舊情形;換句話說,胎次次數越多、恢復的時間就會越久,且子宮收縮也會比較痛。另外,產程遲滯狀況、胎盤殘留情形、產後有無子宮感染、產後有無提早下床活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子宮復舊情形。所以陳建廷醫師呼籲,雖然剛生產完的媽咪,生理狀況較為疲憊,但仍要提早下床活動,對於子宮復舊會有很大的幫助。

6.子宮收縮劑停用後再食用麻油、生化湯

國人坐月子,麻油、生化湯是免不了的,曾有報告顯示麻油、生化湯可促進子宮收縮。但陳建廷醫師表示,由於在醫師常規產後用藥上,通常已給予子宮收縮劑,若同時服用麻油、生化湯,可能會出現劇烈產後痛,所以通常會建議麻油、生化湯可在子宮收縮劑停用後再食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一般人常有使用中藥調補身體的觀念,例如高麗人參茶,由於高麗人參會刺激血小板減少,所以懷孕後期或即將進入產房的孕婦應暫停食用,避免產後大出血。陳建廷醫師表示,中藥材有滋補養身的功能,不過要用得恰當,才有其功效,否則恐帶來反效果。

 

子宮復舊進度不佳怎麼辦?

「子宮復舊不全」指的是子宮沒有按正常的時間恢復到未懷孕時的大小和形狀。一般有此現象時,通常會伴隨著惡露過多,惡露無法由紅惡露轉為漿性惡露(黃惡露),再進展成白惡露。若一直是紅惡露,或已經進展成黃惡露、白惡露後又轉成紅惡露等現象,就要特別留意,通常最主要原因是胎盤碎片的殘留或子宮內膜炎所造成。建議回門診由醫師藉由內診或超音波檢查來找出原因。

通常惡露的評估可以依產墊浸濕的情形加以判斷。

 

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

陳建廷醫師表示,產後媽咪要出院前,主治醫師一定會對產婦做生理現象檢查評估,確認安全無虞才會讓產婦出院。但回家做月子期間,若產婦合併有骨盆腔下墜感、疼痛、背痛、白帶增多且分泌物有惡臭味、過度疲倦、全身不適、甚至有發燒的情形,應立即就醫。

 

結語

陳建廷醫師表示,產後媽咪剛生產完,體力消耗過多,加上精神狀況不佳,建議不要排斥吃止痛藥來緩解傷口疼痛或子宮收縮的疼痛。有些產後媽咪因擔心吃止痛藥會有上癮的情形而不敢吃,反而因為疼痛而不敢翻身或下床走動,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結果容易造成影響子宮復舊的情形,如不易排尿、延後哺育母乳時間等等。

時陳建廷醫師建議,產後媽咪應左右輪番側躺,才能讓惡露容易排出;平躺容易造成殘餘血塊殘留,甚而影響子宮復舊與收縮。出院前,生理方面的檢查,如超音波、血壓等檢查也是不可忽視的。

嬰兒與母親 9月號 NO.407

採訪撰文╱方筠
諮詢╱陳建廷婦產專科診所院長 陳建廷醫師
企劃編輯╱張玉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3105

 

 

 

 

 

產後沈浸在迎接新生兒喜悅的同時,對於自己身體的復原狀況也輕忽不得,觀察惡露,就是瞭解自己身體復原狀況的最佳指標。

 

 

什麼是惡露?

產後媽咪的陰道會流出類似經期的血,但量稍微多一點,這就是所謂的「惡露」。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憲銘表示,寶寶出生後,胎盤也會立即娩出子宮外,但子宮內膜的碎片、上皮細胞、紅血球、白血球、部分的胎盤組織等,會在產後數天內慢慢脫落,並且經由陰道流出體外,因而產生惡露。

 


惡露的顏色、量會隨著產後時間的長短而有所變化。台安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陳琇麗指出,產後24小時內,惡露量最多,大約1個小時就需更換1次棉墊,每次更換棉墊時,不妨觀察一下惡露量,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量大概占棉墊三分之一的面積。反之,若1小時內更換2至3次的棉墊,甚至次數更多,且棉墊全濕,即代表惡露量過多,可能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

 

產後各階段惡露變化

產後1~3天子宮所排出的惡露,主要的成分是血液及少部分的黏液,這些黏液的來源,主要是胎盤著床的位置上一些殘留的組織所組成,也可能帶有一些殘留的胎膜或胎盤的碎片,其顏色呈鮮紅色,稱為「鮮紅惡露」。

 

產後5~7天惡露量會逐漸變少,顏色變成粉紅色,或是帶有血絲的分泌物,稱為「漿液性惡露」;到了產後7~14天左右,惡露已經慢慢變為黃色或白色,稱為「白色惡露」。吳憲銘醫師表示,惡露持續的時間,會依每個產婦體質而定,多數的產婦於產後1~2週後惡露會慢慢的消失,有些產婦的惡露則可能會持續約4~6週左右。

 

產後各階段惡露變化表

產後週數

產後1-3天

產後5-7天

產後7-14天

產後3-6週

惡露性狀

鮮紅惡露 

漿液性惡露

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惡露量

多量

中量

少量

極少量至乾淨

惡露特色

鮮紅色,如同一般月經沒有味道或稍帶血腥味。

粉紅色漸轉為棕紅色、褐色,漿液性沒有味道。

乳黃色,或有點棕黃色,無味。

由褐色變為白色惡露,甚至轉為透明黏液。

 

剖腹產會有惡露嗎?

至於自然產跟剖腹產的惡露是否有差異呢?吳憲銘醫師指出,通常自然產產婦的惡露是自行排出,因此惡露量比較多;剖腹產產婦因醫師會在寶寶娩出時,一併將子宮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清除乾淨,惡露量比自然產產婦要來得少。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剖腹產產婦在產後10~14天左右,惡露量可能會突然變多,這是因手術後子宮傷口的血塊在此時才溶解,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異常症狀,就毋須擔憂。

 

按摩子宮 有助惡露排出

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呢?通常在產後,醫師會給予口服子宮收縮劑,幫助產後婦女的子宮恢復,醫護人員也會同時教導產婦自行按摩子宮,除可幫助子宮復原及惡露的排出外,也可預防因子宮收縮不良所造成的產後出血。

 


陳琇麗護理長表示,按摩子宮前,首先要先找到子宮底部(宮底)的位置,通常產後的宮底會在肚臍下方約1至3公分的位置。按摩的方法是用手掌以環狀按摩的方式按摩子宮底,即是以順時鐘方向繞圓往下按壓,一直按摩到子宮變硬,如此表示子宮收縮良好,即可休息。

 

至於1天該按幾次,每次需按壓多久?並沒有嚴格的規定,產婦只要發現子宮變軟,就可按摩至變硬狀態。自然產的產婦,在產後24小時內應隨時按摩子宮,並隨時觀察子宮底高度是否每日下降約一指。而剖腹產的產婦因為子宮有傷口,加上醫師已幫忙處理大部分的惡露,所以不一定需要做子宮按摩。

 

哺餵母乳也是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的好方法。哺餵母乳時,因為寶寶的吸吮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有助於子宮復原,因此,一般哺餵母乳的產婦,其子宮復原情況較佳,惡露排出相對也較為順利。

 

異常惡露及處理原則

惡露排出的時間與量,雖然會依據產婦的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若產後4天,鮮紅色的惡露持續不斷且量很多、有大血塊、產生惡臭味、發燒或發生下腹部疼痛的情況,必須立即回院求診,以免發生產後大出血,甚至休克的意外。

 

吳憲銘醫師表示,造成惡露不止的原因,常是子宮內仍殘留胎盤碎片或胎膜組織、產道裂傷、子宮收縮不良或服用過量生化湯所致。通常就醫後,醫師會先詢問產婦狀況,判斷是否需內診,確認是否有殘餘的胎盤組織仍留在子宮內,如果發現子宮內仍殘留胎盤碎片,則可能會進行子宮搔刮術,再給予產婦口服子宮收縮劑。

 

若是產道裂傷,可給予消毒藥水擦拭患部,若情況嚴重,則需予以重新修補;如果只是單純的子宮收縮不良導致惡露不止,則會給予口服子宮收縮劑,並教導產婦按摩子宮、鼓勵產婦哺餵母乳,以促進子宮收縮及增加子宮復舊的情形;而不當服用過量的生化湯所引起的惡露不止,只要馬上停止服用,應該就能得到緩解。

 

如廁後 確實做好會陰清潔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會陰的護理跟惡露的處理一樣重要。陳琇麗護理長指出,產後的會陰傷口只要保持清潔、避免發炎,大約4、5天就會癒合。然而如果出院後,發現會陰還是疼痛不止、傷口紅腫熱痛、分泌物有異臭味或排尿困難的情形,可能是受到感染,應儘快回診。

 

至於該如何做會陰的護理,陳琇麗護理長表示,產婦應於每次如廁後,用溫開水(水溫約43℃)沖洗會陰部,可使用會陰沖洗器,由前往後的方向(尿道口往肛門的方向)沖洗,之後再用衛生紙以按壓的方式將水分吸乾,保持乾燥,必要時,生產後滿24小時也可採用溫水坐浴促進傷口癒合。

 

產後惡露問題QA篇

Q產後第一次下床發現惡露大量流出,是正常的嗎?

當產婦第一次下床或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後,起身時陰道可能會突然湧出較多的血液,這是正常的現象,產婦並不需要過於擔心。

 

陳琇麗護理長表示,躺臥時,惡露會積聚在子宮與陰道內,在第一次下床時,因體位的改變,產婦的確會感覺惡露大量流出,通常幾分鐘內就會逐漸減少。如果產婦發現惡露有持續大量流出的情況,就要馬上通知醫護人員,診斷是否為異常產後出血情況。

 

Q為何原先惡露顏色及量都變淺了,後來卻又出現紅色的惡露?

惡露顏色原本已變淡卻又轉紅,此時必須先注意是否服用過久的生化湯,如果是因生化湯導致的惡露顏色由淡轉紅,只要停止服用,症狀就會得到改善。吳憲銘醫師指出,比較嚴重的情形可能是子宮復舊不全或延遲性產後出血的徵象,大多是子宮受到感染所致,應立即就醫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的產婦會把第一次的月經誤以為是惡露的顏色又轉紅了。吳憲銘醫師指出,沒有哺乳媽咪平均會在生產過後約6至8週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但有些人會更早出現,甚至在產後4到5週內就出現第一次月經,這也是常常有媽咪誤以為「怎麼惡露一直停不了?」的原因,只要沒有出現大量鮮血、出血時間超過一週以上等特殊狀況,就沒有問題。

 

Q何時可開始服用生化湯?生化湯的成分是什麼?

多數的產婦會服用生化湯來幫助惡露排出。陳琇麗護理長指出,生物湯主要的成分有當歸、川芎、老薑、桃仁、炙甘草五味藥,可調節子宮收縮,排除子宮內未剝離的黏膜或血塊,幫助惡露排出,防止產褥感染,預防血栓形成,促進內膜修復,並可幫助子宮復舊,減少宮縮腹痛。不過,雖然生化湯對產後復原有其助益,仍須醫師診治後才知是否能服用。

 

但若已服用子宮收縮劑再喝生化湯,則可能會對子宮造成過強的收縮作用,使子宮肌肉彈性疲乏,最後子宮可能就不收縮了。吳憲銘醫師表示,產後在醫院會讓產婦吃3~7天的子宮收縮劑,若產婦一定要服用生化湯,可在出院後已沒有服用子宮收縮劑後再服用,1天1帖且不宜服用超過7天。因為產後1週後,子宮內膜開始新生,生化湯反而會造成新生的子宮內膜不穩定,容易導致出血不止。

 

剖腹產婦也是於產後1週後,待傷口復原狀況較穩定再開始服用,但也不能太晚喝,若是超過兩個禮拜就不宜服用生化湯了。其實剖腹產婦可喝、也可不喝生化湯,因為醫師在進行剖腹生產時,已將子宮內的殘留物處理乾淨,惡露量比自然產者少很多。如果剖腹產婦比照自然產婦服用相同劑量的生化湯,容易造成血塊堆積,甚至影響子宮內膜的修復工作。

 

Q月子料理都是用麻油,會因此使惡露量增加嗎?

月子料理中麻油雞是必備的補品。陳琇麗護理長表示,麻油可以幫助子宮收縮、抗炎、抗氧化、增強免疫力,而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幫助體力恢復,這些食材皆可讓產後媽咪迅速恢復健康,不過必須在產後1週後再食用。其原理跟生化湯一樣,因產後1週內產婦均會口服醫師所開立的子宮收縮劑,如果料理中再添加麻油,只會讓子宮收縮產生疲乏,反而適得其反,讓惡露量增加。

 

Q惡露滴滴答答不停,可以打促進子宮收縮的針嗎?還是吃藥就有效?或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

少數產婦可能於產後1個月,仍會陸陸續續的排出帶有褐色的分泌物,這表示子宮仍然處於持續修復的過程,因而出現少量出血的現象。吳憲銘醫師指出,若惡露排出不佳,通常醫師會開立子宮收縮劑給產婦服用,一般症狀就會得到改善;若情況較嚴重,還是需透過更詳細的檢查來做判斷,以免子宮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產褥熱。

 

Q產後多久可以吃酒類的料理?

台灣多數的產婦都會在坐月子當中進補,其中燒酒雞可說相當地普遍。尤其老一輩的婆婆媽媽在料理燒酒雞時,常常習慣加入許多米酒,但產後是否可以馬上吃這類食物呢?陳琇麗護理長建議產後1周後再吃。因為酒會使子宮肌肉鬆弛,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建議在製作酒類食物時可以烹煮久一點,讓酒精揮發掉,且產婦本身也要密切觀察自己的惡露狀況。

 

 

採訪/余靜雯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吳憲銘

台安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 陳琇麗


《MamiHome媽咪窩》.
2010/7月號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E812EC396286112E

 

 

 

 

 

許多媽咪在產後除了擔心寶寶的健康之外,都會發現產後多少會有一些自體內排出的分泌物,顏色不一,有時後都會令媽咪們異常緊張,而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會陰的護理及惡露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然而惡露又是什麼?會影響健康或是平日生活嗎?又該如何有效護理與清潔,才能達到產後放心又安心。 

 

 

產後自然現象 了解它就不怕

 

惡露其實不「惡」 

惡露在英文裡俗稱「Lochia」,在台灣大家都統稱「惡露」,雖然光聽名字就覺得令人害怕,其實台大醫院產科科主任李建南表示,惡露其實是屬產後的自然反應,每個媽媽在產後都或碰到,只是量的多寡並伴隨不同的情況。自產後胎盤剝離後的血管出血,而產後子宮內的所殘留的血清、白血球、黏液、細菌和組織等相關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的過程所致。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顏色從一開始的暗紅色到之後的淺紅色,之後再變成乳白色或黃色,內容也會從一開始的黏稠狀到之後慢慢減少,通常會維持1星期左右,然而每個孕婦的體質不一,有些人可能一星期就結束,有部分的媽媽時間則較長。

中標:惡露情況每人不同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徐明洸提到,每個孕婦惡露的情況都不一樣。惡露有從一開始的紅色惡露到後來的白色惡露。約產後1~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因為含有較多的血液,所以顏色呈紅色或暗紅色,量也比較多,大概與平時月經量一般,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有血腥味,一開始的時期稱之為紅色惡露。當產婦第一次起床或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後,在猛然下床時,陰道可能會突然湧出較多的血液,這是正常的現象,產婦無需過於擔心。大約產後5~10天左右排出,呈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清、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這時由於細菌生長,味道有時會較刺鼻,但仍屬正常的範圍。產後10天以後排出,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稱之為白色惡露,其實並非完全白色,因為其中含有白血球、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份,形狀與白帶相似,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基本上來說,當惡露出血不止時,有可能分為內生與外來的因素,當胎盤剝離後會產生血管斷裂,第一時間的肌肉收縮後就會幫忙開始止血,但因為阻塞的血管又可能因為收縮沒那麼強,過一段時間又被打通,稱為再灌流出血,大約會維持一個星期的間接性出血,但每次出血的時間不會超過太久,並且會有血塊的發生。此外,外來的出血有可能因為中藥而引起,有部分的酒精類、中藥(如:生化湯)裡的成分有可能會導致平滑肌抒張與血管擴張。



抑制惡露不要靠偏方

部分的媽媽透過網路得知透過按摩可適時地幫助惡露排出,李建南主任表示,雖然適時的按摩可以幫助紓緩情況,但其實按摩的功效並非如網路上所說得如此神奇,按摩確實可以增加子宮收縮,並適時的減少惡露,此外,產後2星期後子宮就進入骨盆腔裡,利用觸覺已感受不到,與其將大多的時間花在按摩上,應該多去觀察惡露的情形並做休息。產婦在平日生活可以保持會陰部的乾爽之外,並輕柔地徹底清潔,另外在清理惡露時,尤其是會陰部有縫合的人,動作要儘量小心輕柔,以免觸痛傷口。當然,也有部分的產婦都會在生產前買好所謂產婦必備的「生化湯」,以便產後服用。生化湯的確可以適時地幫助惡露的排淨,一般建議自然生產的產婦,在產後三天可開始服用;剖腹產要在排氣以後才可服用,而且大約服三至五帖就夠了,過多的服用絕非是好的。另外要注意的是,產後休養不夠,血性惡露一樣會難以停止!因此,遵照醫囑服藥,生化湯適量服用,並且多休息,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養好身體,邁向活力媽咪的新里程碑。另外,網路流傳的紅糖水或是其他飲品可以減少惡露的發生,李建南主任表示,沒有醫學根據的建議並非適用於每個人,適時的休息並觀察惡露的情況,才是維持產後健康的不二法門。

 

 諮詢/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李建南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徐明洸

媽咪寶貝 7月號 NO.121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8895/b#

 

 

 

 

 

生完孩子,新媽媽照顧寶寶的同時也別忘了關愛自己。坐月子對新媽媽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對預防月子病,更是時刻都不能放松。

 

 

1.產褥熱

如果新媽媽在生下小寶寶後出現發燒的症狀,通常發生在產後24小時到產後10天就稱為產褥熱。產褥熱感染嚴重的話將影響新媽媽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預防措施:多休息:新媽媽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如果身體吃不消,就把照顧寶寶的任務交給家人,這樣才能早日恢復體力。多喝水:補充水分對于已經發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暢的新媽媽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000ml左右的水。清潔衛生:產後惡露會持續一段時間,新媽媽要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褲,尤其會陰有傷口的新媽媽,如廁後最好能用溫水衝洗會陰部,以減少感染發生。傷口幹燥:剖宮產的新媽媽一開始可以用熱毛巾擦拭身體,等到產後7—10天再洗澡,以減少傷口發炎的可能。要保證傷口幹燥清潔。適度營養:產後新媽媽哺乳、恢復體力的同時,也能增強抵抗力,因此要加強營養補充,不過也不要補過頭,尤其是患有產褥熱的媽媽,飲食應該清淡一些,避免油膩。別急著親熱:產後性生活容易對新媽媽的身體造成損害,一般在產後復診以後,如果醫生確認身體已經復原,才可以恢復性生活。

2.子宮脫垂

有些媽媽產後會感到小腹下墜或腰疼,這是由于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後變松弛,使得子宮位置發生變化,子宮沿陰道方向往下移動,造成了子宮脫垂。預防措施:不要久站:新媽媽要充分休息,在床上時多換換臥床體位。下地後不要長久站立,盡量避免下蹲動作,提重的東西請家人幫忙,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新媽媽不要急于體型恢復,而過早使用強力束腹帶,過早進行高強度形體鍛煉。小心便秘: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因為便秘或慢性咳嗽等會使腹壓變大。

 

3.乳腺炎

產後1—4周是急性乳腺炎的多發期,由于乳汁排通不暢淤積在乳房內,造成了細菌感染,新媽媽會出現乳房疼痛、發燒等症狀。預防措施:保持乳汁暢通:產後及早開奶,讓寶寶多多吮吸,如果寶寶吃不完,可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哺乳前可熱敷乳房,這樣能促進乳汁通暢。防止乳頭破裂:乳頭破裂既容易乳汁瘀積,又有可能因傷口而發生細菌感染。準媽媽早在懷孕6個月起,就可以每天用毛巾蘸水擦洗乳頭了。如果乳頭被寶寶吸破了,首先應糾正含接方式,哺乳後局部用乳汁涂布于乳頭或乳暈上。乳頭皸裂嚴重時,暫時停止哺乳24—48小時,並將乳汁擠出或吸出再喂嬰兒,以減輕炎症的發展,促進皸裂愈合。對經久不愈的傷口,可在哺乳後涂敷10%復方安息香酸酊,或10%魚肝油鉍劑,記得下次哺乳前要先洗凈再喂奶;或者使用乳頭罩間接哺乳。平時要避免對乳房的擠壓,盡量穿寬松的衣服。注意飲食:新媽媽要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用海帶涼拌吃或燉雞肉吃,可預防急性乳腺炎。如果已經有急性乳腺炎先期症狀了,不妨用蒲公英30g,陳皮6g,用水煎服,每日1劑。

4.尿潴留

有些新媽媽產後由于害怕傷口痛而不敢排尿,或者產程太長壓迫膀胱,造成產後排尿虛弱無力,膀胱發脹,排尿時點點滴滴很不通暢,這就是尿潴留。預防措施:活動一下:如果身體沒問題,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起床活動一下,能促進小便的排出。熱敷一下:可以在小便前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放在腰腹部熱敷半小時,或者用溫水衝洗外陰,促進排尿。

 
 
 

5.腰疼

媽媽的骨盆韌帶在剛生完孩子的一段時間內尚處于松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子宮仍未完全復位,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猛然彎腰拾撿東西,或者久蹲、久坐,新媽媽都會感到腰部酸痛。預防措施:正確喂奶:喂奶姿勢不當是造成產後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給寶寶喂奶一定要注意姿勢要正確,要多備些柔軟靠墊,或者哺乳枕之類的用品。少彎腰:把一些經常要拿的東西,如尿布、奶粉、紙巾等放在一個觸手可及之處,高度要合適,不要經常彎腰。童車、童床也要調整到合適的高度,避免抱、放寶寶時過多彎腰。把那些掃地、拖地等彎腰幹的活,丟給孩子他爸。補鈣:新媽媽要注意補鈣,避免骨質疏松而引起腰痛。平時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適當運動:新媽媽可以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6.手

產後身體虛弱,用吸奶器吸奶或一些家務在平時看來很輕松的小事,在月子期間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感到手指發麻、疼痛。麻痛點多發生于從拇指到中指一半的位置。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手腕及拇指部位所造成手腕兩條肌腱發炎。與孕期血液循環慢、水腫,致腕管內壓力增加,正中神經受到壓迫發生的腕管綜合徵有所差別。預防措施:避免肌肉損傷:產後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和家務對身體恢復有促進作用,但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因為如果時間太長,將使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容易出現損傷。同時產後新媽媽身體虛弱,風邪趁虛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無論是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當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一定要立即停下來休息。注意保暖:新媽媽月子裏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甩甩手:當你的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甩甩手,左、右轉圈,不僅能消除不適感,還能鍛煉腕部靈活性。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8851/b#

 

 

 

 

 

聯合報╱廖桂聲/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

以前生小孩是件非常危險的事,現在醫學昌明,仍然存在風險,例如產後血崩,就可能無情奪掉產婦的寶貴性命。坊間流行一句話「生的過麻油雞酒香,生不過就是四塊板」,就形容生小孩好似搏命,也點出了那個年代產婦做月子最佳調理──麻油雞酒。

 

 

產婦經過一番生死搏鬥後,筋疲力盡,饑餓難奈,老一輩的人會馬上端出一碗香噴噴的麻油雞酒,犒賞產婦,坊間稱此作法是給產婦「壓腹」,相當溫馨,充滿人情味。

但吃麻油雞酒,對產婦及寶寶而言,真的合適嗎?臨床發現,有些產婦吃麻油雞酒,惡露卻排不出,全身發癢,甚至高燒;也有部分產婦吃麻油雞酒,乳腺堵住,整個乳房都是硬塊,出現蜂窩性組織炎。

華人重視坐月子,婦女若時常頭暈,頭痛,腰痠背痛,四肢無力,手腳冰冷,月經疼痛,陰部分泌物過多,就有可能是「月內風」,也就是月子沒有做好。

做月子指的是產褥期,是胎兒及胎盤娩出後,一直到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完全復原期間,大約是六到八周。做月子是婦女改善體質的最佳時機,有些婦女因做好月子,產前頭痛、經痛等婦女病也都好多了,有些婦女因沒做好月子,產後症狀反而變本加厲。

正確的藥食調養,可以影響婦女一生的健康。我們的老祖宗認為,產後氣血大虛,子宮虛冷,故有產後宜溫補之說。除了吃麻油雞酒外,還會吃杜仲炒腰子或豬肝,但是這些高動物性的油脂食物,吃太多了對母親與嬰兒未必合適。做月子少吃高動物性的油脂食物,應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才是正確的健康飲食。(作者為中西醫師)

【2010/06/18 聯合報】@ http://udn.com/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2736

鄭志堅◎著

 

 確認子宮復舊非常重要

子宮是女性身上最強韌的器官,這個強韌的肌肉組織可以由1個拳頭大小,擴大到裝近1個3公斤的寶寶,這樣的彈力和韌性充分表現出了女人內在的力量。而在歷經懷胎10個月和生產的歷程之後,在坐月子期間確認讓子宮復原到懷孕前的狀況(復舊)是非常重要的。

 

當胎兒和胎盤分娩之後,子宮底的高度會從肋緣降到肚臍,整個子宮的重量大約1公斤左右。產後兩天子宮會逐漸縮小,產後的1個星期,子宮的重量大約只剩下500公克,媽咪可以輕易的從肚子摸到自己的子宮,好像肚子裡有一個硬硬圓圓的球體,摸的時候甚至會左右移動。而產後子宮的內膜脫落成為陰道的分泌物,稱之為「惡露」,通常2到3週會自然結束,觀察惡露的變化可以了解媽咪身體的恢復狀況。

 

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現在就讓我們透過這兩週的生理變化來掌握自己的身體。

 

 

寶寶出生後,2天後子宮會逐漸縮小,產後1週,子宮的重量大約只剩下500公克。

  


產後第1週的生理變化

生產完後第1週是身體變化最劇烈的階段,以下7個重要的生理變化,媽咪們要特別注意:

 

變化一:排出紅色惡露

主要是血及黏液,這些黏液是由胎盤著床位置上一些殘留組織所組成。產後1到3天惡露呈鮮紅色或是白色,沒有味道或稍有腥味。產後4到7天,胎盤部位的子宮內膜逐漸癒合,惡露的量逐漸變少、變稀,此時為漿液性惡露。

 

鄭醫師小提醒

產後媽咪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惡露的顏色,以作為判斷子宮的恢復有無異常,如果紅色惡露持續不斷且量很多或產生惡臭,必須盡快找醫師治療。

 

變化二:出現產後痛

產後痛就像生產時的疼痛,是由子宮間歇性收縮所引起,通常產後痛會持續2到3天或更久不等。第一胎產後的子宮會呈現持續的收縮,所以較不會有產後痛,生第2胎以上的子宮,肌肉呈間歇性的收縮、放鬆,因此會感覺到子宮一陣一陣的疼痛。剖腹和自然都一樣痛感,但剖腹會加上傷口的痛,所以有時會混淆。

 

此外,若是產後子宮沒有排空,殘留有胎盤組織或是堆積很多血塊,子宮此時會努力將這些物體排出,產後痛會特別明顯;而多胞胎或是羊水過多的媽媽,也會有較強烈的產後痛。

 

坐月子Q&A

減輕產後疼痛的方法

若是產後疼痛厲害引起不適或是焦躁失眠,可以採俯臥姿勢或是下床走動,藉此幫助子宮排出囤積的血塊;或按摩足部的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於足部的兩側,足踝尖上三寸,約四隻手指合併的長度,脛骨後緣),也可以減輕疼痛。

 

變化三:體重下降5到6公斤

產後的體重通常會減輕9到10公斤左右,在生產時由於胎兒、羊水、胎盤的排出以及失血,媽媽的體重會立刻下降5到6公斤或更多。而產後的1週之內,排尿和會特別明顯,懷孕期間水腫的現象在這一段期間會逐漸消退,體重會再減輕2到4公斤,產前水腫愈厲害的人,體重下降會愈明顯,子宮的縮小及惡露的排出,約可再減輕1公斤的重量。剛生產完通常會降5到7公斤,這是因為胎兒佔了約3公斤,生產過程約失血1公斤、胎盤500公克到1公斤,羊水也是500公克到1公斤。

 

變化四:容易便秘

產後腸胃道的變化極為明顯,最常見的是便秘的問題,由於生產過程中,腹部的肌肉收縮太厲害造成大腸受到傷害,以致無法發揮作用,此外,也有心理因素的影響,有些媽咪產後因為害怕傷口疼痛而不敢上廁所,這些都是導致便秘的原因。

 

而協助排便的方法,包括以運動來恢復過度伸張的腹肌張力、提早下床活動,增進子宮收縮,使傷口早日痊癒及排便正常,均衡的飲食和攝取足夠的水分也很重要。

 

變化五:乳房變硬和乳汁分泌

產後數天,就會開始有正常的母乳,乳汁的分泌狀況因人而異,差異很大,同一媽媽每一胎的狀況也不盡相同。產後乳房能分泌淡黃色的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和免疫球蛋白,可以保護新生兒免於受到腸胃道的感染,和正常的母乳比較起來,初乳有較多的蛋白質。在開始分泌時,乳房會變硬,並且會有壓痛,有時會覺得一陣一陣抽痛,有時疼痛會延伸到腋下,這種乳房的疼痛,通常1至2天就會消失。產後必須多攝取高蛋白食物,並且早期讓寶寶吸吮母乳,讓乳房排空,或是適當的乳房護理,都可以幫助乳汁的分泌。關於乳房與哺乳的更多訊息請見Part5給寶寶最棒的母乳。(註1)

 

在開始分泌乳汁時,乳房會變硬,並且會有一陣一陣的壓痛感。

 

變化六:排尿量大

因為生產時所造成的損傷,產後膀胱往往會水腫、充血,而且感覺的靈敏度以及肌肉的張力都會降低,再加上產後的利尿作用,產後的12至14小時之內,身體會排出大量的尿液,如果不加以注意將尿液排出,會使得膀胱因為過度膨脹而

受到損傷。

 

產後的4小時內應下床解尿,如果無法排出,可用溫水沖洗會陰,或是用手輕壓恥骨的上方,如果仍然無法順利排尿,應告知護理人員,必要時予以導尿,在正常的情況下,膀胱通常會在產後的5到7天內復原。

 

變化七:排汗量大

產後的幾天之內,身體會大量的排汗,排出懷孕期間貯存在體內的大量水分,這種情況無須特別處理,但應隨時將汗擦乾,並更換衣物,以免著涼或影響個人衛生。

 

產後第2週的生理變化

惡露在第2、3週(7到14天後)會變黃褐到黃白色,並且量也會變少,而通常到了產後的第3週,分泌物會逐漸消失,產後7到21天,分泌物會呈乳黃色或是白色,沒有味道。

 

生產時產道的損傷會造成陰道以及骨盆肌肉及其他支撐組織的鬆弛,常見的骨盆鬆弛包括: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尿失禁等,這些症狀不會立刻出現,但是會隨著年齡及生產的胎數,這些症狀逐漸加重,產後進行適度的運動可以減輕骨盆鬆弛的狀況。

 

要注意的是,因為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這段期間還是應儘量避免太激烈的運動。大約產後2週,傷口大致癒合了,可以做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或地板運動。陰道生產的產婦則可以開始做骨盆運動(凱格爾式收縮)以促進陰道的緊縮,並減少將來發生尿失禁,或是子宮、陰道脫垂的機會。不過最重要的是,任何運動都不可以勉強。

 

鄭醫師小提醒

懷孕期間子宮增加的負擔是不可言喻的,單看之前與之後子宮的大小就知道,因此,在生產後要使子宮盡快恢復原狀。而要想子宮盡快的恢復功能,最重要的是將子宮內的淤血完全排出,如果能使子宮成為真空狀態,則荷爾蒙的分泌將會特別活躍,子宮的功能亦會比懷孕前更好。

 

看過來!產後重要的生理變化

排惡露

第1週鮮紅色,7到14天後會變黃褐到黃白色。

產後痛

子宮間歇性收縮所引起,通常產後痛會持續2到3天或更久不等。

體重變化

生產完體重會降5到7公斤,孕期間的水腫也會逐漸消退。

腸胃道變化

最常見的是便秘的問題。

乳房與乳汁

產後數天,就會開始有正常的母乳,乳汁的分泌狀況因人而異。

排尿

產後的12至14小時之內身體會排出大量的尿液,若不注意將尿液排出會造成膀胱受損。

排汗

產後的幾天之內身體會大量的排汗,需避免著涼並注意衛生。

 

做完月子卻還有惡露?

做完月子惡露仍然不止,可能的原因如下:

1.子宮收縮不良:剛生產完,有大出血經驗的產婦中有部分需要服用更久的子宮收縮劑,促進子宮收縮和復原。

 

2.子宮內殘餘物:偶爾可見胎盤殘存組織或血塊淤積於子宮腔內,可經由超音波診斷出來。

 

3.功能不良型子宮出血:子宮以準備好回復正常月經週期只是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造成正常月經之前的不規律出血。

 

4.陰道、子宮頸或骨盆腔發炎:這些情況也會造成不正常出血,可由檢查找出原因。

 

5.哺餵母乳:幼兒吸吮乳頭會造成子宮收縮,若因此造成少量點狀出血是可能的,必須先分分析出血的量與型態,必要時仍須就診請教醫師。

 

6.補助療法或其他調養藥物:有些人做完月子仍繼續規律地服用生化湯或其他產後調養的藥方,也可能造成不規律的出血。

(註1):詳見本書第114頁。

方舟文化
《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

 

坐月子期間確認子宮復原到懷孕前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子宮復舊一般約需6週,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8E2A7E96EB32A943

 

 

 

 

 

以前的人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現在更有人說:「做好月子,健康一輩子!」因此國人普遍都很重視產後調理!但要怎麼調理才好呢?由本身正懷第二胎的專業中醫師來告訴您!

 

 

把握月子,調好體質

一般在門診時是不太容易碰到坐月子的媽媽,除非是生產前來門診諮詢,或平常即在門診調理身體,跟我們有建立一定的醫病關係,月子期間會打電話來詢問,否則門診的媽媽都是已經產後四週以上才會來就診。 

    我運氣很好,先前在新竹時有跟產後護理之家合作的經驗,每個星期會定期去看產後媽媽,舉凡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感冒、惡露有問題、痔瘡發作、睡眠障礙,到產後心理適應不良、產後憂鬱的媽咪都接觸過了,而且在月子中心建立起信任關係後,一些原本不清楚中醫可以協助處理他們問題的爸比、媽咪及寶寶,之後都還會來我的門診尋求幫忙。 

如今我自己懷了第二胎,想跟讀者分享產後如何調理,為往後日子健康的身體打好底! 

 

把握坐月子階段,好好調理體質

女性體質調理的三大黃金階段就是青春期、坐月子跟更年期。坐月子期間做身體調理工作,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包括過敏、手腳冰冷、貧血、經痛、身體痠痛的問題,都很容易在短期內達到改善。以前的人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月子沒做好,從頭到腳麻煩就一堆,例如頭風頭痛、眼睛視力退化、腰痠背痛、膝蓋及全身多處關節疼痛,整個人氣色跟體態也不好。

以前的媽咪都在家裡,生活重心就圍繞著家裡的柴、米、油、鹽打轉,很少注意到自己;但是現在的女性不但家事一把罩,還得出外工作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坐月子期間把自己跟寶寶照顧好,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整理好內外,很快的又要回到工作崗位,每天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實在很不容易!

 

妳補對了嗎?

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不管是體質或是食物、藥物,都有寒、熱、溫、涼的不同,針對不同屬性的人自然要有不同的調理方式,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地方生產,坐月子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喔!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堅持要用全酒,料理全酒、擦澡也要用米酒水,因為她認為這樣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好,但是她的想法就是太過了,第一胎坐月子後不到3個月,全身長疔瘡,又紅、又癢、又痛,而且不時嘴破,苦不堪言!經過一年多的調理,才把燥熱壯實的情形改善。還有些人以為生化湯是喝一整個月,結果到五十幾天還惡露滴滴答答止不了。

另外產前因為胎兒在身體裡面,所以多表現出代謝快、火氣大的症狀,有些人以為自己是不需要補的,卻不知道產後大多呈現「虛」的狀態,沒有適時加入健脾補肝腎的藥物,產後體重跟生產前一樣,甚至還加重,造成全身疲倦、筋骨痠痛。

還有些媽咪因為怕奶水不足,拼命找增加乳汁的配方,而且很認真地餵奶、擠奶,幫寶寶儲存往後她上班時所需的食物,結果泌乳素過度刺激,奶水過剩不說,連月經也不來了,下一胎遲遲無法受孕才發現原來是泌乳素作怪。

 

產後調理應分四階段

產後調理目前一般都會分階段,佐以個人體質微調:

1.  第一階段──去瘀生新:視自然產或剖腹產的不同,服用5〜7帖的生化湯,自然產若有服用子宮收縮劑則第五天開始服用,剖腹產多在第七天以後服。

2.  第二階段──健脾利水:利用八珍湯加減,大約5天,此時會幫助產婦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並且增加泌乳量。

3.  第三階段──大補氣血:十全大補湯要在產後10〜14天才可以吃,而剖腹產的媽咪因為有傷口的問題,要等到產後15天才能加入麻油及酒料理。

4.  第四階段──補肝腎強筋骨:現在多建議加入此階段,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咪,子宮及骨盆的收縮能力不比自然產,所以要加入補肝腎強筋骨的藥方,加做兩週的月子。

 

不同季節,調理方法也不同

如果是在夏季生產,或體質平時就偏熱性,當然就減少麻油、酒、薑不要爆太過、肉桂等辛熱的中藥減量,甚至加些生地、麥門冬、天花粉、石斛等改善口乾或便秘情形。

冬天因為血液循環較差,就可以多加些溫熱的食物或藥物來改善。

不過現在建築物保暖跟遮蔽的效果都不錯,而且空調設備發達,大部分坐月子時都是保持在恆溫的狀態,比較需要小心的反而是出汗後毛細孔張開,有冷氣或風侵襲身體的問題。

 

五色調理法

中藥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物若攝取得當,都可以協助身體做好調理。所謂的坐月子餐就是為兼顧美味及調理身體因應而生的。簡單的歸類有五色:青、赤、黃、白、黑,各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所以剛開始會喝紅豆湯、紅糖山楂茶,接下來用薏仁湯、豆漿、山藥,最後黑豆水、何首烏等方式去做階段調理。現在有很多媽咪吃素,素食的月子餐也很普遍。

如果真的排斥「黑藥水」,或害怕中藥味,可以找信任的中醫師諮詢,了解自己的體質,多留心點,還是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

 

我是中醫師,我這樣坐月子

這是我的第二胎,第一胎陰錯陽差,月子中心、月嫂、婆婆媽媽月子法我都嘗試過了,發現坐月子如果要「遵循古法」,對現代小家庭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折磨,對長輩也很辛苦,又煎藥、又煮飯,成天在廚房忙個不停;去產後護理之家,又捨不得老大,加上現在醫院又有客製化煎藥服務,煎煮出來的有效成分比自己煮的濃多了!所以我準備找個不錯的月子餐配送,家裡有個人手幫忙整理內務,媽媽、老公、小孩三代聚在一起享受一段美好的家庭時光。畢竟平時各忙各的,難得有一段時間、有一個理由把大家「綁」在一起,在侷限的空間內共同相處,應該好好珍惜!

現在女性的自主性很強,對自我期許也很高,但是遇到一個新生命降臨時,很多狀況都是不如預期、無法掌控的,因此準備受孕時就告訴自己必須把腳步放慢些,小寶貝的成長是急不得的,把一些時間留白給自己及家人,對自己好一些,周圍的人也會好過點!

 

 

陳玉娟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中醫師國考及格

現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03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玉娟
輯╱張玉櫻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5ACCEB3A78C954A5

 

 

 

 

 

年來台灣地區的醫療醫療院所及媒體大力提倡母乳的益處,使得「天然的尚好」觀念也紛紛受到父母的認同。然而選擇優良的生產醫療院所也慢慢受到家長們的重視,台北市於89年起於7家醫療院所試辦認證評鑑後,修訂而成本土化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標準。最終的目標在達到國際所推動的"愛嬰醫院(Baby Friendly Hospital Initiate)"之標準,並創造一個以母乳哺餵成為常規的醫療照護環境,給予嬰幼兒最好的開始並照顧到媽媽的需求。既然如此,這次的媽咪寶貝雜誌就帶領所有家長來一同了解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吧!

 

 

History母嬰親善醫療醫療院所

相信大家對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歷史並不是很清楚,但其實早在西元1990時透過世界高階層衛生組織會議在義大利舉行,呼籲制定國家的母乳哺育政策,執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督促所有產科機構執行幫助成功哺育母乳之10大措施,成為母嬰親善醫療院所(Baby-Friendly Hospital Initiative, BFHI)並制定法律保護職業婦女哺育母乳之權利。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當時的台灣社會社會已慢慢轉型,許多的職業婦女開始以工作為重,婦女也由居家生產,走向診所或一般醫療院所生產,但是當時的醫護專業人員缺乏母乳相關的知識,奶粉廠商無孔不入的銷售手法,使母乳哺育進入歷史上最低糜的時期,在1970年~1990年出生的新生兒幾乎都是哺育配方奶。

推動計畫持續進行GO!
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概念目前在台灣已經推動好一陣子了,但是很難想像在民國74年時衛生署調查發現國內產後一個月母乳哺育率僅佔32.5%,到了民國78年發現產後一個月母乳哺育率又下降至26.6%,純母乳哺育率則只佔5.4%而已。在不斷推動及監督之下,於2001年(民國90年)首次推廣於全國,由於積極推動,如今到了各大醫療院所都可以看到各大海報以及醫護人員的大力推薦。

LOVE母嬰親善醫療院所6優點
部份的醫療院所在政府的支持與宣導之下,慢慢期許轉型成為專業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但是還是有部分家長對於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只停留在宣導「母乳哺餵」的優點,或是質疑母嬰親善醫療醫療院所的目地;殊不知母嬰親善醫療院對媽媽及寶寶包含了相當多相當多的幫助,下列6優點相信可以讓家長們更了解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帶來的益處。
優點1:母乳哺餵UP!
邱淑媞局長提到:「若是有機會重來,我真的希望給我的寶寶完全的母乳哺餵。」局長表示,母嬰親善醫療院所於母乳哺育之推廣中,扮演重要角色。母乳不僅代表著優質的營養,也是讓媽媽學習如何增進親子關係與體驗生命美妙的一刻,增加母乳哺餵的機會,寶寶營養顧得到;愛心享受更大。過去二十年來,全世界有超過二萬家機構通過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之認證,而純母乳哺育率也有顯著性的提高。
優點2:減少過敏體質
此外,母乳中富含著許多對抗感染的抗體,媽媽可以藉由奶水將重要的抗體傳給 寶寶並提供天然免疫能力,寶寶身體強壯而健康;也不容易受到細菌感染而生病喔!研究指出不僅減少過敏和其他疾病,還可以增進免疫力。多喝母乳的寶寶身體健康又不會虛胖,比起配方奶更減少蛀牙的機率,所以邱淑媞局長表示,過敏寶寶越來越多,聰明的媽媽可以利用母乳的營養為寶寶打造一身健康的金鐘罩喔!
優點3:母乳水分NO.1
母乳裡除了足夠的營養之外,還有大量的水分!大部分的寶貝在6個月大以下,其實是透過母乳的哺餵來補充體內 所需的水分,而母乳中的電解質,包括鐵的含量都較牛奶低,但是它的吸收利用率甚高,因此對嬰兒腎臟的負荷少,只要新生兒的喝奶量達一定的標準,即無需再給予水份。
優點4:媽咪聰明瘦
另外,現在許多的媽媽都擔心產後無法瘦身,妳知道哺餵母乳可以聰明窈窕瘦身嗎?邱淑媞局長表示,透過母乳的哺餵,媽媽不僅身材恢復得快;因為餵母奶的過程當中,不但燃燒脂肪,還可幫助子宮的收縮。
優點5:增進親子關係
透過母乳哺餵的過程當中,可以慢慢增進親子之間的美好關係,除了與寶寶跟親密之外,更可以提早凝聚家庭的向心力等皆有幫助呢!寶寶也可以在媽媽身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別忘了,母乳的哺餵=母愛的實現喔!
優點6:大家的愛心
邱淑媞局長在此更提醒我們的社會大眾與醫療單位,應該要用愛、支持、並配合教導媽媽哺餵母乳,醫謢人員更應給予適時的幫助與提醒,相信這份愛心與關心都可將給予每位媽媽更多愛的力量。
 
 
台中縣位居第一!
沒有讓台北市位居於領先,台中縣的大里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療院所在98年度獲得母嬰親善療醫療院所認證的全國特優成績,除了醫療院所高層關注並致力於推動外,並組成「母嬰親善推廣委員會」將產房、小兒科、護理部、感染科、中醫科、麻醉科、營養師與社工一同提供產婦最完善的全能照顧與服務,另外,產房與嬰兒室同在同樓層,免除媽媽或是家長們在其他樓層奔波的辛苦,特別的是,在產房與小兒科一同照護24小時親子同室,不僅方便產婦在床邊哺餵、學習育嬰技術。

24小時電話諮詢 家長們好放心
台中縣的大里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療更提供24小時的母乳哺餵諮詢專線,使得家長需要協助時可以立刻獲得幫助,這些小細節的助益以及努力推動母嬰親善醫療的政策都讓醫院可以順利獲得認證通過的關鑑。

初步困難重重
台中縣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所婦產科醫師王文中表示,一開始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環境並不如現在是具有優勢的,也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改善與調適才使得醫院各方面越來越進步,一開始的產房、護理站都是分開的,也是花了好一陣子的努力將院內的動線更改,才能遊刃有餘的推動母嬰親善的概念。並且提供同一批的護理人員進行產前衛教、產中照顧與產後病房諮詢的概念,孕婦媽媽也會較安心與趕到一致,產後返家時,護理人員也會定期電訪詢問哺餵母乳的情形,適時的提供協助。但是,除了醫院的整合需要努力深耕之外,面對「人」的各種情況也是起步時的困難。王文中醫師提到,大部分產婦心態都較易接受,但是其他的家屬(如:婆婆、長輩等)則會產生內心的疑慮如:寶寶會吵到媽媽、寶寶與媽媽不能同房睡或是哺餵母乳是否為必要的。為減少這類問題發生,醫院會希望在產前就推廣相關概念,產後心態則較易接受;若是疑慮無法排解,除了希望先以嘗試為主再去觀察其後的狀況,醫護人員並會隨時幫助並安撫,基本上來說,適時減輕新手媽媽的負擔,的確幫助不少。

2特色 打造NO.1母嬰親善醫療院所
台中縣的大里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療擁有2個特色,才能創造特優的紀錄;1.小兒科醫師每日從中協助、檢查並巡房;2.門診產婦的預約獨立出來,與其他預約門診做分割,並建議產婦在預約前提早15分鐘做衛教諮詢,讓產婦更有相關的概念與知識,此舉不僅節省時間也提供客製化的個人服務。

人性化考量
除了先前提到的24小時的母乳哺餵諮詢專線,對單一病人的照顧花費更大的心力,比起其他醫院的照顧更可謂是無微不至,王文中醫師說明,台中縣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所基本上以護理人員嚴格訓練自居,護士人數的數量有時是多於病患,產婦受到的照顧較多,即便醫護人員負擔較大,醫院都盡量將雙方面達到一定的平衡。王文中醫師表示,未來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一定是全世界的基本概念,除了學習寶寶的需求再提供哺餵、增進爸爸與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也從中讓爸爸學習到如何照顧寶寶,讓媽媽可以感受到支持力並減輕心理負擔。值得一提的是,哺餵母乳因為可以增進子宮的修復,還可以取代所謂的生化湯!

未來趨勢一定要知
母嬰親善在未來已經是一定的趨勢了,除了各家醫療院所更積極推動並獲得認證之外,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更希望國內基準慢慢與國際標準接軌,並強化政策介入,提升母嬰親善認證認知與宣導。長期目標則是期許,國內醫療院所通過「愛嬰醫院認證」,而產婦會主動選擇至通過認證之醫療院所生產。愛要及時,相信未來台灣不僅可以提供更多人性化的考量,更可幫助家庭得到百分百幸福感。

 
Q:一定要母嬰同室嗎?母嬰同室好累人?
許多生產後的媽媽都抗拒母嬰同室,除了感到疲累之餘,又無法有足夠的休息;其實母嬰同室除了希望哺餵母乳外,並希望媽媽與寶寶先建立第一步的親密關係並配合家人及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更早認識自己的新生寶寶,並學習照顧與安撫。事實上,當寶寶和媽媽在同一個房間的時候,媽媽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寶寶想吃奶的情形,並在工作人員以及家人的協助下可以立即哺乳、確認哺乳過程中姿勢及寶寶含奶姿勢是否正確、學習換尿片、洗澡等,並減少媽媽來回寶寶室和病房間的疲憊,有些媽媽也因為無法掌控寶寶在嬰兒室的情況而無法安心休息。
所以在母嬰同室裡,不僅可以了解寶寶正常的表現,並學習寶寶的生活模式,並從中了解寶寶的生理需求,並安撫他們。此外,媽媽也可以接受到家人以及醫療工作人員的照顧以及協助,讓自己的身體以及心理得到完整的休息以及恢復,或是一起學習相同的作息時間。然而,一般的寶寶在出生後的2~3小時屬清醒的時候,經過第一餐的餵食之後通常就會進入睡眠期。此外,有些媽媽的確不適合母嬰同室如:產後非常虛弱且無家人從中協助、有相關精神疾病且神志不穩定者。
此外,提醒所有的家長們,母嬰同室並非醫院將原本的職責丟給媽媽,而是希望家長們一起與新生兒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且從中指導,當然也絕非全是媽媽的責任,爸爸不但要更體貼媽媽之外,也應該從中學習練習當爸爸的角色,負起責任感,讓家庭成員都能與新生兒多多認識並建立溫馨的安全感。

99年度各縣市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名單

 

縣市
醫療院所名稱
宜蘭縣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宜蘭縣
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
宜蘭縣
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
基隆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基隆市
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
台北市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台北市
財團法人康寧醫院
台北市
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台北市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台北市
博仁綜合醫院
台北市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台北市
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
台北市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台北醫學大學辦理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
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台北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台北市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北榮民總醫院
台北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台北市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
台北市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台北縣
天給婦產科診所
台北縣
台北縣立醫院
台北縣
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台北縣
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
台北縣
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台北縣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
台北縣
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
台北縣
財團法人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
台北縣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
台北縣
惠心婦幼診所
台北縣
樂寶兒婦幼診所
台北縣
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附設亞東紀念醫院
台北縣
新莊惠欣婦產科小兒科診所
桃園縣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
桃園縣
秉坤婦幼醫院
桃園縣
國軍桃園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桃園縣
壢新醫院
桃園縣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
桃園縣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新竹市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
新竹市
謝祖柏婦產科診所
新竹市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新竹國泰綜合醫院
新竹市
江婦產科診所
新竹市
林鴻偉婦產科診所
新竹市
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苗栗縣
周博治婦產科診所
苗栗縣
大千綜合醫院
苗栗縣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台中市
林新醫療社團法人林新醫院
台中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台中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台中市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中榮民總醫院
台中市
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
台中市
臺安醫院
台中市
澄清綜合醫院
台中市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台中縣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
台中縣
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
台中縣
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
台中縣
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
台中縣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大甲李綜合醫院
台中縣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中分院
台中縣
國軍台中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台中縣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
南投縣
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
彰化縣
行政院衛生署彰化醫院
彰化縣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
彰化縣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彰化縣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
彰化縣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雲林縣
財團法人天主教若瑟醫院
雲林縣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
嘉義市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嘉義榮民醫院
嘉義市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嘉義市
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義縣
行政院衛生署朴子醫院
嘉義縣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嘉義縣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
台南市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
台南市
台南市立醫院
台南市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新樓醫院
台南市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
台南縣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柳營分院
台南縣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醫院
高雄市
小港安生婦產科診所
高雄市
生安婦產小兒科醫院
高雄市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高雄市
戴銘浚婦兒醫院
高雄市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高雄榮民總醫院
高雄市
吳昆哲婦產小兒科醫院
高雄市
阮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阮綜合醫院
高雄市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
高雄市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高雄市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
高雄市
健新醫院
高雄縣
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
高雄縣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高雄縣
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屏東縣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
屏東縣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
屏東縣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屏東縣
寶建醫療社團法人寶建醫院
台東縣
財團法人台東基督教醫院
台東縣
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
花蓮縣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玉里分院
花蓮縣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花蓮縣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澎湖縣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18期媽咪寶貝雜誌*

媽咪寶貝 4月號 NO.118

採訪撰文/黃方君
諮詢/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邱淑媞
台中縣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 王文中
攝影/Carter
場地提供/台中縣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38F90BD211092B9A

 

 

 

 

 

所謂「坐月子」,指的是包括中國、越南等地東亞民族婦女,在生產過後休息調養身心的習俗,因為時間為期約一個月,因此稱為「月子」。在台灣,受到老一輩的觀念影響,即便是時髦的七年級媽咪,對於生產後的月子調理,仍以戰戰兢兢做好萬全準備者居多。然而坐月子究竟是科學還是迷信、是老祖宗的智慧亦或人云亦云?坐月子期間真的是女人一生中改善體質的最好時間嗎?接下來就由中醫師為你解答。

 

 

在學習如何作好月子之前,你或許不知道這項老祖宗花了幾千年時間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其實並非近代的發明。根據文獻,最早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禮記‧內則」,當中記載漢人已有坐月子的觀念,並視之為產後必須的儀式行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住院醫師陳曉萱表示,坐月子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產婦懷孕期間母體提供許多養分給胎兒,到了分娩時氣血大虧,一般出血量也有500~1000c.c,而分娩的失血傷津、流汗、子宮強烈收縮等,使得產婦容易疲倦,如果護理不當,遭遇風邪、寒涼,則容易影響身體的復元,也容易產生筋骨酸痛等其它不適症狀。此外,女性生產後由於哺乳需要,在營養與熱量上必須較平日所需增加1/3,亦讓坐月子顯得格外重要。
 
產褥期身心調養 關鍵42天
孕婦為適應胎兒的發育並為分娩進行準備,生殖器官及全身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適應變化,這些生理性的變化,在產後都要逐漸恢復到非孕狀態,前後約需時42天,這段時間即為醫學上所稱的「產褥期」。在這段時間裡,產婦的乳房要泌乳、子宮要復舊、身體的各個系統要逐漸恢復正常,而傳統的月子僅是產褥期的前30天。
 
除了生理上的休息和調養,陳曉萱強調,月子期間心理精神方面的調適在美國打算將產後憂鬱列入產後常規篩檢的今天,重要性更顯著。特別是年輕的7年級媽咪,伴隨孩子出世、初為人母、家中成員增加以及新角色的扮演與親子關係建立的需求等,都要在坐月子的過程中進行調適。
 
坐好月子 真的能改變體質?
陳曉萱認為,月子坐得好的確對於體質的改善有幫助,至於能不能達到翻盤式的顯著扭轉,則視個人的狀況而定。一般說來,在生產過後這個體力最虛弱的期間,體內原本就存在的一些毛病容易伺機發作,如腰痠、過敏、頭痛等,若能把握機會對症下藥,則對未來的健康狀況自然有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產婦擔心藥物影響乳汁品質,因此對醫師處方敬謝不敏,進而影響治療,陳曉萱提醒讀者,中醫對於立即性的症狀,能越快處理好,比方因擠奶造成的手臂痠痛,可透過針灸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提供烤箱,則有助產附加速體內新陳代謝速度,以防外感風邪,對傷口的癒合也有好處;月子期間在乳房的護理上,藉助薰針亦可使乳腺通暢──以上皆是不必內服藥物的替代性療法,對投藥有疑慮的媽咪,可向中醫師詢問各項細節。
 
惡露 觀察子宮復舊狀況的指標
一般女性的子宮大小約為50~60公克,懷孕後變大,重量可達1公斤,直到分娩後逐漸縮小,至產後1周約為400~500公克、產後3周約為225公克左右。陳曉萱指出,子宮恢復的狀況可從惡露觀察得知──所謂惡露,惡露是由於產後子宮內的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和組織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產後1~3天的「血性惡露」為紅色,可能伴隨小血塊。
 
產後4~7天出血量和分泌物逐漸減少,惡露顏色轉為粉紅,胎盤著床位置的子宮內膜正在逐步修復中,此時期的惡露成為「漿性惡露」。
 
產後10天惡露會慢慢轉為黃色或乳白色,帶有褐色的血絲甚至是透明無色的狀態,通常不會伴隨任何味道,被稱為「白色惡露」。
 
若產婦在月子期間發現自己的惡露顏色、味道出現異常,甚至持續大量的出血,或是15分鐘棉墊就全滿,可能就是一種危險的訊號,須趕緊求醫進一步釐清狀況。
 
確保哺乳品質 首重乳房護理
除了較常受到關注的子宮恢復狀況外,陳曉萱提醒產婦應留意乳房護理細節,以免影響其後的哺乳以及日後的身體健康。一般說來,產後婦女的乳房若呈現柔軟、無脹大感,從中醫的角度看來多屬氣血俱虛,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肉湯。此外,充足優質的睡眠伴以適量的運動,對於改善健康和氣血流通也很有幫助;產後婦女的乳房若呈現脹硬痛者,則多屬肝鬱氣滯,需加強精神方面的護理,保持心情愉快舒暢,方能使乳汁暢行。此外,肝鬱氣滯的產婦應忌食辛辣刺激、助陽化火的食物,月子餐的菜色以清淡為宜。
 
媽咪吃得好哺乳更順利
舉凡動物內臟如豬肝、豬腎(腰子),海類類如魚蝦等,對於乳汁的增加皆有幫助;此外,月子期間產婦可進食有助子宮收縮、消除產後瘀血滯留子宮、利水消腫的鯉魚湯,加入黃酒共同烹調,對增加乳汁分泌亦有助益。
 
中醫調理3部曲:1拔、2薰、3茶飲
氣滯造成的乳房硬塊脹痛,藉由拔罐,都可以好達成為母者希望親自哺育兒女的心願。

 

 

 
中醫解惑!月子期間7個不可不知
① 月子期間可以洗頭嗎?
中國傳統早期由於生活環境較差,洗澡需仰賴人力提水、燒水而非隨開隨用的熱水器,也沒有吹風機等設備,因此為避免產婦感冒,月子期間不能洗頭等禁忌便應運而生。隨著時代的進步,新一代的媽媽們只消留意洗完頭後趕緊將頭髮吹乾、避免直接吹冷氣及冷風即可,毋需恪守陳規以致蓬頭垢面。
 
② 產婦可以碰冷水嗎?
陳曉萱指出,根據中醫的說法,產後因百節空虛,若碰到冷水容易導致關節或筋骨痠痛,因此若有清洗身體各部位的需求,務必使用溫水,以避免受寒。
 
③ 產後可以運動嗎?
所謂「久臥傷氣」,月子期間產婦仍應配合適度的運動,因為此時的氣血流暢並非單靠藥物,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等,除了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外,還可增加腸胃吸收的功能。陳曉萱建議媽媽們向產後護理機構索取相關衛教資訊,當中有一些幫助子宮收縮的簡單肢體動作可供參考;此外,許多女性為了盡早恢復苗條身材,生產過後不建議迅速減重,其中較激烈的有氧運動,亦建議等到產後1個月再進行會更加安全。
 
④ 月子期間可以喝酒嗎?
酒精會影響傷口的癒合,因此建議產後7天再食用含有酒精之餐點,並確保這些料理已烹調至酒精揮發的狀態,或使用處理過之米酒水(酒精濃度約為0.5%)烹調。
 
⑤ 生化湯應該何時喝?怎麼喝?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女性產後的體質屬「多虛多瘀」,而藥補的特點即是「袪瘀補血」,又可分兩個階段:袪瘀即是促進子宮收縮,袪除子宮瘀血,生化湯為代表方。生化湯主要由當歸、川芎、桃仁、炙甘草、炮薑5味藥組成,其中當歸可以養血補血,川芎可以活血袪瘀、袪風止痛,而桃仁也可以活血化瘀,整個方子的目的就在養血去瘀。陳曉萱建議,自然產者可於產後24小時開始服用7帖;剖腹產者則於排氣後或是產後第3天再開始服用生化湯,約5~7帖。生化湯一帖用6碗的水煎成1碗即可。注意的是,如果產後醫師已經開立子宮收縮劑,不建議與生化湯同時服用,應先服用完子宮收縮劑再由中醫師診視後服用為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生化湯的組成是以溫熱藥為主,因此要注意服用後是否有傷陰或化熱的情形,像是口乾舌燥、五心煩熱、傷口發炎或者便秘、失眠等,且產後婦女可能出現許多不同的症狀,因此生化湯的加減組成建議因應產婦個人的情況來調整,方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⑥ 月子期間的飲食禁忌為何?
中醫認為,婦女產後因分娩用力傷氣,加上胎兒娩出時的失血,以致氣血兩虛,所以有「百節空虛」的說法,且格外要求產婦注意生活起居和飲食禁忌。對此陳曉萱提醒月子期間應忌吃生冷、忌吃大辛大熱,如辣椒、肉桂、花椒等,還有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應少碰。
 
⑦ 聽說水果屬於生冷的食物,月子期間可以吃嗎?
就中醫的觀點,生冷的食物偏寒,而寒主收引,此時如果在食用水果,則易導致循環變差、阻礙血氣運行,則間接影響到臟腑的運化功能,嚴重者可能發生寒濕凝滯,導致身體生濕生痰,亦會影響對子宮的復舊及產後身體的代謝,因此建議產後做月子期間,媽咪們先暫時避免服用水果等生冷食物。
 
雖說如此,水果中仍有甘淡性平好吸收的選擇,如:芭樂、蘋果、葡萄、木瓜、草莓、水蜜桃、櫻桃、桑葚等。至於寒涼水果,如: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檸檬、甜柿、山竹、紅毛丹、楊桃、柳丁、奇異果、香瓜、李子等,以及熱性水果,如:龍眼、荔枝、芒果、榴槤等,建議月子期間最好忌口。

 媽咪寶貝 3月號 NO.117

*想了解如何利用中藥打造產後一級棒體質請見117期媽咪寶貝雜誌*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7722/b#

 

 

 

 

 

近年綜藝節目大尺度談論女星育兒話題,在堅持母乳餵養的A咖女星王菲、金善喜、張柏芝帶動下,「母乳」儼然已成產婦驕傲,如何擁有充裕的奶水?坐月子怎麼吃不胖?快速變瘦?營養師有答案。

 

 

在台灣俗語裡有句話說:「月內無作好,呷老就艱苦」,產婦坐月子是何等大事,傳統刻板印象裡,常燉補麻油雞、麻油豬腰、豬腳燉花生,餐餐米酒水料理,光是想像就夠肥滋滋。

育誠高校營養師廖英茵說,為了幫助子宮收縮回復到產前狀態與製造母乳,長輩們常常會對產婦進行高熱量的餵補行為,但其實,泌乳期強調的是營養均衡,除了每日攝取至少半斤蔬菜外,肉要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吃,反觀高脂肪的五花肉、大腸或豬腳,吃多反而易胖。

那怎麼吃比較不胖?廖英茵笑說:「其實哺乳這個行為,本身就會瘦身。」母體泌乳是生理性的消耗熱量,對女人有著天然優勢,媽咪坐月子千萬不能耍嘴氣挑食,因為食物的營養成份就像一張倚子,每樣都代表著一枚螺絲,彼此緊密關連。

真要挑選熱量輕盈的補湯,營養師建議,像是魚湯、雞湯等湯湯水水的東西,因為料理時會內含氨基酸與蛋白質等微量元素,分子小、好吸收,不僅有助於母體製乳補充營養,且熱量並不高,對維持身材也有幫助。

另外,現代家庭生活忙碌,很多媽咪會選擇滴雞精輔佐月子,但心底難免又擔心喝多會變胖?對此,營養師則反駁說,滴雞精在長時間燉製過程中,已經將油脂抽取掉,是不易發胖的營養食品。

由於,最近有很多媽咪開始在網路討論將滴雞精視為「掌上型月子補給站」,營養師廖英茵也特別指出,雖然滴雞精的熱量有限,但以大人每日最多2400毫克的鈉攝取量來計算,以一碗60cc的滴雞精約有34毫克鈉,媽咪喝滴雞精也千萬要記得,所有東西都是過與不及。

NOWnews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2149

 

 

 

 

 

生產後的媽咪最煩惱的莫過於一身甩不掉的肥肉,面對走樣的體態,媽咪們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嘗盡各種瘦身方法,只為恢復往日苗條的身材。

 

 

你知道產下寶寶後,還有多少體重落在身上?你知道大部分的產後媽咪都如何瘦身的?以及到底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來進行身材回復計劃?本次專題就一起來看看台灣媽媽產後所遇到的瘦身問題。

 

「產後瘦身方式調查」問卷結果公佈

調查時間:98年9月

調查對象:產後媽媽

調查媒體: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

有效樣本:1000

★問卷分析1

節食、飲食控制~瘦身第一首選

為了瞭解產後媽咪都如何恢復身材,本刊及BabyHome網站在10月份特別針對產後媽咪瘦身方式進行一項問卷調查,以了解時下媽咪最熱衷的瘦身方法和成果。

 

在調查中針對「產後曾使用的瘦身方式」,有多達七成五的受訪媽咪選擇節食或飲食控制,其次是穿調整型內衣(佔40.7%)、運動或使用特殊運動器材(佔34.9%),其他還包括:吃中西藥或營養品、SPA&按摩、針炙等中醫治療、民間療法、餵母乳等等。

 

在眾多瘦身方法當中,哺餵母乳是營養師一致推薦的好方法,餵母乳不但不需花錢、不會傷身,還能提供寶寶最好的營養,可說是一舉數得、最自然的瘦身法喔!

 

★問卷分析2

有恆心持續瘦身者只佔一成五

至於減重的時間,大部分媽咪在生產後只持續半年的時間(佔33.5%),半年至1年的有18.8%,而其中27%的媽咪是在斷斷續續情況下進行,真的有毅力堅持下去的只有15.1%。

 

那減了老半天,媽咪們到底成功了沒?問卷結果絕大部分媽咪最後都是失敗的,未恢復孕前身材者佔將近五成,只有22.4%的媽咪成功瘦身,另有29.3%的媽咪雖然恢復產前體重,但並不滿意。

 

減重不是暫時的,對女性而言,減重是一輩子的事,不單只在生產後,唯有建立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堅持下去,才能徹底擺脫肥胖,媽咪們可別氣餒,要繼續努力、加油喔!

 

Part 1. 媽咪產後別急著瘦身

生下寶寶,媽咪終於完成任務,但是走了樣的身材該如何挽救?這是許多媽咪產後最大的困擾,其實生產後只要飲食不失控,大部分媽咪可以經由自然的生理調節,讓身材恢復七成以上。

 

媽咪生產完卸了「貨」,生理問題仍會持續

長庚醫院婦產科產科主任徐振傑表示,懷孕10個月終於把寶寶生下來,這時候只不過是把「貨」卸下,懷孕期間的生理問題並未因此結束,這些生理變化在產後會持續,大約需懷孕期一半以上的時間,也就是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全恢復到懷孕前的身體狀態。

 

媽咪產後最需要就是休息,華人社會會以坐月子方式讓產婦同時得到食補和休息,而西方國家即使沒有坐月子習慣,也是很強調產婦應有充分的休息。

 

一般來說,懷孕期間體重平均大概增加12~15公斤,而增加超過20公斤的媽咪也不少,生產後大約可立刻卸除4~5公斤的「貨」,其中包括胎兒、羊水、胎膜等;產後1個月後,還會再恢復七至九成,因此,只要月子期間營養均衡,適度的熱量攝取,不要補的過火,離懷孕前的體重就不遠了。

 

孕期脊椎走位,產後恢復很重要

產後不只是營養,骨骼的恢復也是非常重要,徐振傑主任表示,我們的身體從頸椎、胸椎、腰椎到尾椎,都有軟骨相接,才能活動自如,媽咪在懷孕期間因受到壓迫,整個脊椎容易錯位,所以懷孕後期坐骨神經常會疼痛,就算生產完,脊椎多少還是呈走位狀態,因此,產後要讓脊椎恢復原狀,必須充分休息,並且避免持續彎腰姿勢(尤其餵寶寶喝奶時要特別注意),以免將來一旦定位後,要再調整回來會更棘手。

 

同樣的,產婦整個內臟系統也需要時間修復,懷孕期間血液增加,心、肺、腎臟等器官的負擔變大,產後至少要2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恢復功能,且大概要4~6個月才能完全回到正常狀態,這也是為何醫師會建議兩胎之間相隔不要太近的原因。

 

產後「逆代謝」自然會瘦,媽咪別急著運動減重

產後3月內,媽咪身體會處於「逆代謝」狀態,除非無節制的大吃大喝,否則70%都能夠瘦回來,不需太心急,也不要太在意所謂產後減重的黃金期,如果急著計劃減重,或太早安排運動,很可能在瘦的同時,賠上自己的健康。但也不是都不能動,在進行腹部、腰部、肢體以及腿部運動,要特別小心,不要有過度牽引或錯誤的延展,也不能用平常的概念進行運動,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例如懷孕時骨盆關節會鬆散,以便讓胎兒順利娩出,產後如果做不當運動,萬一骨盆腔錯位,將來會使神經受壓迫,發生骨盆腔疼痛,甚至影響到卵巢、子宮。又如孕期媽咪約有半年時間,膝蓋一直承受10公斤的重量,產後需要時間復原,所以更不應在此時再虐待它。

 

剖腹產傷口大,產後運動要謹慎

另外就是自然產與剖腹產的產後恢復情形,兩者之間主要差別在於傷口。剖腹產傷口在肚皮,範圍較大,而且因為經過麻醉、開刀,產後比較會有不適感,身體也較虛弱;自然產傷口在會陰,出血少,癒合速度快,感染機會較低,約1個月即可完全恢復,所以自然產的媽咪產後活動力比剖腹產好很多。

 

現在在剖腹產的醫療照顧已有相當進步,不過因為有傷口的存在,產後1個月內都要特別小心,尤其要禁止像仰臥起坐這種腹部運動。

 

而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兩者在產後1.5個月,大概就看不出有什麼差異,產後2個月以後,肌耐力大多能夠恢復,只要時間不要持續太久或太劇烈,原則上是可以運動的。

 

扮演好媽咪的角色

徐振傑主任強調,懷孕生產後,媽咪的體型一定不同於懷孕前,所有準媽咪都要有心理準備和正確的認知,不需要要求一定得回復到未孕前的身材,更不要老是希望讓別人「看不出自己生過小孩」,當了媽媽代表進入另一個階段,扮演好慈祥、成熟的媽媽角色才是最重要的,能健康、正常的瘦回某個程度就很不錯,不要再斤斤計較,甚至嘗試各種不當的減重方式,萬一危害到健康,就更得不償失。

 

Part 2. 掌握產後瘦身黃金期,媽咪該怎麼吃?

 媽咪生產後體重怎麼下不來?只不過生個孩子就晉升成歐巴桑身材,該怎麼辦?根據這次的問卷也發現,產後媽咪最常使用也最方便使用的瘦身方式就是控制飲食了,專家表示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加上勤餵母乳,要恢復身材可是一點都不難!

 

孕期體重增加,影響產後身材恢復難易

 長庚醫院營養師許美雅表示,媽咪生產後身材是否能恢復,要看懷孕期間體重增加情形,孕期正常體重增加為12~15公斤,但是10個孕婦中,大概有7、8個體重會增加到20公斤。

 

錯過黃金期,難減重?

而到底媽咪產後體重何時能恢復?許美雅營養師表示,通常生產後半年內(也就是身材恢復的黃金期)多能瘦回來,不過孕期體重超重的媽咪,過了黃金期可能還會多出約3~5公斤的贅肉,此時要減就會比較困難,尤其現代媽咪不是上班,就是帶小孩,運動量較以前的媽咪少很多,加上許多媽咪認為自己很辛苦,會以吃來慰勞自己,反而增加減重的困難度。

 

馬偕醫院蔡美芝營養師則認為,減重黃金期有多久,有很多不同說法,而事實上並非錯過就很難減,主要是無法養成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所導致。她也特別提醒媽咪,經過生產身體有很大的轉變,所以必須充分休息,但不需整天臥床,還是可以適度活動,不過要避免為了減肥而從事任何激烈運動。

 

生產後哪裡胖最多?

因應懷孕期間子宮的變化,孕婦腹部必須有足夠的脂肪,所以產後腹部胖最多,其次是臀部、大腿,如果連手臂都變胖,表示媽咪真的胖很多,有些甚至整個臉都跟著大一號了。

 

愛美的媽咪一生產完就會急著想擺脫一身肥肉,許美雅營養師特別提醒媽咪們,30~40天的月子期間,千萬不可進行節食,因為哺餵母乳需要足夠營養,所以月子要好好作。

 

坐月子麻油雞不節制,等於吃進一堆油

早期農業社會營養較缺乏,婦女只能在生產後享有食物上的特權,現在普遍營養過剩,產後月子稍不留意就會因為補過頭而攝取太多卡路里,例如麻油雖對產後子宮收縮及惡露排除有幫助,不過現在有西醫的照顧,已不像早期那麼具迫切性,如果再像古時候一天一隻麻油雞,等於吃了一堆油,想瘦恐怕也難。

 

有些餵母乳的媽咪認為多吃才有乳汁,其實乳汁的分泌和哺餵時的姿勢、技巧,以及寶寶吸吮是否頻繁有關,並非靠吃出來的。

 

2湯匙麻油 = 1碗飯熱量,媽咪要小心!

蔡美芝營養師表示,過量的油脂攝取往往是產婦體重下不來的原因,尤其月子餐當中潛藏許多危機,如2湯匙麻油相當於1碗飯熱量,傳統月子餐於烹調時會加入大量麻油,媽咪如果一天吃下來,熱量攝取就很嚇人。還好現在的媽咪比較有正確概念,所以漸漸懂得如何正確攝取。

 

建議產婦可先與營養師討論,依個別狀況做評估與設計,達到所需營養的量;或透過營養師衛教,了解每天所需熱量,以及如何計算卡路里。

 

★月子期間的飲食原則

許美雅營養師提供幾點建議,讓媽咪能避免在月子期間補過頭而影響身材的恢復:

1.控制熱量攝取,尤其麻油雞油脂很多,烹調時麻油量不要用太多,吃的時候可以把上面的油撥開。

2.不要有過多的主食,媽咪可能覺得餵母乳特別容易餓,於是一餐吃2碗飯,其實是因為缺乏膳食纖維而產生饑餓感,建議把飯量減為1碗半或1碗,另外增加青菜的量,也可以把主食改成五穀飯。

3.傳統坐月子時蔬菜、水果吃的少,很容易引起便秘,建議媽咪要多吃以防便秘,同時可以增加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避免因缺乏膳食纖維而更容易餓。

4.不要為瘦身拒絕魚和肉,母乳中主要含蛋白質和水,所以媽咪不能光喝湯,雞肉、魚也要吃,這樣才能補充哺乳期所需的蛋白質。

 

許美雅營養師強調,不要吃太油,也不要吃太多,媽咪只要記住這兩個大原則,自然能成功瘦身。

 

餵母乳,最健康、自然的瘦身法 

許美雅營養師表示,除了飲食之外,其實餵母乳對產後瘦身有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媽咪一天的母乳分泌需耗掉500~700大卡的熱量,如果一天攝取2000大卡,扣掉後只剩一千多大卡,所以餵母乳不僅對寶寶健康有幫助,也是最自然的瘦身法,一舉兩得,媽咪何樂而不為。

 

蔡美芝營養師也強調,如果能持續哺餵母乳,產後身材恢復的時間可以縮短。建議媽咪除了直接哺餵之外,也可以盡量擠些母乳儲存,一方面在做完月子上班後使用,另一方面可增加熱量消耗,讓自己瘦得更快。

 

母乳對減重有不錯效果,不過最好能配合運動,且持續一段時間,以達到更明顯的成效。

 

孕期多量體重,並做飲食記錄

要避免產後身材走樣,最根本應該從懷孕時就開始做起,最好常做體重記錄,經常量體重,不要以懷孕當藉口而毫無節制的吃,懷孕初期、中期大部分增加母體的體重,後期才會增加胎兒體重,準媽咪要特別注意。

 

而產後月子期間仍需足夠的營養攝取,所以月子後再嚴格執行減重計畫也不遲,此時飲食方面一定要做到:(1)均衡攝取,不能只單吃某些食物(例如吃肉減肥法)。(2)不可以不吃早餐或午餐。(3)避免點心和零食。

 

此外,身高差異也會影響熱量的消耗喔!例如身高170公分,熱量的消耗會比身高150公分來得多,在體重控制上會佔一些優勢。

 

給產後媽咪的建議:

‧產後營養均衡佔80%;簡單柔軟操佔20%。

‧多休息、少活動、注意姿勢,讓骨盆、膝蓋、關節得到修復。

‧必要時尋求婦產科、中醫、復健科、營養師協助或諮詢。

 

產後媽咪飲食小叮嚀

通常媽咪產後會先掉5公斤左右的體重,月子期間若沒有過量攝取則體重會再掉,如果月子過後不瘦反胖,就應該尋求營養師協助。以下幾項月子期間的飲食重點可供媽咪參考:

1.因應餵母乳,需每天增加500大卡,但是增加500卡並非想像中可以大吃大喝,例如1顆柳丁有60卡,半碗飯有140大卡,1杯牛奶120卡,再加2份肉就達到。

2.蛋白質攝取要增加15g,只要2份肉就足夠。

3.多攝取蔬菜水果。

4.油脂攝取需注意,但不能攝取太多空熱量食物(例如蛋糕隱藏有許多看不到油脂,但其實油脂量不少)。

 

Part 3. 如何補身又不妨礙瘦身?

產後坐月子對媽咪身體的復原有很大幫助,但是要怎麼吃才能兼顧補身和瘦身?中醫師陳旺全表示,媽咪坐月子最重要的是充分休息以及營養補充,讓身體盡快恢復,並藉由中醫的藥補和食補,達到調養身體的功效。

 

長庚醫院中醫師陳建霖表示,媽咪產後月子期間的調理包括食物和中藥,由於現代人營養充足,平時就已大魚大肉,月子期間不一定要吃很多燉補食物,建議媽咪可採取中藥輔助調理身體,以避免吃進太多油脂。

 

月子期間節食,只會增加身體不適

陳建霖醫師強調,產後媽咪身體特別虛弱,月子期間千萬不可進行節食,否則很容易出現疲累、酸痛等不適症狀,若再加上要照顧嬰兒,等於是折磨自己。

 

若要採取中醫減肥,必須做完月子再進行,由中醫師依個別狀況,包括體質、是否哺餵母乳、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等做評估,再選擇給藥。此外,也可以同時以針灸配合,讓瘦身效果更好。

 

中醫耳針埋針也能幫助瘦身,不過此醫療行為需經由中醫師診斷後進行,陳旺全中醫師表示,媽咪自己則可以按壓耳朵旁邊的「飢點」、「胃點」兩個穴位幫助瘦身。如果針對消除腹部肥胖,可按摩肚子的「水分」穴,或肚子下方的「關元」穴,以逆時鐘36圈、順時鐘36圈進行按摩,每次15分鐘。

 

瘦身要成功,仍需配合飲食及運動

採中藥減重的同時,中醫師也會診斷媽咪是否有其他問題,在減重的同時一併處理,通常在1個月到3個月間可看到效果,但是前提是必須同時配合飲食、運動,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得到成果。

 

★產後瘦身可以這麼吃

材料:冬瓜200克、薏仁1兩、瘦肉100克

作法:將食材一起燉煮食用。

作用:冬瓜可消小腹、消水腫、利尿去濕;薏仁可利濕、補氣、利尿。

 

材料:鱸魚、玉米鬚

作法:玉米鬚煮水後燉鱸魚。

作用:具利尿效果。

 

材料:赤小豆、荷葉、瘦肉

作法:將食材一起燉煮。

作用:具補血、利尿、消腫功效。

 

★產後補身分階段

陳旺全中醫師表示,月子期間的藥補主要在活血化瘀以及補血、補腎,產後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法:

1.產後1~7天。以活血化瘀為主,讓自然產媽咪體內惡露可快速排出,所以需用到生化湯予以溫經止痛、活血化瘀。

禁忌:若有傷口發炎或感冒應禁止,而剖腹產則要避免用酒。


2.
產後8~15 天。目的在健脾益氣,可用六君子湯 + 豬肚燉湯。

3.產後16~23天。針對腰酸背痛予以補腎,可用腰花 + 杜仲幫助強化腎功能。


禁忌:有口乾舌燥應避免食用。


4.
產後24~30天。以溫補氣血為主,可用八珍湯燉雞肉或雞腿。

禁忌:有高血壓、痔瘡勿食用。

 

5.滿月後可以四君子 + 黃耆 + 雞血藤燉煮飲用,以達到養顏美容、調氣血的功效,怕冷的媽咪可加一點鹿茸及龍眼肉。

 

此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產婦,月子期間不能補太多,甜份方面也應該減少攝取。如果孕期中胖太多,生產後可能出現月餅臉、西洋梨身材,假如月子期間又補過頭,體型會更臃腫,因此,產後想要有效瘦身,最好從營養均衡、哺餵母乳以及運動三方面著手。

 

Part 4. 恢復苗條身材,產後媽咪動起來!

減肥是沒有捷徑的,產後媽咪想要不動,就能把身上肥肉甩掉是絕對不可能的,唯有動起來,配合飲食控制,才能找回懷孕前的苗條身材。

 

產後可選擇溫和運動

媽咪生產後要禁止任何運動嗎?長庚醫院復健科陳芝琪醫師表示,媽咪在生產後6週內,可進行不影響身體恢復的溫和運動(例如走路、騎定式腳踏車),但是強度必須與懷孕期間一樣,不能感到太累、太喘(以運動時要能夠說話為主),運動時間以每次15分鐘逐漸增加到每次30分鐘,頻率每週約5次。

 

產後6週可回復一般正常的運動量,良好的運動內容應包括每天的有氧運動與一週2到3次肌力訓練。有氧可選擇快走、慢跑、定式腳踏車或坊間的飛輪進行訓練,有氧運動應持續30分鐘以上。

 

此外,運動前應做足10分鐘暖身,運動中宜穿著運動鞋與吸汗衣物,運動後別忘了5分鐘整理動作,讓身體慢慢冷卻下來,才能確保運動安全、避免運動傷害。這個時期有氧運動的強度就應該加強到有點累的狀態,以達到有效消耗卡路里效果。肌力訓練則應加強骨盆、腹部、下背、臀部、臂膀的部分,以加強肌力並修飾曲線。

 

注意:

1.由於運動後1至2小時內,母乳分泌會減少,所以建議媽咪先擠完母乳再運動。

2.運動中若感到頭暈、頭痛、胸悶、惡露突然增加、太喘或抽筋,應立刻停止並休息。

 

先和醫師討論最保險

媽咪生產後何時能進行運動,讓身材盡快恢復?台安醫院運動中心董桂華教練表示要看生產方式,如果是自然產,身體恢復較快,剖腹產恢復較慢,最好要先與醫師討論,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再做決定。

 

其次是要了解燃燒脂肪一定是全身性的,很難藉由一般的運動達到局部瘦身,例如快走、騎自行車一段時間後,會整個瘦下來,不會因為只動到雙腳就只瘦下半身。因此,如果媽咪產後下半身胖的較明顯,就要另外再加強做一些動作,讓特定部位達到瘦的效果,而如果選擇項目越多,成效會更好。

 

月子期間媽咪當然要多休息,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動,媽咪可以動動手、動動腳,讓身體適度的伸展。

 

在家就能進行的運動

媽咪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時,可先做以下幾個簡單的動作,除了幫助瘦身之外,也能增加肌肉的訓練,例如懷孕時腹肌被baby推擠而變得鬆弛且往外凸,藉由腹部肌群的訓練可幫助復原;而強化骨盆動作能讓骨盆底肌得到訓練而恢復應有的緊度。

《MamiHome媽咪窩》
2009/11月號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2019

 

 

 

 

 

安妮‧李琪萊◎著

剖腹產之後,妳可能覺得無法做些像是抱起寶寶等簡單工作而感覺沮喪,護士會教妳在復原期間使用不同的姿勢,例如:把枕頭放在膝蓋上、躺下來或把寶寶抱在手臂下餵奶。由於懷孕時妳的骨盆底肌肉已經失去彈力,即使妳不是採陰道生產,繼續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仍舊很重要,但至少在最初六個星期應該避免其他形式的運動(包括開車、舉起東西和家事)。手術後妳需要時間復原,照顧新生寶寶也需要時間,因此盡量找人幫妳分擔工作。

 

 

疼痛處理為當務之急

每個人的疼痛程度不一,剛開始會非常劇烈,適度的緩解疼痛有助於復原的速度。醫護人員可能會給妳栓劑以減少發炎,以及注射或硬腦膜外腔麻醉。有些醫院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讓妳經由機器上的裝置,自己控制麻醉以避免過量。有些產婦也使用經由皮膚電氣刺激神經法(TENS)機器,或為了分娩而學習的呼吸技巧。幾天內或許用普拿疼就足以減緩疼痛。如果疼痛仍然沒減輕或惡化,可能表示受感染,需要抗生素,應告訴醫護人員。

 

哺餵母乳不受影響

許多產婦擔心如果她們採剖腹產就無法餵母乳,妳要相信自己能夠餵母乳,即使是剖腹產,當妳感覺準備好了,馬上就可以餵哺。麻醉藥不會影響到餵母乳,乳汁通常在三、四天後出現,但有時候需要更久的時間。如果寶寶生病或早產,就需要特別的協助,但是問題大都和寶寶本身有關,而非生產類型的緣故。找出餵哺寶寶最舒服的姿勢,妳可能發現在床上餵哺寶寶最容易。

 

完全康復需時不一

剖腹產之後到完全康復需要一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平均復原時間約六個月。

 

疤痕由紅色變粉紅,最後淡化成白色或銀色,可能有幾個月的時間仍感到麻木,但身體上的痊癒只是復原過程的一部分。剖腹產比自然產需要更多的勇氣,多數產婦害怕得手足無措,這種恐懼在危機結束後不見得就消失,有時候會餘悸猶存。

 

打破「一次剖腹產,終身剖腹產」的迷思

如果妳第一胎剖腹產,不表示第二胎也得剖腹不可;是否再度剖腹產取決於當時的條件,例如:第一胎發生胎兒窘迫,第二胎可能不會發生。

 

不管第一次剖腹產的原因為何,超過三分之二的產婦後來採行自然產。如果妳之前所施行的剖腹沒有併發症,倘若妳選擇自然產,在嚴密的監視下,還是很有希望能夠用這種生產方式。

 

剖腹產後儲存能量的5個秘訣

1.盡可能分配工作。把所有需要請別人幫忙的吃力工作寫下來,尤其是一些特定的工作項目,例如:吸地板,或帶較大的孩子到托兒所上學。


2.
做事情不要逞強,如果覺得沒辦法完成,留待明天再做,或為了保守起見,等到下星期。


3.
找個適合讓寶寶睡覺的地方,樓上樓下各放一套換尿布的設備以免跑上跑下。換尿布的桌子高度應適中,讓妳不必彎腰。


4.
準備一個泡茶的熱水瓶,身邊放些點心,以保持體力,尤其是餵母乳的產婦。


5.
懷孕最後幾個星期,在冰箱儲存一些食物,或買些方便吃的食品,為產後最初幾天做準備。檢查是否缺少日常用品,例如:洗衣粉,把這些項目記下來,這樣別人就能幫妳採購。

新手父母出版 

《懷孕一定要關心的200則問題》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2148

 

 

 

 

 

懷孕、生產讓女人整個五臟六腑、器官都經歷了重大的變動,本篇將提供自然產媽咪產後子宮、會陰復原的重要指標,並告訴您如何加速傷口癒合、擺脫陰道疼痛及乾澀問題。

 

 

懷孕婦女的子宮變化

子宮位於女性骨盆的中央,其最大的用處為產生月經以及孕育胎兒。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彭福祥表示,懷孕的婦女下腹會明顯隆起,隨著胎兒成長,孕媽咪的子宮會愈來愈大,逐漸超過骨盆腔,到了孕期20~24週左右,子宮底會在肚臍附近的高度。

 

萬芳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 周寶鈺則說,懷孕的婦女身體上會有很多變化,有的顯而易見,有的則不易察覺,而子宮的變化是屬於較明顯的徵象。以重量來說,在懷孕前子宮的重量大約只有60公克,懷孕之後子宮的重量會隨孕期增加,到了懷孕末期甚至會重達1000公克;此外,懷孕也會讓子宮肌肉細胞變得更肥大,最大會比孕前多出40倍以上,且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子宮的容積也會比原先的增加800倍以上,甚至血流量也會增加。

 

而在外觀上,整個子宮底的高度也會隨孕期改變,懷孕3個月時,子宮底可能在恥骨聯合的地方;孕期4個月時,約在肚臍與恥骨聯合中間;孕期5個月子宮底高度約在肚臍的位置;到了即將臨盆前,大概會在劍突下兩指的位置。

 

產後子宮恢復法

生產後,子宮裡面的羊水、胎盤就會隨之而出,子宮也會收縮、漸漸恢復到原先的大小,媽咪在生產完後,還可以摸到硬硬的宮縮子宮,但整個要回到骨盆腔的位置,約莫需要2~3個禮拜的時間,子宮才能完全復原至懷孕前的狀態。

 

通常剛生產完,子宮底位於肚臍下一、二指處,2小時後回復至臍平或臍上一指;24小時後每天下降一指,產後10天下降至骨盆腔,無法由腹部觸摸到。產後第3~7天,子宮的收縮尤其重要,收縮可幫助惡露的排出,防止產後大出血的狀況發生。欲加速子宮復原,一般來說會有以下幾種方法,接下來將一一為您介紹:

 

適時使用宮縮藥

一般在產後兩週左右就摸不到子宮了,此時子宮已掉回骨盆腔裡面。彭福祥醫師表示,生產完後子宮必須收縮,靠著收縮的力量,可將胎盤剝離處的子宮血管壓扁,幫助止血;相反地,子宮肌肉收縮不好就容易變成產後大出血。

 

在生產時於胎盤娩出後,會伴隨一陣出血,醫生會馬上按摩產婦子宮幫助收縮,醫護人員有時會幫媽咪注射點滴,並在點滴中加入幫助子宮收縮的藥物(宮縮藥),來幫助宮縮止血。住院期間有時會給媽咪服用子宮收縮藥2、3天,減少產後出血,出院後一般不需要再服用,因為此時子宮血管內血栓已經形成,不會再大出血,只要持續哺餵母乳,還能幫助子宮繼續收縮。

 

子宮環形按摩

子宮環狀按摩能幫助子宮復原及惡露排出,亦可預防因收縮不良而引起的產後出血。媽咪在按摩前必須先排空膀胱,並平躺找出子宮的位置,接著沿子宮頂端,做輕柔的環形按摩,直至子宮硬起如球狀,即表示收縮狀況良好,此時可暫作休息,待子宮變軟時再繼續按摩。如果按摩後子宮仍是軟趴趴的,就表示子宮收縮不佳,有可能會導致產後大出血,此時應立即請醫師診治。碰到這種狀況醫師會視情形加入宮縮藥,以加速子宮收縮、幫助子宮止血。

 

一般產後護理人員會檢查媽咪的惡露量以及子宮收縮情形,並教導其子宮按摩方式,原則上約1至2小時就要注意一下子宮收縮狀況,不過在產後2到3週,子宮就已經掉回骨盆腔,故產後2週之後就不太需要按摩子宮了。

 

儘早哺餵母乳

除了子宮按摩可加速子宮收縮外,也鼓勵媽咪在產後儘早哺餵母乳,這是因為寶寶在吸吮乳頭的過程會釋放出催產素,催產素也會加速子宮的收縮、促進產後復原。

 

醫師小叮嚀

子宮收縮其實會導致疼痛,經產婦與初產婦宮縮程度不同,彭福祥醫師解釋,初產婦子宮收縮力道比較弱,生第二胎會比第一胎來得強,生第三胎又比第二胎來得厲害,因此如果是經產婦,有時子宮收縮非常好,常導致產婦宮縮痛,如果子宮收縮力道強且摸起來很硬,惡露也不多的話,可以停止給予宮縮藥,減少疼痛;另外假使媽咪哺乳狀況沒問題,又有搭配子宮按摩,且子宮維持在硬硬的狀態、惡露量不多,也不一定要使用宮縮藥。

 

從惡露 看健康

媽咪生產完陰道會流出類似經期的血,但量會比經血稍微多一些,稱為「惡露」,惡露的成分包括血液、胎盤碎片、胎膜、子宮及子宮頸腺體分泌物。周寶鈺護理長表示,惡露的量會隨著產後的天數而有不同改變,原則上產後的1~2天惡露量比較多,顏色類似經血,稱之為紅惡露;產後1個禮拜(4~10天)會逐漸轉為暗紅色或褐色,稱為漿液性惡露;產後10天之後惡露會變成黃色或白色,稱為白惡露,白惡露大概會持續4到6週的時間,甚至是到坐完月子之後。不過整個惡露持續的時間會因每個產婦而異,正常來說,惡露的量應愈來愈少,且在產後3至4週惡露應轉為黃色或白色,如果產後超過1個月仍有惡露,就必須回診檢查。

 

惡露為什麼不正常?

提醒媽咪,假使已生產完1個月仍有紅色的惡露,表示子宮可能還沒止血,應請醫師進一步診治。會產生此種狀況,可能有以下3個可能性:

晚期的產後出血:此種狀況最常見的原因仍是子宮內有胎盤的碎片,如果殘留的碎片很大塊,就可能會影響子宮的復原,造成反覆的出血。彭福祥醫師表示,假如媽咪惡露的味道正常,但量還是很多,就必須回診照超音波,看看是否子宮內仍有殘餘的胎盤碎片或胎膜。

 

子宮受到感染:通常惡露不應有臭味,若有惡臭表示子宮可能已受到感染,當然也可能是傷口本身發炎導致的感染。若是這種情形,要看媽咪是否有伴隨一些發燒或肚子痛的症狀,如果是子宮內膜發炎,有時也會造成出血量增加。

 

不當的食補:有些中藥材易增強活血作用,進而產生更多惡露。舉例來說,喝生化湯的過程,會使惡露的量增加,這是由於其中所含的一些中藥物質會干擾到凝血功能,實際上有些媽咪出院時惡露雖呈紅色,不過量已經變很少了,但是回家後喝了生化湯,惡露量又開始增多,顏色又從暗紅色變為鮮紅色。這類情況雖屬正常,但一般會建議生化湯不要持續喝太久,喝超過1個禮拜有時反而會導致產後大出血,所以自然產媽咪,即使要遵照古法坐月子喝生化湯,也不建議連續喝超過一週。

 

彭福祥醫師提醒媽咪,在子宮有感染或大出血跡象時,生化湯是禁用的,尤其在發現有腹痛、發燒、惡露量多、惡露有異味、會陰紅腫熱痛等症狀時。而剛生產完並不建議馬上喝生化湯,即使要喝也應出院返家後再開始喝;另外,人蔘也是一種活血的物質,會影響子宮收縮,容易造成產後出血,產後1個月內都不可以碰;而產後1週是子宮快速收縮、止血、復原的階段,原則上也盡量避免喝酒,如果在此時期喝酒,也可能使出血量增加。

 

會陰傷口照護原則

一般自然產產後會陰部位的傷口復原很快,差不多1~2週的時間就會癒合。會陰的傷口是人體復原最快的傷口,有些媽咪剛生產完會陰會有紅、腫或是疼痛感,紅腫的部分一般會慢慢消退,至於疼痛的狀況,醫院會給予媽咪止痛藥以緩解不適。如果會陰傷口非常腫痛,可以在產後24小時內先冰敷傷口,24小時後改採溫水坐浴的方式,幫助復原。周寶鈺護理長提醒媽咪,每次上完廁所,不管是大便或小便,都要用煮沸過的溫開水清潔陰部,並勤換棉墊、保持會陰乾爽,傷口大概在產後1~2週就會完全恢復。

 

現代會陰縫合技術愈來愈好,所以傷口形成感染的機率比較低,一般而言,產後會陰傷口約2週左右就會完全癒合。另外有時產婦是因為痔瘡導致疼痛,不見得都是會陰傷口所造成的。如果產後媽咪連坐姿都會感到陰部疼痛,可以改用中空坐墊,避免讓肛門和會陰的地方直接接觸到床墊、壓迫到傷口,疼痛狀況大概在3到5天就會獲得改善。此外,自然產媽咪可在產後10天開始做凱格爾運動,利用肛門鬆緊的運動方式,訓練骨盆底肌群、促進會陰肌肉收縮復原。

 

★Try it!溫水坐浴

方法:用煮沸過的溫水,加些優碘到浴盆中坐浴,一天可進行3至4次、每次10~15分鐘,直到傷口復原為止,此方式能讓會陰的傷口加速復原。

 

傷口復原不佳,why?

  一般會陰裂傷可依程度分為輕微裂傷(傷及陰道黏膜)、傷及陰道黏膜及黏膜下面的肌肉層、傷及肛門擴約肌、傷及直腸黏膜與肛門內壁等四級。最嚴重的就是裂到直腸甚至是肛門裡面,此種情況可能會使用一些抗生素,但最重要的還是縫合,因此生產當下就要修補好,一般來說,即使是四度的裂傷,只要修補得宜,傷口的癒合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然而,有些情況會導致自然產傷口恢復不佳,像是傷口受到細菌感染,或是第一次縫合時沒有修補好,才會引發其他的問題。

 

惱人的陰道乾澀問題

一般產後陰道乾澀的問題與月經暫停有關,因為在哺餵母乳當中,體內泌乳激素不會馬上下降,會抑制正常卵巢排卵功能,導致月經不來,因為卵巢沒有卵泡生長,女性荷爾蒙濃度低下,出現假性停經的狀況,導致陰道黏膜萎縮乾澀等問題。在停止哺餵母乳後,卵巢就會恢復排卵,月經就會來了。

 

提醒媽咪,即使陰道有乾澀的情形,也不建議沖洗陰部,甚至是做深部的灌洗。如果陰道乾澀發癢,有白色分泌物產生,可能是來自陰道白色念珠菌增生,可以喝一些含活菌乳酸菌的食品保養,或是就醫治療。

 

另外由於媽咪剛生產完會陰有傷口容易疼痛,且剛生產完進行性行為可能會導致陰道感染,故建議產後一個月再行房。周寶鈺護理長表示,行房時若覺得陰道過於乾澀,要請另一半多加體諒,建議先生可以延長前戲的時間,或視情況使用潤滑液來緩解乾澀的情形。

 

★產後問題Q&A

Q:產後要多臥床還是多活動?

傳統觀念認為產後坐月子期間要多臥床休息,可是現代的觀念反而是強調要適當下床活動,以利身體復原。但如果有頭暈或不舒服狀況,媽咪也不要勉強下床活動,還是要多休息。

 

Q:預防產後陰道鬆弛的方法

要防止產後陰道鬆弛,有幾個要點:

1.不要生太重的寶寶。2.要認真做產後運動,尤其一些提肛的動作,平日也要多注重運動。3.勿長時間站或蹲。4.至於任何的會陰修補或整形,應該都要在確定不再生產時再做較適合。

 

Q:產後痔瘡發作怎麼辦?

有不少人產後痔瘡發作,痛到好幾天無法解便。此時建議可以溫水坐浴來改善,如果真的還是很痛,請盡快就醫,醫師會開藥膏及軟便劑給媽咪使用。

 

Q:如何解決產後尿不出來?

在自然產過程中,因為胎頭壓迫的關係,媽咪產後短時間會有尿不出來的情形,所以有時需要醫護人員幫忙導尿;但如果可以的話,媽咪應該試著自行排尿,可嘗試請護理人員幫忙按摩小腹,或者是考慮用臉盆裝溫水,將屁股坐在裡面,然後直接解尿等方式,一般都可以順利恢復。


《MamiHome媽咪窩》
2009/11月號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4&cid=2019

 

 

 

 

 

安妮‧李琪萊◎著

剖腹產之後,妳可能覺得無法做些像是抱起寶寶等簡單工作而感覺沮喪,護士會教妳在復原期間使用不同的姿勢,例如:把枕頭放在膝蓋上、躺下來或把寶寶抱在手臂下餵奶。由於懷孕時妳的骨盆底肌肉已經失去彈力,即使妳不是採陰道生產,繼續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仍舊很重要,但至少在最初六個星期應該避免其他形式的運動(包括開車、舉起東西和家事)。手術後妳需要時間復原,照顧新生寶寶也需要時間,因此盡量找人幫妳分擔工作。

 

 

疼痛處理為當務之急

每個人的疼痛程度不一,剛開始會非常劇烈,適度的緩解疼痛有助於復原的速度。醫護人員可能會給妳栓劑以減少發炎,以及注射或硬腦膜外腔麻醉。有些醫院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讓妳經由機器上的裝置,自己控制麻醉以避免過量。有些產婦也使用經由皮膚電氣刺激神經法(TENS)機器,或為了分娩而學習的呼吸技巧。幾天內或許用普拿疼就足以減緩疼痛。如果疼痛仍然沒減輕或惡化,可能表示受感染,需要抗生素,應告訴醫護人員。

 

哺餵母乳不受影響

許多產婦擔心如果她們採剖腹產就無法餵母乳,妳要相信自己能夠餵母乳,即使是剖腹產,當妳感覺準備好了,馬上就可以餵哺。麻醉藥不會影響到餵母乳,乳汁通常在三、四天後出現,但有時候需要更久的時間。如果寶寶生病或早產,就需要特別的協助,但是問題大都和寶寶本身有關,而非生產類型的緣故。找出餵哺寶寶最舒服的姿勢,妳可能發現在床上餵哺寶寶最容易。

 

完全康復需時不一

剖腹產之後到完全康復需要一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平均復原時間約六個月。

 

疤痕由紅色變粉紅,最後淡化成白色或銀色,可能有幾個月的時間仍感到麻木,但身體上的痊癒只是復原過程的一部分。剖腹產比自然產需要更多的勇氣,多數產婦害怕得手足無措,這種恐懼在危機結束後不見得就消失,有時候會餘悸猶存。

 

打破「一次剖腹產,終身剖腹產」的迷思

如果妳第一胎剖腹產,不表示第二胎也得剖腹不可;是否再度剖腹產取決於當時的條件,例如:第一胎發生胎兒窘迫,第二胎可能不會發生。

 

不管第一次剖腹產的原因為何,超過三分之二的產婦後來採行自然產。如果妳之前所施行的剖腹沒有併發症,倘若妳選擇自然產,在嚴密的監視下,還是很有希望能夠用這種生產方式。

 

*剖腹產後儲存能量的5個秘訣

1.盡可能分配工作。把所有需要請別人幫忙的吃力工作寫下來,尤其是一些特定的工作項目,例如:吸地板,或帶較大的孩子到托兒所上學。


2.
做事情不要逞強,如果覺得沒辦法完成,留待明天再做,或為了保守起見,等到下星期。


3.
找個適合讓寶寶睡覺的地方,樓上樓下各放一套換尿布的設備以免跑上跑下。換尿布的桌子高度應適中,讓妳不必彎腰。


4.
準備一個泡茶的熱水瓶,身邊放些點心,以保持體力,尤其是餵母乳的產婦。


5.
懷孕最後幾個星期,在冰箱儲存一些食物,或買些方便吃的食品,為產後最初幾天做準備。檢查是否缺少日常用品,例如:洗衣粉,把這些項目記下來,這樣別人就能幫妳採購。


新手父母出版 

《懷孕一定要關心的200則問題》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寶寶出生後,我的心情卻高興不起來?
寶寶的哭聲、餵奶不順、睡不好、沒人可訴苦…
所有的一切都令人感到厭煩!
為什麼我會這樣?

 

 

什麼是產後憂鬱?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暨精神科主治醫師張育彰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症的區隔,在於發生的時間點和引起原因。女性在生產後,受到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的影響,而導致情緒上出現異常波動,譬如失落、焦慮、愛哭、幻覺,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傷害嬰兒或自殘的行為。

產後憂鬱的三種層級
在產後半年到一年之內,都會有出現產後憂鬱的機會。依照症狀的輕微程度,又可區分為以下三種層級。
 
第一級(最輕微)
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

 ◆ 出現的時間點
大約會出現在產後第一週內。好發於有嚴重經前緊張症候群的女性、意外懷孕者、曾想墮胎者。
 ◆ 症狀
症狀包括有情緒多變、易怒、焦慮、容易哭泣、有不安全感、失落感,對寶寶會出現喜怒異常的矛盾感。
 ◆ 治療方式&照護須知
張育彰醫師表示,約有超過五成以上的產婦,會有產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時間不會持續太久,約在產後二週就會慢慢好轉。在患者心情低落時,若能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或是患者願意主動和朋友聊聊,幫助自己紓解心情,很快就能克服低潮,無需依靠藥物治療。
 
第二級(中度)
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
 ◆ 出現的時間點
大約在產後2~3天內就會表現出來,但是症狀會持續6~9個月,甚至更久。
 ◆ 症狀
除了上述的症狀之外,還會有以下狀況:
1. 有強烈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寶寶,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很愧疚..。
2. 開始產生死亡的念頭,譬如會開始覺得自殺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3. 精神無法集中,無法正常處理日常事物。
 ◆ 治療方式&照護須知
張育彰醫師表示,出現產後憂鬱的症狀者,家人跟朋友的陪伴、支持還是相當必須的!其次,醫師會處方抗憂鬱藥物和建議患者接受定期的心理諮商。假使媽咪有出現傷害寶寶的行為,則會考慮住院治療。需注意的是,若媽咪這次有出現產後憂鬱的狀況,那麼下次產後再度發生的機率會高達20%~30%。
 
第三級(最嚴重)
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
◆ 出現的時間點
發生的機率大約是千分之一~千分之二。患者可能在產後三天內就發作,或是在產後幾週後才發作,且會持續超過半年。
◆ 症狀
1. 情緒激動,無法接受別人說的話,或是對某些字彙特別反感。
2. 開始出現幻覺,譬如會幻想有人想抱走孩子,或是覺得孩子被調包等。
3. 開始有徹夜不眠、異常走動的狀況,精神處於異常亢奮的狀態。
4. 有時也會像「木頭人」一樣,對外界沒有任何回應,思緒陷入自己的世界中。
◆    治療方式&照護須知
張育彰醫師表示,治療產後精神病的患者,不只要防範患者有自殺的傾向,還要注意患者有「殺嬰」的傾向。因為有些患者會因為出現幻覺,在照顧寶寶時,誤將寶寶燙傷、灼傷、掐傷,甚至導致溺死、摔死。
 
治療上,除了心理諮商之外,還需家人協助配合,以及抗憂鬱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症狀嚴重者(有自殘或傷害寶寶的舉動),就得強制住院隔離治療。
 
疑惑Q&A
Q:精神科與心身醫學科有何不同?
A:張育彰醫師表示,在以往,部份國人對「精神科」的診療範圍不是很清楚,始終抱持疑惑又有點負面的看法,甚至會以為到精神科看診就是「神經病」,所以為了避免「患者害怕被貼上標籤」的疑慮,有些醫院會將「精神科」取名為「心身醫學科」。
 

Q:精神科醫師、心理醫師、心理諮商師有何不同?
A:張育彰醫師表示,簡單來說,「醫師」具有處方藥物的權利,「心理諮商師」的業務範圍則是以心理諮商為主,不可替患者處方藥物。

嬰兒與母親 10月號 NO.396 引用自: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E6C3BF341E318B02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nestle.com.tw/05_content_detail.asp?sn=760&page=2

 

大部份產婦在經過懷胎十月生產後,都希望儘速恢復產前身體狀況。於是,多數人於產後一週服完生化湯之際,便急急忙忙大魚大肉,或不管身體體質就一律用十全大補湯來大補一下。其實進補的要點是因人而異的。

 

 

產前產後體質的改變
依中醫觀點,產前孕婦身體由於受到胎兒孕育於子宮的影響,陰血下注,易發生陰血不足、陽氣有餘的現象,出現所謂胎火偏旺的熱象,這種情形到了懷孕後期更為明顯,孕婦常感口乾、滿臉青春痘、喜冷飲、怕熱、舌質偏紅、大便乾硬等熱象。因此,很多孕婦常常於產前服用黃連這清熱解毒中藥,基本上也就是針對產前多熱而言;但如果你是大便稀軟,四肢手腳冰冷,吃不得稍為偏冷食物的寒性體質,就不適宜了。

產後,則因生產時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與流失部份血液,屬於氣血皆虧的「虛」症為多,如產後頭暈、目眩、易疲倦、自汗出、腰膝酸軟無力、舌淡等即是。所以「產後宜溫」「宜補」便由此而生。這說明了體質的改變,調理的方式也跟著改變,只有依自己狀況需要,來做合理且適當的保健。

何況現代人於平常不是過服寒冷生品,即甘甜、肥膩、厚味食物,腸胃早已不勝負荷,想要在短短產後數月間,再吃這些補品,恐怕往往適得其反,耐得住補,或許只稍感口乾、舌燥,不耐補的則腸胃吸收不良,出現腸胃不適、噁心嘔吐、拉肚子等也常常可見。因此,補的過與不及,都不符合保健養生的法則。

產後調整體質恢復最佳狀況
人的體質在懷孕前後雖有不同,一般產後慢慢也能自己調整,反倒是有些人等不及補了個過頭,不僅體重減不下來或甚至補的嘴也破了、痔瘡也更嚴重出血等。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去過度強調用中藥能在短暫坐月子期間來修正你過去不良的體質,畢竟「健康是沒有速成班」的,應該是有計劃的依自我體能體質狀況、配合均衡營養的食物、適度的休息與運動、長期且有恆的進行,再輔以中藥的適度調理,才是正確的觀念。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C80101BF7FA8DE46

 

許多產後媽咪以為「餵母乳能抑制排卵,就能自然避孕」!因此在產後多沒有搭配其他避孕措施,結果才生完沒多久就「又有了」!因此本文要提醒爸媽們,「哺乳期不代表安全期」,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以免在沒有計畫的情況下又懷了下一胎!

 

 

滿意婦產科診所院長吳柏瑜醫師表示,剛生完小孩是很辛苦的,媽咪的子宮及身體都需要一段時間來復原!萬一沒有做好避孕措施就馬上又懷孕,理論上兩胎太接近,流產的機率比較高!另外,如果是剖腹生產的話,第二胎太接近,容易因子宮傷口癒合未完全而破裂!

    然而很多媽咪都有一個錯誤觀念,以為餵母乳就能避孕,結果造成很快就又懷孕的狀況。所以在產後如何成功避孕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何時可以開始有性生活?
    吳柏瑜醫師表示,性生活的恢復,在產後2星期就可以開始了!但因自然生產多少都會造成陰道、會陰受損,所以剛開始時要緩慢、放輕鬆,以免疼痛影響性致。若是剖腹產,性生活的恢復時程也差不多,因為2星期的時間,腹部的傷口、子宮的傷口應該都已癒合了。

完全哺乳,產後6個月內的避孕效果達98%!
    如果有餵母奶,而且嬰兒是吃全母乳,媽咪在產後6個月內幾乎不排卵,懷孕的機會大約只有2%,所以在餵奶期間的避孕效果算是不錯的。所以,如果妳符合生完後6個月內、月經還沒來(有出血就不算)、完全餵食母乳這三個條件,就可利用「哺餵母乳」這種方式避孕。

    所謂「完全哺乳」指的是每天至少2?4小時餵一次,完全哺育母乳、不吃副食品,只要嬰兒開始吃副食品時,就要用其他方法避孕。利用餵奶的機會順便避孕有不少好處,母乳不但易吸收,也能提供抗體保護寶寶,又能增進母子親情。在這段自然避孕的期間,也能好好的考慮之後要用那一種避孕方式。

避孕藥應該等到不再餵母奶時再服用!
    因為這些藥劑會讓乳汁減少,而且在產後2個月內,吃避孕藥又餵母奶的話,理論上可能影響嬰兒的成長。

    沒有餵全奶的媽咪,因為產後避孕效果無法確保,若一定堅持要吃避孕藥,同時還想繼續餵奶一段時間,至少要等到產後3個月以上再開始服用,這樣對乳汁以及寶寶的影響比較小。

    餵奶期間服用避孕藥應該是最後的避孕方式,應以其他避孕方式為優先考量。除此之外,服用避孕藥也要注意禁忌,特別是懷孕期間有妊娠引發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應該等到血壓、血糖恢復正常後再服用。

沒有餵母奶的媽咪,月經來之前就要開始避孕
    剛生完小孩之後,沒有餵母奶的媽咪,月經大約6星期以內會來,排卵的時間平均約在產後45天,90%的人,月經會在3個月內恢復正常週期;不過有部份的產後媽咪,在真正月經來之前,會產生間歇性的少量出血。

    正常月經來之前就要開始避孕!通常第一次月經來過以後,排卵才會正常,也就是說產後到第一次月經來之前,排卵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並非不可能,而且排卵的時間相當難預測,所以如果不想冒險的話,在第一次月經來之前就應該開始避孕。

避孕藥等產後3星期以上再服用
    避孕藥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不適合馬上服用,因為合成的避孕藥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要等到生產後3星期以上再服用比較好。或者也可選擇純黃體素的避孕藥製劑,這種藥就可以在產後接著服用,不過這種純黃體素的避孕藥,目前在台灣較不易取得,服用期間也較常造成不規則的出血,避孕的失敗率也比一般的避孕藥高一些。

哺乳期的避孕建議
    對於產後哺乳期的避孕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保險套:是較容易使用且沒有副作用的,但要記得全程使用。
◎ 避孕藥:應該等到不再餵奶時再服用,以免經由母乳而影響嬰兒的成長。
◎ 避孕器:一般多在產後4?6週回診時,由醫師裝置,但須注意,若本身有月經過多或會經痛的女性,則可能增加經血量、下腹疼痛的機會,就不適合使用避孕器。
◎ 子宮內投藥系統:
    可於產後6~8週裝置,將子宮內投藥系統放入子宮後,每天穩定透過半透膜釋出微量黃體素levonorgestrel(LNG)0.02毫克,能藉由抑制子宮內膜增生,來達到99.9%的避孕效果。

    由於子宮內投藥系統中釋放的黃體素,直接釋放於子宮中,因此並不會影響乳汁分泌,也不會對嬰兒成長造成影響。除了避孕外,也有治療月經過多和經痛的困擾,一舉數得。

結語
    新生寶寶的來臨,多讓爸媽備感忙碌,媽咪的身體也在復原階段,因此,適當的產後避孕計劃是有必要的!若以為哺餵母乳就能避孕、月經沒來就不會懷孕,就忽略了避孕,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又有了」!因此,產後積極避孕很重要!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didimeme.com.tw/planet/view.article.php/6322/b#

 

台中一名三十三歲的新手媽媽,生產後情緒低落,動輒暴怒,先生陪同到署立台中醫院就醫,中醫師邱瓊慧表示,產後憂鬱相當普遍,針對產後氣血大虛的狀態,建議在坐月子藥膳中,加入香附、川芎、玫瑰花、素馨花等,具有疏肝、行氣、解鬱功用的藥材,果然達到養心安神的效果,恢復平穩情緒。

 

 

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表示,生產後,女性除了要面臨照顧新生兒的重擔,產後遽變的荷爾蒙,也對身心造成極大影響。臨床研究顯示,約5成到8成產婦,有輕度產後情緒低潮,除了情緒低落,還有焦慮、易怒、哭泣、頭痛、失眠等症狀,同時會對於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新生兒,產生懷疑;約10-15%產婦,在產後兩周出現產後憂鬱症,病程可能持續6到9個月,主要症狀有:情緒不穩、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

    針對產後氣血大虛狀態,中醫師建議坐月子藥膳,如當歸補血湯、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入香附、川芎、玫瑰花、素馨花等,具有疏肝、行氣、解鬱功用的藥材,抒解情緒壓力。最近一名三十三歲的新手媽媽,產後情緒低落,容易暴怒鑽牛角尖,先生覺得她變了一個人,陪同到台中醫院就醫,透過藥膳及玫瑰花茶,甘麥大棗粥,銀耳百合湯等茶飲,達到養心安神效果,情緒逐漸穩定,開心迎接新生兒,恢復全家和樂。另外醫師建議,芳香療法也是預防產後情緒障礙的好方法。

    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指出,產後憂鬱相當普遍,好發於原本有身心疾病、嚴重經前症候群、意外懷孕、墮胎、及懷孕晚期情緒不穩的產婦。而且不一定是新手媽媽才容易發生。預防產後憂鬱,也要多管齊下,除了藥膳及芳香療法內外同治,另一半與婆婆媽媽及家人支持,讓產婦遠離產後憂鬱的魔咒。提醒民眾,多關心產婦,月子做得好,產後憂鬱才不容易上身。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baby-mother.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D6EE539132C8C7AF

 

媽咪寶貝 8月號 NO.110

採訪撰文/陳佳佳
編輯整理/薛雅文
諮詢/國泰醫院護理師林春月、長庚醫院中醫師林胤谷

媽咪們在度過生產的關卡之後,所要面臨的下一個「功課」便是好好坐月子調養身體,除了傳統在家坐月子的方式,現今還有許多月子中心、外送月子餐
,甚至到家的月子媽媽等服務,提供給媽咪們多元的選擇;除了選擇坐月子的方式外,關於坐月子期間的種種迷思與禁忌,也往往讓婆媳、母女之間陷入兩代觀念的拉鋸戰。此期的Shopping媽咪單元,小編特地諮詢了專業的護理師與醫師,為媽咪們解惑。

 

 


【PART1知識篇】
坐月子的方式越來越多元,想要輕輕鬆鬆,有專人團隊幫忙照顧小孩,坐月子中心設備越來越五星級,標榜坐月子就像住飯店,讓產後媽咪寵愛自己;如果想待在家裡,又不想勞煩婆婆或媽媽每天費心張羅餐食,最近興起的坐月子媽媽,專程到家中打理飲食、白天可幫新手媽咪照顧寶寶;再省事一點的,直接訂坐月子餐外送到家中。但是,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即使是21世紀的今日,不少坐月子餐業者或是婆婆媽媽們,仍對老祖宗傳下來的坐月子「古法」言之鑿鑿,嚴格遵守一套完整的「坐月子經」。

解析,坐月子 5 迷思 
國泰醫院護理師林春月表示, 10月懷胎的過程,肚子裡多了一個小生命,媽咪們的腸胃系統、肝腎等器官都有變化,舉例來說,媽咪血液流量增加1倍以上,因此身體多承受了大量的血液循環、還有口水分泌量變多、腸胃蠕動增加等
「器官過度做工」的現象,因此,坐月子正是讓身體好好休息與復原到原先狀態的時候,正確調養4~6週,對媽咪們的體力以及身材恢復絕對有幫助。

迷思1 不能喝水
有些婆婆媽媽們很在意坐月子不能喝水的迷思,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造成日後小腹變大、胃下垂毛病的原因,對此,林春月護理師說,其實只要喝溫熱開水,並且不要站著喝,避免造成腸胃負擔,喝水基本上不致造成問題。

迷思2 臥床休息
除了喝水之外,有些長輩相當重視產後的腰椎保養,所以會教導媽咪們於產後盡量臥床休息,否則往後易有腰酸背痛的狀況。林春月護理師則認為,根據麻醉科的說法,產後媽咪若有腰酸的情形,基本上與無痛分娩等注射麻醉藥在腰椎處無關,應該是跟餵奶、替寶寶洗澡的姿勢不良有關,所以,建議媽咪們在坐月子期間可以從事適度的運動(如:凱格爾運動可預防尿失禁),對未來恢復性生活後的滿意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迷思3 生水禁忌
老一輩認為產後的媽咪們不能碰生水,對此,林胤谷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人的體表主「營衛」功能,營衛不調就容易受涼,產後媽咪剛生產完身體較虛,因此不碰生水其實是有其道理。而林春月護理師則表示,禁用生水其實不見得是怕細菌感染,反而是因觸碰冷水容易引起血管收縮,所以媽咪們還是以溫熱開水擦澡、洗手較佳。

迷思4生冷食物
迷思5用眼過度
迷思6不能洗頭

6 叮嚀,媽咪保健康  

叮嚀1  飲食

◎可採少量多餐、增加營養攝取。
◎多選擇高蛋白低脂肪,如吃麻油雞少吃雞皮,鱸魚以煮湯方式等。
◎選擇維生素、纖維素高的食物,如菠菜、芥蘭等深色蔬菜。
◎產後一星期,忌食含酒精、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傷口收縮。
◎產後一週不宜服人參,以免造成流血不止或大出血。
◎飲用生化湯需與子宮收縮劑至少間隔一小時,飲用不超過10天。

叮嚀2  衣著
以寬鬆舒適為宜,可使用束腹帶,幫助恢復身材。

叮嚀3  傷口護理
◎ 剖腹產:兩週內不沐浴,避免傷口潮濕。
◎ 自然產:為避免傷口感染,應保持會陰部清潔,在惡露期間勤換衛生棉。

叮嚀4  產後檢查
產後4~6週務必返院檢查,確定產後子宮、傷口及骨盆腔器官復原情況。

叮嚀5  產後運動
自然產後無不適,每天早或晚即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抬腿等,但不要過度勞累。剖腹產對於拉扯腹肌的運訂,要在1~2週後再做。

叮嚀6  性生活
產後滿月後,等惡露乾淨、子宮完全恢復再進行,否則亦引起產後感染或子宮出血。
(資料提供/國泰醫院護理部)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nolita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